刘经南,刘经伦
大家好,由投稿人苏阳来为大家解答刘经南,刘经伦这个热门资讯。刘经南,刘经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刘经 湖南
【编者按】吴佩孚1928年兵败后逃至四川达县,依附军阀刘存厚。刘对其既忌惮又碍于旧情,安排其暂居檀木场,后迁河市坝设“大帅府”企图东山再起。期间招兵买马,办寿笼络各方,但终因势未能如愿。1930年试图出川未果,转道宣汉,穷困潦倒。1931年离达县西去成都,结束三年落魄生涯。
1947年达县城厢图
吴佩孚(1874-1939)北洋直系军阀首领,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清末秀才。1906年为北洋军第三镇曹锟部下管带。1912年以后任第三师炮兵第三团长,第六旅旅长。1917年任陆军第三师师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支持曹锟,控制北京政府,历任两湖巡阅使,直鲁豫三省巡阅使等职。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血腥屠杀罢工工人和共产党人,是二七惨案的罪魁。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因冯玉祥回师北京发动政变,吴失败后乘舰南逃。1926年吴又和奉系军阀张作霖,山西督军阎锡山联合,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同年在湖北被国民革命军打败。后逃至四川,依附地方军阀杨森等。九一八事变后,蛰居北平(今北京),后病死。
1928年六月,吴佩孚在大竹派他的秘书长陈廷杰向刘存厚接洽,意欲前往绥定。刘存厚得知后,觉得难办,居情,本应"清宫除道",夹道欢迎,论势,则塘小鱼大,又恐怕因而招祸。刘部下主迎主拒,意见亦有分歧。主迎的为第二师师长廖震,他是国家主义派,该派与吴佩孚早已结下政治上的姻缘,他认为吴虽覆败,余威犹存,南北局势未定,将来大有捞头,应该趁此结纳,共图大举。主拒的为第一师长刘肇乾,系刘存厚的亲兄弟,认为吴佩孚是个祸星,走到哪里,哪里遭殃,杨森庇吴之结果,可为殷鉴,不能再蹈覆辙。双方争持不决,刘亦感到左右为难。
1924年9月吴佩孚被选为《时代》杂志封面人物
计议未定,六月前方飞报,大竹驻军罗泽州部派旅长熊玉章已率队送吴前来。刘存厚立即调三团部队,陈兵绥、竹边境赵家场,严加戒备,不许熊、吴进入绥定境内。刘因疑罗泽州是以护送吴之名,行偷袭达县之实,故不能不采此断然处置,旨在挡熊而非拒吴。
吴佩孚一行人等,行至竹、绥交界处兴安场被阻拦,熊即折转大竹。吴身着兰布长袍,骑着大马,一群官佐侍卫随后。吴满以为到达县不会再有问题发生,谁料抵赵家场时,场头早已布有警戒。吴即派代表雷英前往交涉,答复是"不准通过"。吴又派秘书长陈廷杰前去商量,还是不能放行。吴此时急不能忍,竟下马,亲自向前开路,以其"大帅"的威风直冲警戒。警戒的士兵将枪口指向吴,问是何人?吴厉声答道:"我就是吴佩孚,你们敢杀我不成!"士兵听说他是
1927年,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出潼关,进河南,吴土崩瓦解。图为在河南被俘的吴佩孚军队士兵。
旅长余光武知是吴佩孚硬冲过来了,不好应付,为避免麻烦,他和张苏两人竟躲避到双庙场去了,只留下连排长应付场面。于是吴佩孚就留在余光武的旅部里,随从人员便分散住在赵家场街上。随同吴佩孚来赵家场的部下,此时已狼狈不堪,钱已用完了,有的卖军大衣,有的卖手枪,这几天的赵家场,官兵麋集,是从来没有过的热闹。
吴到赵家场的次日,团总庞吉安方才露面,他代表街民到旅部晋谒"吴太帅"。庞见吴时,恭谨异常。吴问庞什么"前程"?("前程"是指官阶和身份)庞答是团总。庞请吴移住新店子(是庞吉安在街上新修的居住大厦),吴同意后才离开了旅部。这时,庞一面通知余光武、张苏二人返回赵家场,一面设宴款待吴。余光武返赵家场后,急用电话将吴到赵家场的情况向刘存厚作了详细报告。
吴佩孚书法
吴到赵家场时,警卫森严,身边有不少镖客,每天除了他的侍从人员外,地方人只有庞吉安才予接见。庞从吴的侍从口中,得知吴在未得势时是加入过红帮的,庞是达县的袍哥大爷,因而在言谈中极能投其所好,尽情捧拍。庞给吴特荐了一位乡间精通相法的术士与吴佩孚观察气色,术士把吴大大恭维了一顿说:"大帅不到三年,定能东山再起。"一席话说得吴非常高兴,正合他企图招兵实马"东山再起"的心意。
張作霖、吳佩孚兩上將軍在京會面紀念攝影
吴之来达,难坏了刘存厚,既不能接待到县城里来;又不能翻脸不顾旧日的一段恩情。刘经再三考虑,遂来个变通的办法。一面电令余光武继续阻止吴来达城,一面亲笔给吴去信,婉言劝其转向檀木场作暂时休息,籍口只有檀木场的陈姓大院和祠堂才可以容纳较多的随从人员。吴不得已同意了刘的建议,于是取道马家、景市、黄都经麻柳到了檀木。吴在檀木场时,地方富绅陈诗甫对吴趋奉甚密(当时陈为明月乡团总)。吴也为陈写了字屏八扇以祝其寿。
吴佩孚
吴在檀木住了半年时间,刘存厚对吴的去留问题是费了不少心思的,最后才由刘的部下混成旅旅长申介弊(国家主义分子)出面,为吴留达作出保证,自愿负责一切后果,始于1928年冬,吴才由檀木场被迎进城暂住龙王庙内。吴进城后,刘常去龙王庙谒吴,常设宴款待,并陪吴游览地方名胜。当时在刘的部队中流传着这样几句话:"看而今风俗大变,龙王庙改为'银安',逢朔望大帅登殿,刘督办纳本朝参。"说的就是这件事。吴在城里驻扎不久,便决定迁移到城西30华里的河市坝(沿州河的一个乡镇)定居下来。吴在河市蹲了两年多时间,于1930年六月方才离去这小场镇,算是吴佩孚逃进四川后留驻最久的地方,也是吴佩孚失败后企图东山再起,应接频繁的地方。
蛰居的吴佩孚
吴佩孚在河市坝仍扯出"大帅"旗号(乡民都喊"吴大帅"其随从称他为"玉帅"),设"大帅府"。仍按"孚威将军"极盛时一样设置参谋、军需、执法、军械、政务、教育、交际、副官八大处。那时他所用的高级幕僚有:秘书长陈廷杰,政务处长刘泗英,参谋处长张云严,副官处长田坚武,军需处长赵子英,以及帮办吴儒谏、张佐廷等。刘存厚部的申介屏对吴"烧冷灶"最力,多方设法为吴佩孚安排布置,并推荐了一些四川失意的旧军入到吴处任职,如刘斌、李蕴山等,有的任顾问,有的当参谋。申还积极替吴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把招来的队伍编成了三个警卫旅,以壮大"大帅府"的威风。由于吴在达县有东山再起的举动,在四川的一些国家主义分子都纷纷跑来达县投靠他,如陈启天、杨数明、夏华清等重要角色,都被吴任命为高级参赞,他们为吴四处奔
1939年,吴佩孚将军在北平接见中外记者发表讲话,发誓永不依仗外人势力,讲话内容与日方代拟谈话稿完全不同
吴在河市坝时,虽设有威严的"大帅府",但门庭仍甚冷落,他只得吟诗写字,消愁解闷。县人认其书法"高明",多请托其身边的侍从转求于"大帅"者,一时以为荣幸。吴的侍从有善工艺者,常在河边拾取有色泽的卵石,磨成印章园弹等在街市兜售,籍以补贴生活费用。侍从中有精纺织的技工,常在河市坝农工石德玉家教石编织宽蝠线毯。石家原是用木机织,后来才改用铁机,并编织成狮球图案于其上。这种线毯在当时达县还是首创,县人争相购置(现在市针织厂出产的狮球线毯,就是仿那时的产品)。吴来四川,身边的保镖客不少,有的镖客多被聘任为学校的拳术教官。
1929年三月,吴佩孚在河市坝"大帅府"大办寿诞,刘存厚为此特别捧场,向四川的军阀们遍发通启。申介屏则尽心尽力为做寿筹备一切。当时,国内南北的军政首要人物都派遣了代表驾临这个小乡镇来为吴祝寿,籍以暗拉关系或了解其真实动态。就是过去曾经反对过吴的人物也对他暗送秋波,送礼物,如刘湘就赠祝嘏殿对联一副,文曰:"龙睇大野虎啸六合,鹏搏万里鹤算千年"。吴对祝寿的来宾,则各赠以自写自印的《蓬莱诗草》(吴平时所作的诗集)一册,以示高雅。
1929年冬天,吴佩孚到城里视察其行辕,尽管刘存厚百般殷勤,但吴仍认为不如意的事太多,有感而作《失意》,歌词为:"倘有失意英雄,有德贤士,志切皈依,河山与共"。意思是说,失意的英雄贤士们,如决心皈依他,将来打下江山,共同享受。可见他野心还未死。
1930年四月,国内蒋、冯、阎大战暴发,青年党人乘机向吴进言(一说是段祺瑞来电,告之当时局势),吴早年的部下余学忠也两次来达,促吴乘机再起。吴本人亦早有成竹在胸,于是采纳众议,拍出电报,以"调解争端,消弥战祸"为名,决定要带兵出川了。
吴佩孚离开达县的波折1930年五月三十一日,吴毅然由河市坝进驻达县城,准备取道万县出川。是日正是农历的端阳节,刘存厚特地设宴款待,以壮行色。翌日,刘又请吴佩孚到西圣寺军官教育团向学员讲话。在讲话中吴对《三民主义》表示极为不满,臭骂了蒋介石一阵,并自夸他 是个"不借外债","不住租界"的硬汉,最后才讲出他出川调解国内争端的意图。六月四日凌晨,吴率其"大帅府"全体官员和警卫部队离开县城,刘存厚亲自陪送到离县城十华里的七里沟共进早餐后才握手而别。当天吴在离县城九十华里的麻柳场住宿。次日,才走到达县与梁山(今梁平)交界的凉风垭,便被刘湘所属王陵基的部队挡住了去路,声言只放吴单身行走,不许随同的官员和部队通过。虽经吴多次派人交涉,都没得到允许。
在这进退两难的时刻,吴只得将全班人马仍然拖回麻柳场。刘存厚见吴一时出川既不可能,又不愿重返县城,乃建议吴佩孚转道去宣汉暂住。吴到宣汉后,本人住在中学校内,其卫队则分散驻在城区各小学与新营房里。驻扎不久,因学校开学在即,吴又移住到宣汉所属的八庙场去。这时的吴"大帅"已是人穷马疲,其随员中不少的人已出卖衣物了。在军食养膳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唯一的路子,还是离不了刘存厚接济。刘商之其部下驻宣汉的师长魏声华,才在地方上设法筹款维持。吴在宣汉,每日穷愁莫展,随行人员多各散去,这一段时间算是吴进川以来最潦倒悲伤的日子了。吴在原先所定去万县经夔巫乘轮东下的计划破产后,又想出离川的另一条路线:西上成都,借游青城为名,由汶川、松潘、懋功进甘肃,经宁夏而去北方。
1931年五月下旬(二十二)吴佩孚从宣汉八庙场下行路过达县时,与刘存厚再度告别。刘存厚怀念旧情,送了吴佩孚白洋二万元以作吴部队的开支费用。翌日,吴率领1000多随行人员,乘坐周奇才等的船支,顺州河而下,西去成都。
吴佩孚自1928年由大竹来达县,于1931年五月离开达县,在将近3个年头的日子里,真是穷途潦倒,度尽穷愁凄凉的岁月,诚如他自己在檀木场书寄刘存厚的七律一首;
方寸纠纷俗累萦,无端怅触笔花生。
人因落魄寻知己,诗写牢愁见性情。
孝水梦回千里曲,蜀山望断一钩轻。
枕边莫恼鹃声恶,催起刘郎趁早行。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整理的学习资料和史料,仅供参考,资料参考《达县文史资料》、《中国国民党九千将领》、《吴佩孚日记》、网络等;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个人收藏,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多多指正交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刘经纬
昨天,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公开通报曝光5起党员干部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典型问题。
其中包括淄博市周村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区长刘冀中,区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胡军等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2013年8月至2018年7月,以周村国安工程配套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吴伟国、淄博经济开发区北郊镇东坞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斯刚为首的涉黑组织,通过堵门堵路、阻扰施工、强迫交易、串通投标等违法犯罪行为,控制当地建筑领域土方、混凝土、施工机械、工程施工等,获取巨额不法利益,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秩序。
经查,刘冀中、胡军多次接受吴伟国宴请;2017年初,刘冀中安排周村区大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高梅,协调由杨斯刚实际控制的公司中标棚户区改造建筑垃圾清运工程,两次收受杨斯刚所送海参、茶叶、黑猪肉等礼品价值5000元;2016年4月,胡军利用周村古商城指挥部总指挥的职务便利,未经集体研究,个人决定为吴伟国承揽项目追加工程款49万元,致使吴伟国获利近60万元;未经公开招标程序,为吴伟国承揽工程提供便利,致使吴伟国获利106万元,并接受其所送礼品价值约3.3万元。
刘冀中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调离工作岗位处理;胡军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高梅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此外,省纪委同时还曝光了4起典型问题
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卢跃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2018年2月,滨州市公安机关侦破以博兴县城东街道相公堂村党支部原书记王江然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经查,王江然操纵换届选举,长期把持基层政权;通过殴打他人、打砸车辆、恐吓威胁等手段,强行承揽工程项目,牟取非法利益;其领导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等违法犯罪活动30余起,严重破坏当地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卢跃林在担任博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和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期间,多次接受王江然请托,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其提供帮助,其中2010年8月,违规安排博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出具从轻处理建议函,干预检察机关对王江然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的审查起诉;2011年11月,未经任何审批程序,个人决定批准王江然占用博兴经济开发区111.5亩土地建设物流公司,违规减免土地款51.5万元;2016年8月,通过协调与王江然有纠纷的公司负责人,在王江然未履行偿还义务情况下,违规屏蔽其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另外,卢跃林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潍坊市交通运输局原党委书记、局长张兆平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2018年9月,潍坊市公安机关侦破以潍坊海恒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王雷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经查,2006年以来,王雷伙同社会闲散人员,以承包海域养殖为名,向当地渔民强行收取“养殖补偿费”;私自成立“海上巡逻队”,采用殴打、辱骂、扔燃烧瓶等方式,强行驱赶不交费的渔民;实施寻衅滋事、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破坏生产经营等违法犯罪活动。2015年以来,张兆平多次收受王雷礼品礼金,先后3次向其借款共计160万元,通过聚餐、打招呼等方式为其非法牟利牵线搭桥、提供便利;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其建设海鲜市场、占用养殖场补偿、续期承包滩涂、吹填项目等方面提供帮助。
另外,张兆平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日照市岚山经济开发区原综合党委组织委员、经济发展局局长张守庆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2018年8月,日照市纪委市监委协调公安机关对岚山区虎山镇韩家营子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韩邦峰涉黑涉恶犯罪问题予以查处。经查,2007年以来,韩邦峰领导并指挥组织成员以强行堵路、阻挠施工、言语恐吓、殴打等方式强揽工程,非法攫取经济利益,实施寻衅滋事、非法拘禁、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秩序。2015年至2017年,张守庆在担任岚山区钢铁办主任期间,先后五次收受韩邦峰委托该组织成员所送现金和购物卡、加油卡等合计15万元,为韩邦峰强揽山钢精品钢基地建设相关工程、工程款拨付、虚增拆迁工程量等方面提供帮助。
张守庆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威海市公安局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田和派出所原副所长石玉良、环翠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原副主任科员温涛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问题
2011年8月以来,以威海大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通公司”)法人代表王建为首的涉黑组织,采用“套路贷”手段发放高利贷,并通过非法拘禁、寻衅滋事、故意伤害、敲诈勒索、强迫交易、非法侵入住宅等手段讨要欠款,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石玉良收受王建现金5万元、购物卡9000元及其他物品,违规降格涉大通公司警情处理方式,包庇、纵容该公司违法犯罪行为;温涛违规向大通公司放贷60万元,获取高额利息55.6万元,并收受王建现金、购物卡共计3.4万元,协调帮助大通公司涉嫌故意伤害罪人员受到轻判。
以上2人还涉及其他违纪违法问题,石玉良受到开除党籍、政务撤职处分,并调离公安系统;温涛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省纪委有关负责人指出,上述5起典型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丧失党性原则,接受黑恶势力请托,滥用职权、干预司法,为其“织网撑伞”、包庇纵容;有的与黑恶势力勾肩搭背、沆瀣一气,利用手中权力助黑敛财、以权谋利;有的执法违法、扫黑护黑,为黑恶势力充当内鬼、徇私枉法。这些问题严重破坏法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须重拳出击、坚决查处、严惩不贷。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严守党纪国法底线,自觉与黑恶势力划清界限,进行坚决斗争。
省纪委有关负责人强调,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经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全省各级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扫黑除恶“山东战役”惩腐打伞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把“打伞破网”与扫黑除恶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特别要压实县、乡两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主体责任,压实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直接责任、监管责任,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这场攻坚仗。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扛起政治责任,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和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打伞破网”与查办涉黑涉恶案件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地区和关键环节,加强与政法机关协作配合,形成惩腐打伞强大合力;要紧扣今年“深挖根治”这一目标,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山东战役”,对尚未攻克的重点案件集中攻坚,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坚决清除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腐败分子,严肃查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助长黑恶势力坐大成势、干预和阻挠案件调查处理等问题,对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不力、有黑不打、有恶不除,群众反映强烈、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以及对“保护伞”惩治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要注重以案治本、长效常治,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对案件暴露出的共性问题,采取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督促党委(党组)开展综合治理,推动职能部门完善制度,从源头上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刘经纶
刘姥姥,是真肝胆,真血气,
真性情之人。
作者:洞见Leyla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大观园里富丽堂皇,锦衣玉食。
往来宾客非富即贵,谈笑间皆是鸿儒士族。
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是王夫人的远房亲戚,她衣着寒酸,大字不识一个。
黛玉笑话她是个“母蝗虫”。
妙玉嫌弃她用过的杯子,头也不抬地直接让人扔掉。
但,就是这样一个穷酸的乡野老妪,却能在一众悲凉的结局中落得一个圆满的归宿。
到底是什么魔力,能让曹雪芹和高鹗三次起笔对这位老妇浓墨叙写?
看了刘姥姥的故事,你就会明白:
人世间最高明的智慧,不是如王熙凤般的泼辣精明,也不是如王夫人般的阴暗狠毒。
而是如刘姥姥般的大智若愚。
1
知世故而不世故
七十多岁的刘姥姥,同女婿狗儿一家生活。
这年冬天,因为天灾导致庄稼的收成不好,女婿一家过冬的物资,难以筹备。
狗儿在家喝闷酒,唉声叹气地拿媳妇出气。
刘姥姥看不过去,思忖间,她想到了一个法子,可以解决眼下的生计。
在京城的荣国府里,住着一位王夫人,和女婿家祖上曾是连过宗的,算是有些亲戚关系。
不妨去他家试试,“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于是,次日天没亮,刘姥姥就带着外孙板儿匆匆上路,赶赴荣国府。
荣国府大门四敞,气派十足。
刘姥姥一下就没了底气,她畏首畏尾,对所见之人皆低头哈腰。
先见到周瑞家的,逢迎地唤上“嫂子”;
再见平儿,将秀丽贵气的丫鬟当作太太,磕头跪拜;
一番周折后,她终于在众人整肃中见到了威严赫赫的王熙凤,姿态顿时摆的更低。
三番四次都不好意思开口,反而表现出了一副“未语先飞红脸”的神情。
精明如王熙凤,怎会看不出这等穷亲戚的内心想法?
她体面地应承了刘姥姥,临走时又将太太平时给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和自己的一吊零钱给了刘姥姥。
刘姥姥这才欢天喜地回了家。
刘姥姥通晓世故吗?当然。
在生活的胁迫下,她不得不卑躬屈膝,舔着老脸去看人眼色。
但她的世故里带着初心,藏着善良。
她不是见利忘义之人,更不是那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贪财之人。
在《红楼梦》第113回,王熙凤病重,托刘姥姥在老家屯里求一求菩萨治好自己的病。
说着,还从手腕上褪下一支金镯子交给她,作为供献的银钱。
这时,刘姥姥却说:“姑奶奶,不用那个。我们村庄人家许了愿,好了,花上几百钱就是了,那用这些。”
回观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冲着银子去的。
但在第三次,面对凤姐的慷慨解囊,她却选择了拒绝。
不是境遇变了,而是她懂得在一地鸡毛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初心。
鲁迅说:“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千帆阅尽却保有底线,看尽世事仍守得住自己,是做人最高明的境界。
2
善自嘲而不嘲人
有了凤姐给的20两银子,刘姥姥一家这一年过得滋润了很多。
能吃得上饭了,田地里的收成也多了。
这不,丰收的季节,她拉着满满一车的瓜果二度拜访荣国府。
只是这一次,她不再抱着求银两的心态,而是单纯地串门回礼。
荣国府的贾母听说刘姥姥上门,便让晚辈拉她来跟自己唠嗑。
二人谈笑间,贾母兴致上来了,随手拣了一朵大红的花朵簪在刘姥姥的发髻上。
凤姐见状,笑说:“让我打扮你。”
于是,将一盘子各色花朵,横三竖四地插了刘姥姥一头。
很显然,这一举动纯粹是把刘姥姥当成了女篾片,用以取悦贾母。
如果是一般人,也许早就气恼了。
刘姥姥却偏偏不同。
她反而得意地说:“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
话声一落,众人都笑起来。
到了吃饭时,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为博老太太一乐,便站起身,高声说道:
“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
说完,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都捂着肚子笑到说不出话来。
这样的举动,看似不顾脸面,低头逢迎,实则却真真切切地展现了刘姥姥的大格局。
她不介意放下脸面扮几天小丑,给一众公子小姐带去欢乐。
毕竟那些欢笑,是真的;那些快乐,也有她的一份。
所以在一年之后,当她在田地里打豆子的时候,听闻贾母离世了。
她悲痛得连豆子都拿不起来了,在地里狠狠地哭了一大场。
如果刘姥姥是一个心胸狭窄之人,在此时或许会暗暗嘲讽一番——那个戏弄自己的人终于消失了。
但她却没有。
被戏谑的那些瞬间,从来没有在她心底留下印记。
相反,她总是能用最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尴尬,拉近自己和众人之间的距离。
老舍说:“自嘲者的心是成熟的。”
因为敢于把自己拿出来打趣的人,内心一定是广阔无垠、豁然大度的。
沉浮于纷繁的世界,我们总是要花费心思去处理人情世故。
自嘲,是一种处世的智慧,不嘲人,则是一种圆融的善良。
3
经患难而懂感恩
贾府被抄没,昔日朱门大户瞬时间风雨飘摇。
王熙凤病重,荣国府大权也拱手他人。
所谓树倒猢狲散。
对于王熙凤,旁人唯恐避之不及。
昔日里憎恨她的,此时在暗自拍手称快;和她交好的,也装作若无其事。
姑姑王夫人和婆婆邢夫人,都对病重的王熙凤视若无睹。
丈夫贾琏更是将平日里积攒的怒火一并发泄出来,话里话外都包含着指责和谩骂。
只有刘姥姥是个例外。
她听闻凤姐病了之后,着急忙慌地赶到荣国府。
天不亮,门没开。她就在荣国府门口等了又等,直到遇见熟人,才将她领进来看望凤姐。
一见面,她看见凤姐面色枯槁,立马伤心地落下泪来。
凤姐深知自己时日无多,将自己唯一的女儿托付给刘姥姥,刘姥姥应允。
果不其然,凤姐死后,贾环、邢大舅等一干人近亲立马商量着,要将巧姐卖掉。
刘姥姥四处奔走,将巧姐藏于家中,这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从二进荣国府时的一车瓜果,到三进荣国府时解救巧姐。
刘姥姥虽是个世俗老妪,但她知恩图报,有情有义。
也正因如此,刘姥姥才能成为“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一梦中,最后一抹温暖的存在。
作家刘迎轩说:“生命是一种回声,当我们学会了欣赏和感恩,就拥有了幸福和快乐。”
受人恩惠很容易,难得的是不淡忘、不辜负、不亏欠。
那些走得长远的人,未必是比别人聪明,也未必比别人更富裕。
不过是能够常怀一颗赤子之心,虔诚地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心中有多少恩,命里就有多少福。
▽
在浩浩荡荡的《红楼梦》一书中,刘姥姥看似是一个如同芥豆般的小人物。
但当贾府的虚荣繁华一朝坠入谷底的时候,刘姥姥却一直从容安稳地生活着。
就像清代点评家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说的那样:
“刘姥姥深观世务,历练人情,一切揣摩求合,思之至深。是真肝胆,真血气,真性情之人。”
所谓智慧的生存之道,莫过如此。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
在万变的世界,用一颗赤子之心,热烈地活着,方得一个圆满的人生。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刘经伟
刘经三故居位于乳山市徐家镇黄疃村。2020年,乳山市对刘经三故居进行了修缮。
刘经三,1906年生,现乳山市徐家镇黄疃村人。他出身殷富之家,1925年从济南育英中学毕业后,在本乡从事教学、经商及随父经营药铺等业。后任民国牟平县教育委员、瑞泉中学董事长等职。1930年继承父职任乡长,因不满牟平县长郭培武的统治,与之抗争,遭到缉捕而被迫逃至关东。翌年返乡后开始探索真理,寻求革命道路。193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代号陶子)。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多次发动和领导胶东南部沿海一带农、渔、盐民同官府进行斗争。同年12月与于俭斋在老鸦庄村建立中共牟平特支,任组织委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党的工作,他在霄龙寺以开办“鸡鸭公司”为掩护,设立了党的地下联络站,以“鸡鸭公司”经理的身份,四处奔走,为党传送情报,筹集活动经费,组织和发动群众,负责与胶东各地党组织的联络。
1933年1月,中共牟平县委成立,刘经三任书记。3月,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7月,胶东特委霄龙寺联络站暴露,刘经三遭国民党牟平县政府通缉,从此脱离家庭,秘密活动于胶东各地,专门从事党的工作。10月,胶东特委书记张静源遇害,胶东各县党组织失去了上级党的领导。为尽快与上级党组织取得联系,他身负各县党组织的重托,不畏艰险,赶赴北平。11月在北平经原中共牟海县委书记王心一介绍与中共中央北方局接上了关系。
1934年1月与北方局委派的特委书记常子健一起返回胶东,致力于组织整顿,使胶东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2月,任中共胶东特委宣传委员,后改任组织委员,并兼任特委领导的地下武装组织(又名打狗队)政治指导员。在领导和指挥地下武装斗争中,有力地打击了胶东一带的土豪劣绅及黑暗势力。9月,与胶东特委委员张连珠、李厚生同去荣成、威海等地巡视工作,途中夜宿文登崮头集时被捕。先被押于文登监狱,后转至国民党山东省反省院。
1936年2月16日在济南经保获释,当晚即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后几经辗转,历尽艰辛,于1937年2月到达延安,进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留延安工作。8月,在延河游泳时溺水逝世,年仅31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刘经南,刘经伦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