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呢,合同纠纷仲裁流程

合同纠纷 编辑:任小

一、普通合同可以申请仲裁呢

普通合同能否申请仲裁,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其一,合同中需有仲裁条款。若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了将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交给特定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那么当发生合同纠纷时,就可以依据该仲裁条款申请仲裁。仲裁条款应包含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以及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等内容,缺一不可。

其二,事后达成仲裁协议。即便合同中未事先约定仲裁条款,但在纠纷发生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共同签署仲裁协议,明确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此种情况下也可以申请仲裁。

然而,如果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事后也未达成仲裁协议,那么一般不能申请仲裁,而需通过诉讼等其他合法途径来解决合同纠纷。总之,普通合同申请仲裁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有效的仲裁约定。

二、合同纠纷仲裁流程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主要如下:

一是申请仲裁。当事人应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等相关材料。申请书需明确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二是受理。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向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并将申请书副本等送达被申请人;若不受理,会说明理由。

三是答辩。被申请人收到相关材料后,应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书,针对申请人的请求和事实进行回应和反驳。

四是开庭审理。仲裁庭会确定开庭日期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庭审过程中,双方可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充分阐述各自观点和主张。

五是裁决。仲裁庭在审理终结后,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仲裁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

三、合同无效可否仲裁

合同无效可以仲裁,但需满足一定条件。

其一,存在有效的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约定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协议,若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双方另行签订了仲裁协议,那么当涉及合同无效的争议时,可依据该协议申请仲裁。

其二,仲裁事项属于仲裁机构的受案范围。一般来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等财产权益纠纷,可申请仲裁。但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等,不能仲裁。

若满足上述条件,当事人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申请,由仲裁庭对合同是否无效进行审查和裁决。仲裁庭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综合考虑合同签订的主体资格、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合同内容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因素,作出公正的裁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可以仲裁吗

普通合同有法律效力

合同约定可以仲裁

普通的合同有法律保护吗

合同约定可以仲裁也可起诉怎么走程序

合同里能规定有争议走仲裁么?

合同纠纷能不能申请仲裁

普通合同有法律效力

合同可以约定仲裁终局吗

合同约定可以仲裁也可以诉讼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怎么走需要多少天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及所需材料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及步骤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怎么走法律程序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图

合同纠纷仲裁流程规定

合同纠纷仲裁程序

合同纠纷如何仲裁

合同纠纷最有效的处理仲裁机构

合同纠纷仲裁费用一般要多少钱

来源:头条-合同无效可否仲裁,合同无效影响仲裁协议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