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禁止的核心要件是什么?2025,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区别

劳动纠纷 编辑:鲁艺凝

一、竞业禁止的核心要件是什么?2025,竞业禁止的核心要件是什么

竞业禁止的要件包括:关键人员必须掌握商业秘密,新企业与原企业必须是同类且具有竞争关系。只有满足这两个要件,才能形成竞业禁止的前提条件。此外,公司法规定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禁止行为,包括挪用公司资金、违反公司章程、利用职务谋取商业机会等,违反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归公司所有。

法律分析

竞业禁止必须具有二个构成要件:

第一、员工必须是原企业的关键人员,即掌握了解商业秘密的人员。

关键人员应包括:

(1)是企业的技术人员,具体是技术研制、开发、利用人员;

(2)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具体是董事、总监、经理等;

(3)是其他人员,如办公室主任、部门经理、档案管理人员等。

第二、新企业与原企业必须是同类且具有竞争关系。

只生产经营同类产品而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不形成竞业禁止的前提条件。如甲乙两企业虽然生产同一种产品,但甲的产品只能在国内销售,而乙的产品只能销往国外,国内不得销售。此种情况可以认定甲乙两企业不存在竞业禁止,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董事、高管人员的禁止行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六)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七)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结语

竞业禁止要求员工具备两个要件:首先,员工必须是原企业的关键人员,即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职位人员;其次,新企业与原企业必须是同类且具有竞争关系。只有生产经营同类产品且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才构成竞业禁止的前提条件。此外,《公司法》第148条规定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禁止行为,包括挪用公司资金、违反公司章程、利用职务便利谋取商业机会等。违反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017修正):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第三十七条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法律责任第二百一十三条利用公司名义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严重违法行为的,吊销营业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八章公司财务、会计第一百六十四条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制作。

二、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区别

法律分析:1.竞业禁止是法定义务,不能约定解除;而竞业限制是约定义务;

2.竞业禁止针对的是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竞业限制针对的是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

3.竞业禁止针对的是在职人员;而竞业限制针对的是离职人员;

4.竞业禁止针对的在职人员只要未离职,就一直适用;而竞业限制针对员工的限制为离职2年以内。

5、单位对竞业禁止人员不需要支付补偿;而单位对竞业限制人员在离职后必须补偿,而不是在职期间支付保密费。

6、竞业禁止的生效是依据法律(只要成为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而竞业限制以单位支付补偿金为生效条件,补偿金不明的,双方可协商,协商不成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补偿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三、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有什么区别

法律分析:竞业禁止和竞业限制的区别主要有:义务的性质不同,前者是法定义务,后者是约定义务;承担义务的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司法中规定的董事、经理,部门经理而普通员工无需承担义务;后者是公司所有的员工都可以成为竞业限制的对象;承担义务的时间不同,前者是董事经理任职期间,后者是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以后的若干时间;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前者是侵权责任,后者可能是违约责任,也可能是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四、竞业禁止限制是什么意思

一、竞业禁止限制是什么意思1、竞业禁止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和知悉本单位商业秘密或者其他对本单位经营有重大影响的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的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的业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二、竞业禁止的司法解释竞业禁止,又称为竞业回避、竞业避让,是用人单位对员工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措施,是根据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限制并禁止员工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业务竞争单位,限制并禁止员工在离职后从事与本单位竞争的业务,包括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业务单位任职,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五、竞业禁止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竞业禁止是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劳动者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业内人士称,这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合理限制,目的是促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诚实、尽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六、什么是竞业禁止

法律分析:竞业禁止是公司法规定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如董事、经理等不得自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其所任职的公司同类的业务。公司法规定的竞业禁止义务主要是针对在职期间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而言的,如果想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就涉及如何对离职后的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进行竞业禁止限制问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149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第70条 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同意,不得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兼职。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竞业禁止的核心要件是什么意思

竞业禁止的含义

竞业禁止的相关规定

竞业禁止的含义及法律后果

竞业禁止的范围

竞业禁止行为的法律后果

构成竞业禁止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

竞业禁止的概念和对象

竞业禁止的规定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竞业禁止的含义,竞业禁止行为的法律后果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