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有效吗
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可能无效。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为1年,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算。如果超过1年没有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一般不再受理。这是因为时效制度的设立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稳定社会关系。
然而存在特殊情况,如果不属于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自身原因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内。例如不可抗力、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用人单位原因等。
若工伤认定已经完成,对于工伤赔偿的诉讼时效也为1年,但起算点为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如果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在没有法定中断、中止事由的情况下,可能面临败诉风险。
二、工伤赔偿不足多年后还有效吗
工伤赔偿请求是否多年后仍有效,需要分情况来看。
(一)如果已经认定为工伤并且有工伤认定决定书。
1. 劳动仲裁时效方面。一般来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导致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况,那么在中断事由消除后或者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例如,受伤职工一直在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这期间仲裁时效中断,重新计算一年的时效。
2. 民事诉讼时效方面。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提起民事诉讼,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如果没有进行工伤认定。
由于工伤认定是工伤赔偿的基础,多年后再进行认定可能会面临诸多困难,如证据难以收集等情况,并且可能因为超过了法定的时效等原因而无法认定工伤,进而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三、工伤赔偿超过一年就失效了吗
工伤赔偿并非超过一年就必然失效。
一方面,如果是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产生争议,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这里存在时效中断和中止的情形。例如,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另一方面,如果是申请工伤认定,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而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但如果存在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有效吗怎么办
●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有效吗请问
●工伤赔偿超过一年时效怎么办
●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有效吗请问
●工伤赔偿超过一年有影响吗
●工伤赔偿过了一年能赔偿吗?
●工伤赔偿一年之内有效吗
●工伤赔偿超过1年起诉有效吗为什么
●工伤超过一年怎么起诉?走人身损害
●工伤赔偿诉讼时效一年三年
●工伤赔偿不足多年后还有效吗怎么办
●工伤赔偿不足多年后还有效吗知乎
●对工伤赔偿不满能上诉吗?
●工伤赔偿几年失效
●工伤赔偿几年失效
●工伤赔偿不到位下一步怎么办
●工伤赔偿达不到一致怎么解决
●工伤赔偿达不到一致怎么解决
●工伤赔偿超过多长时间不赔偿
●工伤赔偿超过一年可以吗
来源:临律-工伤赔偿超过一年就失效了吗,工伤赔偿一年之内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