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签合同的员工怎么主张二倍工资,我没有和员工签合同要赔偿二倍工资给员工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魏锦

一、案情简述

2020年3月22日,张某入职广东xx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约定月薪酬为4500,加班工资为每小时30元。2020年10月28日,张某因身体不适向公司请病假一天,广东xx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人事经理以人手不足为由不准病假,并告知张某“如果今天不来上班明天就不用来了”。但张某当天还是留在宿舍休息,第二天广东xx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以张某不服从公司工作安排严重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为由辞退张某。2021年11月2日张某偶然得知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合同的话,劳动者可以主张二倍工资的,故特向我所律师咨询。二、律师评析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未及时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82条),但同时规定了仲裁时效。但事实上劳动者常因未能在仲裁时效内起诉而丧失了胜诉权。所以劳动者在争取二倍工资时,要尤其关注“仲裁时效”的问题。实践中广东省司法观点为,从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往前倒推一年,逐月计算(最多支持11个月),对超过一年的二倍工资差额不予支持。

关于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问题,实践中是存在多个观点争议的。

首先我国对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就有以下两处:

1、《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5点,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起权利被侵害之日。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仲裁时效的期限计算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为一年。但因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规定了两种仲裁时效:第一款规定的一般仲裁时效和第四款规定的特殊仲裁时效。那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适用一般仲裁时效还是特殊仲裁时效主要是看劳动合同是否认定为劳动报酬?实践中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二倍工资属于劳动报酬,适用特殊仲裁时效;第二种观点认为属于惩罚性赔偿,适用一般仲裁时效;

(1)认为属于特殊仲裁时效的,自劳动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

这种观点认为,二倍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应当适用特殊时效。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计算一年。

(2)认为属于惩罚性赔偿的对于时效的起算点有两种细化的计算方式:

第一种认为,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刑法出于持续状态,仲裁时效应当自违法状态消失之日开始计算。用人单位超过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与劳动者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自用工之日起一年的最后一日开始计算;用人单位一年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取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之日与用工之日起一年的最后一日较早的一日开始计算。

广东司法实践中主张第二种观点: 自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工资起逐月计算。该观点认为,自用工之日起至满一个月的次日劳动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故以此作为时效的起算点,计算1年。即从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之日向历史的方向倒推一年(最多支持11个月),超过1年的月份,不予支持。

三、案情总结

按照广东司法实践,张某于2020年10月29日办理离职,应在2021年10月29日前主张二倍工资,张某在离职后一年内并未主张二倍工资。2021年11月2日才想起主张二倍工资时仲裁时效已过,需承担败诉的风险。

法律依据: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仲裁时效】

【一般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中断】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中止】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特别条款】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2012年6月21日 粤高法【2012】284号)第15条规定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用人单位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依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确定。用人单位应支付的二倍工资差额,从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往前倒推一年,按月计算,对超过一年的二倍工资差额不予支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没有签合同的员工怎么主张二倍工资呢

没签合同怎么支付二倍工资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没有签劳动合同就一定要赔二倍工资吗?

我没有和员工签合同要赔偿二倍工资给员工吗

没签合同怎么拿到双倍工资

未签合同要求2倍工资

没签合同二倍工资怎么算

没签合同怎么支付二倍工资

没签合同怎么要求赔偿双倍工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