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签劳动合同员工能随时离职要求赔偿吗
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员工不能随时离职并要求赔偿,需根据具体情形分析:
(一)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员工离职时,若已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且通知期限符合法律规定(一般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及相应补偿;若未提前通知给单位造成损失,员工需承担赔偿责任。
(二)未签劳动合同超过一年。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员工离职若符合法定情形,如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过错,员工可随时离职并要求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无过错,员工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后离职。
总之,未签劳动合同员工离职及赔偿问题,要依据具体事实和法律规定判断,以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二、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能不能得到补偿
在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主动离职,能否获得补偿需分情况讨论。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违反了法律规定。此时劳动者主动离职,可获得经济补偿。因为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劳动者有权依据法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用工之日起第二个月至离职之日止的双倍工资差额,作为对自身权益受损的补偿。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不满一个月,还处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合理期限内,且不存在其他违法侵害劳动者权益的情形,劳动者主动离职,一般难以获得补偿。因为在此期间未签劳动合同可能是正常的筹备过程,用人单位不存在明显过错。
若用人单位虽未签劳动合同,但在工资待遇、劳动条件等方面均符合法律规定,且无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离职,通常也无法获得经济补偿。
三、劳动者主动离职后哪些情况能得到经济补偿
劳动者主动离职后,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获得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存在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情形。例如工作环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而单位未采取有效改善措施。
(二)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比如无故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情况,损害了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三)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保是劳动者的重要保障,单位若未依法缴纳,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补偿。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例如单位规定的加班制度严重违反劳动法关于加班时间和报酬的规定。
(五)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劳动者主动离职可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便离职吗
●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能不能得到补偿,现在给交着社保
●没签合同自己辞职了怎么赔偿
●没签合同不想干了直接走人可以吗
●没签劳动合同谁吃亏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随便离职吗
●员工说不干就不干了没签合同
●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能不能得到补偿金
●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有补偿吗
●未签订劳动合同主动离职
●未签订劳动合同主动辞职合法吗
来源:临律-劳动者主动离职后哪些情况能得到经济补偿,劳动者主动离职需要赔付补偿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