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人员是指,航空人员资格证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褚然月

航空人员是指,航空人员资格证

大家好,由投稿人褚然月来为大家解答航空人员是指,航空人员资格证这个热门资讯。航空人员是指,航空人员资格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航空人员执照

据@深圳航空 微博消息,4月1日,ZH9539深圳-景德镇航班登机结束后,机上两名旅客发生纠纷,一名乘务人员在维护客舱秩序过程中手臂轻微受伤,及时送医后已无大碍,涉事旅客被移交警方处理。深航将全力维护旅客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呼吁广大旅客遵守乘机规定,文明乘机出行。

此前报道:

据多位网友4月1日晚反映,深圳航空ZH9539航班当天起飞前发生乘客冲突事件,空姐劝阻时被咬伤,导致航班延误。记者2日联系深圳航空,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启动全面调查程序,一旦有确切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公布。

4月1日晚,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传照片和视频,表示深圳航空ZH9539航班在出发前,两位乘客发生冲突,空姐劝解时被咬伤,周围还有其他人被抓伤。后排有乘客可能因此事受到刺激,导致突发疾病,还接受了急救。最终,发生冲突的两名乘客被警方带走,航班延误2个小时。

航旅纵横信息显示,深航ZH9539航班正常情况下17时45分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起飞,19时45分经停景德镇罗家机场,21时55分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4月1日该航班实际起飞时间为19时56分,比原计划时间延误2个多小时。21时15分到达景德镇罗家机场,23时05分到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综合:深圳航空、扬子晚报

来源: 南昌晚报

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系统

宋梦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

记者日前从中国东航获悉,该航空公司有一支“气象员”青年团队。他们两人一组,在气象席位上24小时值班,每天早晨5:30到岗,根据当天天气形势分析研判,在6点半之前发布全国天气预报,注明受危险天气影响的机场。

“您好,请问今天北海地区的雷雨什么时候结束?”5月4日,正在东航运控中心情气中心气象席位值班的朱玲怡,接起了来自签派的工作询问电话。她迅速切换面前4块电脑屏幕,观察几张气象雷达图和图表后,在几秒钟之内就给电话那头提供了专业的参考:“大概在两点到三点之间。”

图为气象专家坐席。中国东航供图

放下电话,朱玲怡又准备切回制作气象专报和会议PPT的模式。“颜色越深越红,代表降水量越大、对流越强。目前来看,华南地区已经连续半个多月的大范围对流性降水依然没有结束;今天广东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仍需重点关注。”朱玲怡说。

气象变幻万千,若是遇到诸如此次华南对流性降水的恶劣天气时,朱玲怡和同事随时都要对预见有雷雨天气影响的机场做出及时、准确的预判,发布针对机场的雷雨预报信息,包括雷雨的强度、持续时间等。

4月30日凌晨,印度尼西亚的拉翁火山再次强烈喷发,当日正好是朱玲怡接班,她和团队给出提示,要关注对澳洲西线的影响,注意绕飞,“火山灰云里有很多杂质以及带电的粒子,对飞机发动机安全有影响,所以我们要提醒航班避开火山灰云覆盖的区域。”

图为24小时值班的航司气象员。中国东航供图

气象预报的工作对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他们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特别制度——每个班会发布一份班前准备试题,包括第二日的天气形势分析及10题专业知识点,由下个班组的人员在线答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让大家牢记知识点,以及对值班当日的天气有个全面的了解,保持团队整体的专业知识水准及预报能力提升。“听到第一声雷声,可以大致表明雷暴云的云顶高度已达到多少度附近?”这道题是朱玲怡在5月4日出的,她认为最近雷雨季,大家应该多多温习和掌握这类专业知识。

朱玲怡是气象专业出身,她介绍自己的工作实质上就是对天气预报的“解读”,“实际上机场气象台每天也会发布预报,我们的工作就是解读、细化这些预报,为机场气象台与公司签派等之间搭建一个桥梁,签派和运行再根据机场和航路的天气情况做应对准备”。

责任编辑:陈凤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航空人员是指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

当一架飞机从机位推出准备滑行入跑道,身穿制服和反光背心的两名地面工作人员向旅客挥手告别,这一幕被旅客拍摄、配乐制作后在社交媒体上火爆传播。由于两人动作出奇地一致,动作像“两个挡风玻璃雨刷器”,又萌又温馨,被网友们起了一个温暖有趣的绰号:“飞机拜拜员”。

“飞机拜拜员”是新职业吗?还有画面显示,一位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戴着超长线耳机,远看像是在牵着绳“溜飞机”,这是怎么回事?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业内人士为您揭秘机务专业的有趣“冷知识”。

揭秘1:

“飞机拜拜员”是航空器维修人员 中国持照机务人员有6.3万人

“飞机拜拜员”向机组、乘客和飞机挥手道别 供图/东方航空

民航业不只有飞行员、空乘,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在不同岗位上保障着飞行的安全。

乘客拍摄到的“拜拜”手势除了表示再见之外,也代表着机务人员向机长示意——飞机状态安全、附近没有障碍物可以滑出。

“飞机拜拜员”成为网络热词。其实,“飞机拜拜员”并不是新职业,这两名送飞机的地面工作人员是机务,全称为航空器维修人员,中国持照机务人员有6.3万人。

机务是民航业规模最大的工种之一。他们的工作绝不是挥手告别那么简单,不仅需要精通飞机的各个系统和工作原理,能排故障会维修,还要在飞机经停和特定时段后对飞机就行检查维护。

据上市航司年报披露,员工专业构成类别中,工程机务人员的规模基本排进前三位。截至2021年末,三大航及其子公司机务占比都在14%-17%之间。根据《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054架、全行业持照机务人员63480名。

揭秘2:

机务“拜拜”动作从何而来?

东方航空“飞机拜拜员”任凯 周家文 供图/东方航空

当一架飞机被确认飞机技术状况无异常、飞机周边没有障碍物可以滑行后,一名机务会举起一条金属棒连接着的红丝带(示意机长前轮转弯销已取下),另一名机务会做出让飞机向前滑行的手势。之后,两人一起挥手告别,祝机组和乘客旅途愉快。

“我觉得这个视频很可爱。”乘客刘女士说:“我之前在日本东京乘机时,也看到过日航的机务向乘客招手道别,觉得这种仪式感让乘客感到很亲切。”

据了解,《民用航空器管理规范:维修人员与机组联络的语言》中规定,地面维修人员撤离并站到指定位置后,需要高举前轮转弯销,机长过目后会给出要求滑出的手势,机务确认后指挥滑出。不过规范并没有对送机时的“挥手”动作有具体要求,这个各个航空公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东方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将近20年前东航借鉴国外航司,优化了这套送行动作,用温暖的挥手向旅客表达一种承诺和祝福。

东方航空公司虹桥维修基地波音航线二分部整机放行人员袁欣诚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3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东航机务已有送飞机时’拜拜’这个动作了。挥手动作不仅是一种礼貌,更是向机组和乘客展示机务人员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南航工程技术分公司北京基地技术培训室副主任李伟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到达飞机大翼翼尖之外与驾驶舱窗户相对的位置,举手示意飞机可以滑出,并摇手拜拜,也就是网上说的“拜拜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cute到,作为机务,这一刻与机组,与乘客,与自己维护并签字放行的飞机拜拜,内心还是比较自豪的。”

揭秘3:

机库与停机坪相连 机务上班需要过机场安检

机务需完成绕机检查,确认所有门、盖板都盖好等任务

作为保障航空器持续适航和飞行安全的中坚力量,每一架上天的飞机都要经过机务的细致检查维修才能放行,机务不仅是“飞机拜拜员”,更是“飞机安全的守护神”。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3011》中有哪些涉及机务的工作?李伟介绍说,标准里涉及机务工作比较多,主要分为航线维修、定期维修。比如执行航班前、短停和执行航班后的检修工作属于航线维修,以飞行小时或日历日或飞行循环为间隔的不同维护深度的检修工作属于定期维修。

送机就是飞机检修完成签字放行后的最后一项任务,大概过程是飞机所有任务完毕,准备好后,机组会打开防撞灯,我们会联系机组确认推出要求,比如机头方向以及推到哪个位置,联系拖车报轮或连接拖把杆。

绕机检查,确认所有门、盖板都盖好,推进路线无外来物无异常后指挥拖车推出飞机,另一位同事在大翼或尾部做好监护。

推的过程或者到位后启动发动机,到位后刹车,拖车撤离。整个过程我们都会与机组进行实时的沟通,最后拔下耳机,盖好盖板,从安全路线撤离到指定位置,机组用手势申请滑出后,我们会通过高举前轮转弯销,同时用手势给机组信息确认可以滑出,并挥手再见。

袁欣诚介绍说,负责定期维修的机务通常在机场边上的机库工作,他们的工作主要是飞机的定期维修检查;以及重要疑难故障的深度排故。当出现这种情况时,飞机会由机务从停机坪拖入机库进行进一步排查和检修。无论是航线机务还是定检维修机务都需要通过机场安检方能入场工作,由于机库到停机坪是相连的,一天中由于工作需要在两处往返无需再次安检。

揭秘4:

机务帮助机长在地面“滑行”或“倒车”?

飞机停在机坪的桥位时,考虑到安全因素及相关行业标准,发动机是处于关闭状态的,飞机出港后拖行至机组能够启动发动机的位置,这段距离,均由牵引车帮忙实现。由于机长和机组成员需集中注意力完成相关起飞程序的准备工作。在机下观察拖行路线上是否有障碍物等工作需交给机务完成。

袁欣诚告诉北青报记者,通常保障每个航班出港的程序中需要航线机务2-3名,其中一名为指挥员,飞机滑出前的主要职责是确认飞机机翼外缘投影外是否有障碍物、与两侧停机位飞机的距离等情况,均由指挥员组织这3名机务,利用他们6只眼睛协助机长观察。

揭秘5:

地勤人员与机舱内飞行员沟通,真的是用耳机长线吗?

目前飞机在地面基本机务都使用的是有线耳机工作

还有画面显示戴着超长线耳机的机务站在飞机旁边。地勤人员与机舱内飞行员沟通,真的是用耳机长线吗?

是的,地面机务人员用一根带着长线的耳机与驾驶舱内的机组联系,主要是在飞机落地滑进机位之后了解飞机技术状态,以及飞机准备好推出时,与机组沟通启动发动机、设置刹车等相关指令,会持续整个飞机推出的过程,所以看起来像是在牵着绳“溜飞机”。

通常带耳机的一名机务是这组机务人员中的指挥员。超长耳机线看起来有点笨拙,为何不用无线耳机?针对为什么不用无线设备的问题,李伟解释说:“我们对空地通信质量要求很高,不能有干扰。目前飞机在地面基本都使用的是有线耳机,有线耳机有着音质清晰,连接牢靠、不易受干扰的优势。”

东航航空机务人员袁欣诚介绍,由于波音737、空客320等成熟机型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当时设计时采用的是有线耳机设备。例如波音737机头右侧有个勤务盖板,机务打开后将耳机插入即可与机上人员通话。现在已有无线耳机设备,但仍需将发射装置插入勤务盖板的端口,还有些机务反馈使用时容易将设备忘记拔下、连接需要调试消耗时间,机务还是更喜欢用有线耳机。

揭秘6:

“溜飞机”的耳机长线有多长?起飞前如何与飞机断开?

机务耳机线为弹簧式导线,拉长最长可以达12m

据李伟介绍,机务的耳机线有要求,应满足地面维修人员的安全和观察范围的需要,大多数为弹簧式导线,拉长最长可以达12m。机务的耳机一般都是连接在机头下部区域,专门有一个通讯面板用于插耳机。设计在这里呢,主要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因为不论是进机位后的连接,还是推出过程中的跟着走,以及到位之后的撤离,这里都是最安全的。

飞机起飞前如何与飞机断开?飞机推出,推到指定的位置和朝向后,机务人员会联系机组刹车,报告地面情况等,机组确认刹上刹车,启动发动机后与机务互道再见。之后机务会从通讯面板上拔下耳机,盖上盖板,从安全路线撤离。

揭秘7:

机务与机长在说什么?结束通话的最后一句会说啥?

机务的耳机一般都是连接在机头下部区域

起飞前机务主要与机长沟通哪些问题?李伟透露,主要与机组沟通飞机的技术状态以及推拖飞机期间的指令,例如飞机滑进位需要通知机组刹车,推出后需要与机组沟通启动发动机、刹车等指令及确认飞机技术状态良好,目的是为飞机能够安全、顺畅的运行。

与机组通话,最后一句一般会说“机组,轮挡已撤除,将从左(右)侧给手势,看手势滑出,再见!”,然后我们拔下耳机,盖上盖板,从安全路线撤离。

揭秘8:

一位合格的机务人员是如何成长和进阶的?

保证飞机持续适航是每一名机务人员的职责,也是服务人民美好航空出行的需要。航空公司的机务系统有着完备的人才培养授权体系,有着明确的机务岗位划分。

南航机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航“青苗计划”、“工匠培训班”、“三长建设计划”等一系列项目中,从一名机务小白到助理工程师再到一名既有掌握理论知识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深工程师,对飞机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职责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能体会到什么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南航机务精神。

摄影/南方航空通讯员 蔡思敏(除署名外)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

航空人员体检鉴定中心

来源:【杭州日报】

据@深圳航空 微博消息,4月1日,ZH9539深圳-景德镇航班登机结束后,机上两名旅客发生纠纷,一名乘务人员在维护客舱秩序过程中手臂轻微受伤,及时送医后已无大碍,涉事旅客被移交警方处理。深航将全力维护旅客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呼吁广大旅客遵守乘机规定,文明乘机出行。

此前报道:

据多位网友4月1日晚反映,深圳航空ZH9539航班当天起飞前发生乘客冲突事件,空姐劝阻时被咬伤,导致航班延误。记者2日联系深圳航空,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已经启动全面调查程序,一旦有确切调查结果,会第一时间公布。

4月1日晚,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传照片和视频,表示深圳航空ZH9539航班在出发前,两位乘客发生冲突,空姐劝解时被咬伤,周围还有其他人被抓伤。后排有乘客可能因此事受到刺激,导致突发疾病,还接受了急救。最终,发生冲突的两名乘客被警方带走,航班延误2个小时。

航旅纵横信息显示,深航ZH9539航班正常情况下17时45分由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起飞,19时45分经停景德镇罗家机场,21时55分抵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4月1日该航班实际起飞时间为19时56分,比原计划时间延误2个多小时。21时15分到达景德镇罗家机场,23时05分到达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来源 深圳航空、扬子晚报编辑 谢珂 审核 蒋波 钟玮

本文来自【杭州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航空人员是指,航空人员资格证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