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补偿怎么收集证据
收集工伤补偿证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劳动关系证据,这是基础。如劳动合同,明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雇佣关系;若没有书面合同,可准备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像工资条、银行工资流水,还包括考勤记录、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以及其他劳动者证言等,用以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二是工伤认定证据。需准备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准确记录受伤情况和诊断结果;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若有同事目睹事故发生,其证言能增强工伤认定说服力;此外,相关监控视频资料,若事故发生地有监控,其记录的事故经过是有力证据。
三是劳动能力鉴定证据。包括完整的病历资料,如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查报告等,全面反映治疗过程和康复情况;影像学资料,如X光片、CT片等,辅助判断伤残程度。
收集证据要及时、全面、合法,确保能有力支撑工伤补偿诉求。
二、工伤5年了还有补偿吗
工伤发生5年后是否还有补偿,需分情况判断。
若工伤当时已完成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法定程序获得了相应补偿,后续一般不会重复补偿。但存在特殊情况,比如因工伤引发新的病情或旧伤复发,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与工伤有关联,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医疗待遇等补偿。
如果5年前发生工伤时,未进行工伤认定,情况则较为复杂。部分地区规定了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超出时效若无特殊原因,可能无法被受理。不过,有些地区考虑到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因素,在符合特定条件下,仍可能受理认定申请。一旦认定为工伤并完成劳动能力鉴定,就可依法获得相应补偿。
总之,工伤5年后是否有补偿,关键在于前期工伤处理程序是否完善,以及当前是否有符合法定补偿情形的新状况。建议尽快收集相关证据,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加班时间突发脑出血算不算工伤
加班时间突发脑出血,是否算工伤需依据具体情况判定。
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所以,若在加班时突发脑出血当场死亡,或从发病起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应认定为工伤。
然而,如果脑出血并未导致当场死亡,且超出48小时才死亡,通常难以认定为工伤。不过,若能证明加班导致身体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等因素,与脑出血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可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包括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工作环境、工作强度等进行调查核实。若经调查认定存在因果关系,也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职工或其近亲属认为属于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补偿怎么收集证据材料
●工伤补偿怎么收集证据的
●工伤赔偿证据
●工伤补偿怎么收集证据给对方
●工伤赔偿证据目录及法律依据
●工伤补偿收据怎么写
●工伤赔偿收据证明
●工伤补偿怎么收集证据的
●工伤赔偿资料
●工伤赔偿怎么做凭证
●工伤5年了还有补偿吗怎么算
●工伤5年了还有补偿吗多少钱
●工伤5年了还能索赔吗
●工伤五年了还可以报销吗
●工伤五年
●工伤五年后还能做伤残鉴定吗
●工伤过了5年可以起诉么
●工伤5年后可以评残吗
●工伤五年还可以去鉴定吗
●工伤超过五年没有了吗
来源:临律-加班时间突发脑出血算不算工伤,加班导致脑出血可以要求单位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