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扰民标准时间,白天噪音扰民标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赵延锦

噪音扰民标准时间,白天噪音扰民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赵延锦来为大家解答噪音扰民标准时间,白天噪音扰民标准这个热门资讯。噪音扰民标准时间,白天噪音扰民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噪音扰民标准是多少分贝

导读:对于一般的住宅区来说,白天高于50分贝,夜间高于40分贝就达到了噪音标准。对于交通干线两侧的住宅区,昼间高于70分贝、夜间高于55分贝,就达到了环境噪声标准值。一旦确定满足了此标准,那么就可以状告制造噪音的人扰民。

一、住宅区噪音标准及时间的规定是怎样的?


住宅区噪音标准及时间的规定具体如下:
1、“特殊住宅区”
特别需要安静的住宅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
2、“居民、文教区”
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3、“一类混合区”
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4、“二类混合区”是
工业、商业、交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是指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二者的环境噪声标准值均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5、“工业集中区”
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规划明确确定的工业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6、“交通干线两侧”
车流量每小时100辆以上的道路两侧,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二、噪音扰民警情处置方式


1、邻里、楼层之间的生活噪音
这类警情相对容易处理。民警接警后会先上门了解情况,跟对方当事人讲明相关因素,做好针对性工作,一般都能当场解决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因生活作息时间不同导致的噪音不可避免,譬如有些人上夜班、白天在家休息。对于这种情况,民警在处警过程中可以给当事人一些好的建议,比如把凳子的腿用布包住,深夜回家时尽量不要穿皮鞋而穿软底的鞋,开车回小区时尽量少按喇叭等。


2、装修装潢施工等引起的噪音扰民
接到此类警情,民警上门了解情况后,施工如果是在正常工作日进行的,可向报警人说明情况,请报警人克服困难,施工完成后就能解决;如施工方是在休息时间施工,民警可请施工方调整施工时间,并将处置情况告知报警人。同时,如果施工单位条件允许,可以让其配备一些简易的隔音措施,尽量减少噪音的产生。


3、动物类尤其是犬类夜间吠叫导致的噪音扰民
民警首先要找到动物的主人,将情况告知动物主人,请其管理好自己的动物,尽量不要在夜间打扰其他人正常休息。如果是无人管理的动物,可联系相关机构,请他们处理,并将结果告知报警人。


4、商场、商店等搞活动、搞营销等引发的噪音扰民
民警上门后可告知店方扰民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并及时联系报警人告知其处理情况。同时,将该类警情及时告知社区民警,由社区民警结合走访了解处置后的情况,是否已经解决问题,是否还存在新问题,联合物业、居委会或相应的部门一起化解矛盾和纠纷。


5、群众举办丧葬活动引发的噪音扰民
丧葬时燃放鞭炮是我国民间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鞭炮多改进为礼炮车,但是该类礼炮车发出的礼炮响声大、震动大,且随着丧葬队伍一路发射礼炮,群众对此反响较大。针对丧葬类噪音警情,处警民警现场处置时,可以告知主家,礼炮只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夜间缅怀活动时尽量不要播放音乐,出殡时车队尽量不要经过闹市区。
经常生活在有噪音的环境下,不仅会影响学习、工作的效率,对健康也是不利的。若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遇到邻居或者其他人长时间制造噪音的情况,可以采取向物业投诉、报警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健康权益。

居民楼噪音扰民标准

经常会有人问起:这个噪音超过xx分贝了,算扰民吗?扰民了我报警,警察为什么不管?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警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噪音扰民定义:

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


国家规定的噪音标准是:昼间50~70分贝;夜间40~60分贝。

注:昼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在这四种噪音源里,只有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的噪音是归警察管的。2006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报警?


1、噪音类型:是社会生活中引起的噪音。

社会生活噪声分为3类:营业性场所噪声、公共活动场所噪声、其他常见噪声

1)营业性场所噪声,典型声源包括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的扩声设备、游乐设施产生的噪声;

2)公共活动场所噪声,典型声源包括广播、音响等噪声;

3)其他常见噪声,典型声源包括装修施工、厨卫设备、生活活动等噪声。

注:生活中很多噪音都存在争议性,如切菜声、走路声、小孩跑跳声。

2、噪音干扰:报案人认为噪音干扰到正常生活才选择利用法律手段。对于出警的警务人员,如果要处罚的话,还需要给报案人制作笔录,并记录产生的噪音如何干扰了他的生活。


报警后警察能做的:

第一次出警:查清事实后,首次只能给产生噪音的人或单位处以“警告”的处罚;

第二次出警:此人或单位因产生噪音被处罚警告后,仍“不思悔改”,才能再次制作笔录受理调查,事实清楚后处以200元至500元的罚款。



我国警察对生活噪音为何无能为力?


虽然已经有了相关法律依据,但我们生活中“噪音扰民,警察不作为”的新闻比比皆是。为什么警察对生活噪音扰民无能为力?以下是一名民警对噪音案件的看法:


民警苦情自述噪音:

我们接到过上午10点学校做操报警噪音扰民的,接到过下午3点房子装修报警噪音扰民的,接到过晚上9点楼上鞋跟噪音扰民的,还接到过凌晨0点邻居房事噪音扰民的。

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告诉基层警察:在什么区域、做什么事情、发出多大声音属于“噪音扰民”,且基层民警从来没有配发过“噪声检测仪”!

“噪音”谁来认定?没有界定标准,没有检测设备,就凭着报警人一张嘴来定性吗?我也想啊,可是法律不允许啊!

另外,99.99%的报警“噪音扰民”的报警人只是要求警察去管住对方的喇叭、电锯、高跟鞋、生*器别出声,从来没有人愿意配合警察到派出所制作笔录,对产生噪音的人或单位进行处罚。

因此警察只能像溜腿一样,一遍又一遍去出警,而“生活噪音”完全有恃无恐!

更令人可悲的是,由于除了派出所其他职能部门是没有24小时值班的,因此非公安管辖的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产生的噪音,也被通过110、12345等形式强行硬摊派给派出所,要求没有执法权的派出所进行处置,美其名曰“各部门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派出所到场处理不好,群众可不会骂那些不值班的职能部门的,只会骂警察是个废物!

同时,对于群众反感的商家高音喇叭揽客、大型单位空调、冷却塔噪音、KTV等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夜夜鬼哭狼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都是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正是因为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懒政,导致这些黑锅也一并扔给警察背起。



以上自述来源于公众号“六品锦衣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加强警察对生活噪音执法力度?


警察对生活噪音执法难度高,原因是相关噪音法律的不完善,警察缺乏噪音取证能力,噪音处罚力度弱。如果要改善,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以下方法仅为本人建议,如有不妥可来信讨论。讨论前提:楼房隔音本身不达标且不好改善,目的为解决当下邻里噪音矛盾。)

完善噪音法:

1、细化生活噪音类型:安静时间内,一些生活行为应适当避免,如跑跳、拍球、运动、切菜、打麻将等。多数噪音制造者以家庭正常生活声音为由,让执法人哑口无言。在楼房隔音差的区域,明确相关生活行为被禁止,有利于警察针对性执法。

2、明确噪音标准:不同的噪音源标准,如汽车、空调、冰箱、水泵、配电箱等;延长安静时间22:00~7:00。例如有人早晨6:00起来切菜,该噪音严重影响他人休息。


完善警察噪音案件处理能力:

1、增强警察噪音知识:警察熟知相关噪音敏感区域、相关器械的噪音标准,严格按照噪音标准执法。例如,屋外空调噪音超标,警察有权利要求房主更换静音空调,采取措施减少噪音。

2、配备相关噪音检测仪:接到噪音扰民案件,警察应有一定的取证能力,或警察拥有一定的噪音判断权。例如,楼下投诉楼上噪音明显,警察判定事实后即能对楼上进行处罚。


增强噪音处罚力度:

1、首次噪音扰民者,警告、罚金并处。

2、针对屡教不改的,经营者停业整顿;普通居民影响其征信。

3、情节严重的允许拘留,留有案底。

北京市施工噪音扰民标准

噪音扰民什么程度可以报警?

目前,噪音扰民的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大公害,而噪音扰民也大大提高了民警的出警率,那么,噪音扰民什么程度可以报警?

噪音扰民可以报警的程度

根据声音的大小来判断,如果达到噪音级别,可以报警处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根据《城市区域噪声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

1、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2、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3、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4、工业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夜间指22点到次日晨6点)

国家噪音扰民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还没实施之前,常常会听到一些住户抱怨:哪个邻居昨晚不睡觉,在家开生日会,一整晚都吵死了;谁家的宠物又在哪个楼梯口小便了等等,自从《治安管理处罚法》实施以后,各位住户要注意了!

出租房屋不登记: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现象——我自己的房子愿意租给谁就租给谁,而且既不看对方任何有效证件,也不做登记,只要对方付房租就行。

处罚尺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7条规定:房屋出租人将房屋出租给无身份证的人居住的,或者不按规定登记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知道承租人犯罪不报告:最高处5日拘留,并处500元罚款


现象——明明知道承租自己房屋的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但为了收取房租,却不向公安机关及时报告。

处罚尺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7条情节严重的可对房主处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娱乐扰民:将被警告,不改的最高可处500元罚款

现象——麻友们经常聚在一块通宵达旦地搓麻将或打扑克、下棋,哗哗的洗牌声、喧闹声或切磋技艺的高谈阔论扰得邻居不得安宁。

处罚尺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规定: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予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制造噪声:处警告,不改者将被罚款200至500元

现象——家庭进行装修时为了赶进度,不分白天黑夜,大锤猛抡,电锯声不断,各种装修噪声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处罚尺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宠物扰民:严重者将被拘留,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现象——宠物狗在小区横冲直撞,妇女、儿童被惊吓,洁净的衣裤被抓脏,甚至手脚被咬伤。在小区内饲养看家护院狗,三更半夜狗吠声时常把居民从睡梦中惊醒。

处罚尺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5条规定: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或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可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噪音扰民标准时间,白天噪音扰民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