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两金是什么单位才有,五险两金一般扣多少钱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阮艺

五险两金是什么单位才有,五险两金一般扣多少钱

大家好,由投稿人阮艺来为大家解答五险两金是什么单位才有,五险两金一般扣多少钱这个热门资讯。五险两金是什么单位才有,五险两金一般扣多少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险两金是哪两金

作为职场人,我们常听到“五险两金”这个词,但很多人对“两金”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一知半解。“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两金”通常指住房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今天我们就来深挖这两项“隐藏福利”的计算逻辑,帮你算清每一分钱。

一、住房公积金的计算:你的“买房储备金”怎么定?

住房公积金由单位和个人按相同比例缴纳,缴费基数一般为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比例范围在5%-12%之间(具体由单位选择)。

- 若你的月薪为8000元,单位选择10%的比例,则每月公积金总额为:

8000元×10%(个人)+8000元×10%(单位)=16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各地设有缴费基数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当地社平工资的3倍或60%),例如北京2023年公积金基数上限为31884元,下限为2320元,超出部分不计入缴纳范围。

二、企业年金的计算:你的“养老第二支柱”能领多少?

企业年金并非强制缴纳,常见于国企、大型私企或外企,其计算规则为:

单位缴费不超过职工工资的8%,个人缴费不超过4%,合计不超过12%(依据《企业年金办法》)。

- 月薪10000元,单位按6%、个人按2%缴纳,则年金账户每月存入:

10000×6%(单位)+10000×2%(个人)=800元

这笔钱将进入个人账户进行投资运作,退休时可一次性或分期领取。需注意:企业年金需满足缴费年限要求(如2年以上)才能全额归属个人

**建议参考:避开三大误区

1、别忽略缴费基数核查:单位可能按最低基数缴纳,导致实际到手的公积金和企业年金缩水。

2、关注归属规则:企业年金可能存在“阶梯式归属”(如工作满3年才能获得单位缴纳部分的50%)。

3、活用公积金政策:租房、大病医疗等情形可申请提取,别让钱“躺”在账户贬值。

**相关法条依据

1、《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职工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

2、《企业年金办法》第十五条: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8%,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本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2%。

五险两金中的“两金”是实打实的长期福利,本质是“强制储蓄+企业补贴”的组合,想要最大化收益,需紧盯两个核心:

1、算清比例:确认单位是否足额缴纳,避免“高薪低缴”的隐形损失;

2、用活政策:公积金可转化为购房款或应急资金,企业年金则是养老的“增值保险箱”。

职场人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核对工资条,必要时通过工会或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毕竟,这些钱本质上是你劳动价值的延期支付。参考https://www.hefeilaws.com/hf/312865.html

五险两金缴纳比例是多少

对打工人来说,五险一金应该是除工资奖金以外,最最重要的一项福利了。

但还是有很多朋友对它了解不多,比如:压根不知道要交多少钱?交了有什么用?断交又有什么影响……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扫扫“五险一金”的盲,把上面那些大家容易忽略的问题,统统说清楚。

不管你是马上参加工作的学生,或者毕业不久的新人,又或是工作几年却一直忽略了这方面的小白,相信看完都能有所收获。

每个月要扣钱

五险一金到底有啥用?

所谓五险一金,其实就是职工社保的5个险种,加上公积金的简称。

它们都是国家强制要求公司给你缴纳的,当然,你自己也要出一部分,以广州6千月薪为例,差不多是这样:

可以看到,按6千的基数交,我们一个月五险一金就得扣912~1332元。

换句话说,7万多的年薪,就要交1.1~1.6万的五险一金。要是基数高一点,交的钱还得更多,当真不能算是一笔小钱。

当然,这个基数不一定是你的工资,有的公司会按当地最低缴费基数去交,有的可能会用其他金额作基数,具体可以问公司人事。

那扣的这么多钱,它们都去哪了?又分别能起什么作用?我们做了一张思维导图:

可以说,医保、养老、公积金,是3大扣钱巨头,但对我们看病、养老、买房这些人生大事,都起着巨大作用。

而且我们自己交的钱,也都会进到对应的个人账户(如上图右半部分),所以这些也可以看成是我们专款专用的人生规划。

当然,大家对它们应该也比较熟,咱们不过多展开,反而是失业、工伤、生育,平常比较容易被忽略。

这里咱们简单补充点图片中没提到的内容:

失业:离职原因和社保系统减员的原因(由负责社保的同事操作),一定要体现“非自愿”,离职前最好与人事沟通清楚。工伤:上下班路上,出差途中,家里加班、公司团建等等与工作相关的场景出问题,都可能认定为工伤;另外,工伤就医,千万不要用医保,否则可能影响后续报销。生育:孕妈妈如果没有生育保险,可以用配偶的去报销产检、生娃等费用,但不能拿到生育津贴。

总之,五险一金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还是得多上心,如果看完上面还有啥疑惑,也可以评论留言,我们看到都会回复。

工作空窗期,要自己交社保吗?

当然,打工路上,我们可能还会出现空窗期的情况,比如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或者已经工作却想跳槽等等。

这些时候,暂时没有公司帮我们交社保,对我们来说,会不会有什么影响?要不要自己交呢?

其实,如果你还没正式工作,那建议不用操心这些事,9~12月居民医保开始缴费的时候,记得去交一下就好

一来这样很便宜,在没工作的情况下最省钱;二来这样也能保留应届生身份,对择业、考编、落户等都有较大帮助。

但如果你已经工作交过社保,出现空窗期的时候,就要注意,别轻易断缴社保,否则可能有这些影响:

医保没法用了:职工医保断缴后,第二个月开始就不能再用了,万一刚好这期间生病,医疗费啥的都得自己出。可能影响生活:很多城市的公租房、人才房、孩子上学等政策,都对连续缴纳社保的时间有要求,如果断掉,可能得重新积累。生娃得亏一大笔钱:生育保险断了后,产检生娃这些钱就报不了了,而且生娃后也不能享受生育津贴了,前后加起来可能少拿几万块。

如果想避免断缴,有这么几种方法。

第一种,月末离职,下月初入职。因为大部分公司都是在中下旬处理员工的社保,对于已经找好下家的朋友来说,这样可以无缝衔接。

但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可以用第二种方法,自己交灵活就业职工社保来过渡

具体操作也不复杂,比如广州,在粤税通小程序就能直接办,先办理灵活就业缴费人员登记,再选择缴费套餐就行。

如果预算比较多,可以把职工医保、职工养老都交上,按最低基数交,差不多要1400元/月;预算紧的可以只交医保,一个月是400左右。

如果有能力,也可以选择提高缴费基数,这样以后退休金也会更高,不过得注意,灵活就业,公司那份也得我们自己出,同样的基数,要比在单位的时候交得更多

所以,如果空窗期预期要持续很久,那我们也最好再盘算一下,怎么交更省钱?

光有社保还不够

这种便宜保险千万别省

不过,作为每天都在和疾病、意外打交道的保险人,我们真心建议大家:只有医保远远不够,最好配上百万医疗险,一两百块保一年,特别有用!

即使你现在年轻身体好,生病之类的概率不高,同样建议你现在就配上。

一方面是因为医保作用实在有限,朋友圈那么多众筹看病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商业医疗险不是想买就能买,很多朋友,工作几年后,高尿酸、脂肪肝、结节啥的都出来了,这时生病概率变高了,产品却不一定能买到了。

但如果你健康时买,有机会直接锁定未来20年的续保选择权,期间不管身体有啥变化,都能保证买上。

价格也不贵,比如下面这些优秀产品。

这3款产品都能保证续保20年,20来岁买,200左右就能搞定,保障也都过硬,这里简单给大家总结一下:

身体很好,预算一般的朋友,可以选金医保,不管第一次买还是以后续保,价格都更便宜

但它对既往症的限制比较严格,如果你涉及到了它健康告知的问题,可以选择蓝医保,价格只贵了一点点,但对既往症的认定更友好。

而且「蓝医保」是3款产品中,唯一没有免除基因疗法与细胞免疫疗法的产品,以后有机会用到更前沿的医疗技术

如果追求更长的续保稳定性,好医保(旗舰版)很不错,癌症和11种心血管疾病终身续保,是目前百万医疗险中保证续保时间最长的产品。

不过它也有不足,就是后期价格比较贵,而且不能保腰椎颈椎等常见病。

总的来说,3款产品各有优劣,具体还得看大家需求去取舍,如果拿不准,也可以点击下方卡片,让规划师帮忙分析。

写在最后

当然,开始上班之后,我们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光有百万医疗险还不够,最好能把意外险、重疾险、定期寿险都配齐。

因为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比如:

意外险,一两百一年,小到猫抓狗咬,大到车祸烧伤都能保;重疾险稍贵一些,但得了约定疾病能赔一大笔钱,让我们不用担心上不了班没有收入。

不过,我们也不用追求一步到位,这样压力很大,最好是根据不同阶段的风险、预算来逐步规划

如果有需要,可以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让规划师帮忙定制保障方案,服务是免费的。

以上,便是今天的全部内容,要是觉得不错,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分享给更多朋友:)

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

关注深蓝保,回复【福利】,可免费领取:

《社保手册》《医保攻略》《保险方案》《防坑攻略》等超级干货资料。

帮助大家「认识保险、买对保险」是深蓝保的初衷,如果你有任何保险问题尽管找我,我将用从业6年的经验给您合适的建议;

通过深蓝保投保的粉丝,一旦出险,我们将全程协助理赔。

五险两金包括什么内容,分别的作用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社保法还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五险一金”,个人每个月扣得越多,单位为你缴的也就越多。社保公积金缴费是免税的,待遇领取时不扣个人所得税,而且专用账户也不扣利息税,而如果作为工资发给本人,是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的。

通常我们所说的“五险一金”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我国各个省市的“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不尽相同,但绝大部分省市的缴纳比例都占工资总额的40%以上,所以,这些年,也有人大代表建议降低企业“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

大多数地方的缴纳比例是这样的: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0%,个人缴纳比例2%+3元大病统筹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缴纳比例0.5%(农业户口不缴纳)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不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不缴费

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比例12%,个人缴纳比例12%

也就是说,个人缴纳五险一金的比例应为8%+2%+0.2%+12%=22.2%,即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的总比例为22.2%。

上海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合并后,各五险一金缴纳标准如下:

养老保险:公司缴纳16%,个人8%;

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公司缴纳10%,个人2%;

失业保险,公司0.5%,个人0.5%;

工伤保险,公司0.16-1.52%;

公积金,单位和个人5%-7%,补充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为1%-5%。

如果单位不给缴纳五险一金怎么办呢?可以向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投诉,由当地的社保征收机构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补缴社保费的,社保征收机构可以向以银行或其银行查询其银行账户,并可申请县级以上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保费,书面通知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

当前,很多公司出现了“六险二金”,就是在五险一金的基础上增加了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

补充医疗保险扩展了医疗报销范围,社保中医保不能报销的部分,由补充医疗保险报销。举个例子:北京某企业为员工缴纳的是0免赔90%报销的企业补充医疗,该公司员工小李因为生病住院,住院的起付线是1300元,小李一共花了一万元,假设着一万元都是医保范围用药,医保报销比例为90%,报销费用7830元。

剩余的未报销部分是可以由企业补充医疗报销:(10000-7830)*90=1953元,核算下来,小李医疗保险加上企业补充医疗一共报销9783元,实际上小李个人只花了217元。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份养老积累。是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例如小李工作30年一共缴纳了3.6万企业年金,公司则同步缴费7.2万,当小李退休时这10.8万都会转给他。小李在领取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养老保障。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五险两金和五险一金有啥区别

一、五险(社会保险)

1. 养老保险

作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需累计缴纳满15年。

缴费比例:单位约16%(2023年数据,各地或有差异),个人8%。


2. 医疗保险

作用:报销医疗费用(门诊、住院等),部分城市可关联家人共用。

缴费比例:单位约6-10%,个人2%+小额固定金额。


3. 失业保险

作用:非自愿失业时可领取补助(需满足缴费年限),最长24个月。

缴费比例:单位约0.5-1%,个人0.5%(部分地区个人无需缴纳)。


4. 工伤保险

作用:工作中受伤或患职业病时,报销医疗费、发放伤残津贴等。

缴费比例:单位全额缴纳(0.2%-1.9%按行业风险),个人不缴费。


5. 生育保险

作用:报销生育医疗费用,提供产假生育津贴(单位平均工资)。

缴费比例:单位约0.8-1%,个人不缴费(2020年起部分地区并入医保)。




二、一金(住房公积金)

作用:用于购房贷款(利率低)、租房、建房等住房相关支出,单位和个人缴纳金额均存入个人账户,可提取。

缴费比例:单位和个人各5%-12%(比例可选,需同比例缴纳,如单位交10%,个人也交10%)。






注意事项

1. 强制性:五险一金是法定福利,用人单位必须缴纳(部分小微企业可能存在漏缴,需警惕)。

2. 地域差异:具体比例、报销规则因城市政策不同,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或公积金中心。

3. 权益保障:可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支付宝/微信社保查询功能查看缴费记录。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五险两金是什么单位才有,五险两金一般扣多少钱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