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报案人刘先生投资了几笔股票推荐师推荐的股票。这些股票不但没有升值,反而在短短几天内,让刘先生亏损了近20万元。这个奇怪的遭遇,让刘先生心生怀疑,自己是否被骗,“我炒股的那个证券公司,总感觉有些异常。”于是刘先生到安源分局报案。
原来,4月份左右,刘先生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证券公司员工的电话。该人声称其公司可以免费专家荐股,推荐赚钱的股票。刘先生在该证券公司员工多次电话诱惑下,逐渐相信该公司,并添加了公司员工的微信,随即刘先生被拉入一个推荐股票的炒股群,接受了“专家”的指导。在股票群中,天天有管理员及群员发布股票信息以及鼓吹股票升值的信息。同时,一个自称是股票推荐师的“陈老师”登台,用“专业”的术语、“专业”的分析步步打动刘先生。刘先生下载了“陈老师”推荐的股票平台app,并陆续在该平台上投入40余万元,然而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天,刘先生投资的钱缩水了一大半。民警了解刘先生遭遇后,大胆断定,该案可能存在骗局,随后立即开展侦查。
“体外循坏,资金全部落入骗子腰包”
警方通过侦查,发现刘先生投入股票平台app的资金,并没有进入股市,而是进入了一个姓白的私人账户。警方继续循线追踪,发现接触刘先生的这家公司打着推荐股票、开展股票咨询服务的噱头,让客户在他们推荐的“股票平台app”购买股票,实际上是“挂羊头卖狗肉”,股民投进的钱全部流入了私人的口袋,被他们私吞。
投资者以为是正规的、安全的、风险可控的,但只要钱进去,马上就会被取走。
经过侦查,警方发现该团伙作案十分具有迷惑性,他们设计的股票平台app与实际股票行情对接,炒股人能实时看到股票的涨跌,让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自己投资的钱都是在正规股市中亏损了。但这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因为钱没有进入股市,而是被该团伙瓜分了。
循线追踪,打掉福建窝点
在萍乡市公安局信息化实战专版、网技支队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安源分局刑侦大队开展了半个月的缜密侦查。办案人员远赴福建省,掌握了犯罪团伙活动规律,他们租住在公寓楼中,平时非常警惕。抓捕时机成熟后,安源分局火速收网,在福建省漳州市一公寓楼内,将该“公司”7名团伙成员抓获归案。其中,包括荐股专家、话务员等,缴获作案用的电脑20余台,手机30余台,冻结资金50余万。
7月2日,专案组民警掌握到团伙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沈某已经逃跑至云南省,立刻马不停蹄,赶赴云南,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将沈某抓获归案。经审讯,沈某对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实施供认不讳。目前,该案8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全部依法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新闻来源:中国江西网)
高额投资高回报?高杠杆配资交易?这些看似美好的理财产品,实际都是投资的“无底洞”,谨慎投资、安全理财千万别信只挣不赔的“买卖”。
骗局揭秘
网络投资平台类诈骗往往具有严密的角色分工,你以为自己是社交软件群中的普通一员,殊不知这个群除了你可能都是骗子。
群里面一般有以下分工
1
导师:写一些所谓的行业分析,使人产生崇拜感
2
小白:假装不懂股市,为老师做“捧哏”
3
老股民:伪装跟着老师赚了很多,烘托群内气氛
这些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往往还有自己的一套话术培训。
总结一下整体模式基本为
拉客户——建社交软件群——谈股票——转群炒金——开课——分战队比收益——幕后操控——造成客户巨大亏损后解散群、关闭直播间——骗子集体隐匿
警醒大家
1、购买股票、金融理财产品、现货期货投资等,要通过正规的机构,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
2、不要盲目迷信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大师指点”、“权威发布”,背后往往都隐藏各种各样的利益或骗局。
3、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这有可能是预设好的局,会不知不觉落入圈套。
4、投资者如遭受非法损失请立刻停止操作。不要心存幻想,不要因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而越陷越深,遭受更大损失。
如果您被骗,请保留好相关证据,达到以下几点基本上都是可以追回的:
1、平台还在运作,还没有跑路;
2、有与业务员,老师有聊天记录;
3、有出入金流水或是转账记录;
4、交易操作在一年以内;
5、亏损金额在5万元以上;
6、投资外汇,数字币,恒指期货,黄金,股票配资,个股期权等其他产品都可以维权追回。
维权一定要尽早,时间越短越好追回。我们在此许诺,不追回你的资金决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专家荐股骗局
●专家推荐股票
●专家荐号
●专家推荐股票 骗局
●专家推荐
●专家炒股一定赚吗
●专家推荐的号
●专家之选
●专家推荐股票
●专家推荐的股票可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