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一种发生
在家庭成员之间
隐秘性极强的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危害被施暴者的
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破坏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
是家庭关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虽然关上了家门
但“家”绝不是法外空间
家庭暴力也不是
难以插手的“家务事”
近期
红桥法院签发了2份人身安全保护令
以坚决说“不”的态度和决心
遏制家庭暴力续演
案例回顾
高某与蔡某系夫妻,双方因家庭矛盾长期发生争执,蔡某多次殴打高某,对高某的身体和精神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今年6月,双方又因琐事发生争执。过程中,蔡某再次对高某进行殴打,导致高某颈部及腿部受伤,高某遂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经法院审查,蔡某对殴打高某的事实供认不讳,蔡某的行为已存在可能危及受害人人身安全的危险,法院依法发出人身保护令,禁止蔡某对高某实施家庭暴力。
家暴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复杂性、隐蔽性等特点。婚姻家庭矛盾中,家庭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继2015年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反家庭暴力法》以后,《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三款也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国家对家庭暴力一直秉持零容忍的态度,从法律上对施暴者形成强大震慑。
发生在夫妻间的暴力行为不仅损害夫妻感情,对被迫目睹家暴的孩子也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伤害。
人身安全保护令作为申请人“护身符”和被申请人“紧箍咒”,之所以可以起到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的作用,是因为一旦违反该禁令,将面临严重的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一味忍让与纵容只会换来暴力升级,对被施暴者来说,应当及时取证,寻求帮助和支持,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案件回顾
韩甲与韩乙是父子,2013年韩甲与妻子离婚时,儿子韩乙已经成年。因家庭矛盾,2013年至2018年期间,韩甲多次到儿子韩乙住处与韩乙发生争执,存在暴力行为。
今年5月,韩甲与韩乙再次发生争执,并殴打韩乙。韩乙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请求禁止韩甲对其实施暴力行为。
经法院询问被申请人韩甲及调取公安机关的相关材料,能够证明双方发生纠纷、申请人受伤并报警处理的事实,已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相关规定,支持了韩乙的申请,签发了人身安全保护令。
除了夫妻之间的暴力行为
家庭暴力还可以发生在有血缘、收养等关系的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父母对子女。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范围不仅局限于具备夫妻关系的某一方,所有家庭成员在遭受暴力侵害的时候,均可以以保护令的形式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本案中,父亲对成年子女的殴打亦属于家庭暴力,理应受到法律制裁。对于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应给予更多关注,全社会共同努力,织密反家暴之网,将伤害降到最低,减少悲剧的发生。
家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
任何人都不应该成为家暴的受害者反对家庭暴力你的安全,法律来守护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遭遇家暴该怎么办
●遭遇家暴后该如何处理
●遭遇家暴的解决方法
●遭遇家暴如何自救
●当遭遇家暴时该怎样还击
●如果遭到家暴怎么办?
●遭遇家暴后该怎么离婚
●遭遇家暴了怎么办
●遭遇家暴后该如何处理
●遭到家暴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