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具体如下:
1. 医疗费用: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 伤残待遇:经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伤残的,根据伤残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例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等;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还可能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 工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等。
需注意,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单位不给报工伤怎么办
若单位不给报工伤,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是自行申请。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劳动者可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时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等材料。
二是收集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以及事故现场的证人证言、相关监控视频等能证明事故发生经过的证据。
三是对单位行为进行投诉。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不配合报工伤的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进行调查处理,督促单位履行义务。若因单位未及时申报工伤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劳动者还可依法要求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工伤保险条例赔偿标准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赔偿标准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医疗待遇。职工因工伤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等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停工留薪期待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
伤残待遇。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伤残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赔偿标准。如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27个月至21个月的本人工资等;五级、六级伤残,可享受相应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等;七级至十级伤残也有对应赔偿。
工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2024最新标准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表怎么写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怎么算
●农民工工伤死亡2025年赔偿
●职工工伤怎么赔偿标准
●农民工工伤赔偿标准2024最新标准
●工伤工资赔偿怎么算
●工伤务工费用赔偿标准
●用人单位不给报工伤怎么办
●单位不给报工伤怎么办 私聊了
●单位不给报工伤怎么办不能上班
●单位不给报工伤怎么办,没有买社保
●轻微工伤一般怎么赔偿
●单位不愿意报工伤的原因
●工伤最怕三个证据
●单位不给报工伤可以起诉吗
●单位不给报工伤自己怎么报工伤?
●单位不给报工伤自己报麻烦吗
来源:头条-工伤保险条例赔偿标准,工伤保险赔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