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他人信息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泄露他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王惠依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事,当你刚买车,保险公司的电话就来了;刚买房,装修公司的电话就络绎不绝。公民个人信息还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注册企业支付宝、企业微信等进行电信诈骗。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某漏洞响应平台上的数据显示我们几乎每一个上网的人,自己的信息都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甚至利用。

点点鼠标,就能来钱,以为自己找到了独家“生财之道”,却不知已经触犯了《刑法》,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因此,当发现自己的信息泄露后,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自己和合法权益:

1、要收集证据线索,帮助自己维权。

2、向相关部门报案。

3、通知亲朋好友,以免上当受骗。

4、可咨询律师等专业人士。

最后,“无形”信息需要“有形”保护,希望更多人能引以为戒,共同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将违法犯罪滋生的幼苗扼杀在土壤中。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泄露他人信息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吗

泄露他人信息违法吗

泄露她人信息构成犯罪吗

泄露他人信息什么罪

泄露他人信息造成严重后果

泄露他人信息判多久

泄露他人信息怎么处罚

泄露他人信息有什么后果

泄露他人信息违法吗

泄露他人信息属于严重违规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