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什么意思?,期房什么意思和预售房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禹泽安

期房什么意思?,期房什么意思和预售房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禹泽安来为大家解答期房什么意思?,期房什么意思和预售房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期房什么意思?,期房什么意思和预售房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房期房什么意思

人们习惯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设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称为期房。即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从工程的角度来说,期房则是从开发商拿地,做好项目扩初设计方案以后一直到工程施工完成主体建筑之前,都属于期房。一般情况下,期房的价格较低,挑选余地较大,但由于是先付款后交房,因此购房消费的过程和结果要依赖于购房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而购房合同的履行,不仅受开发商自身经营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

期房什么意思简单解释

幸福里百科词条:期房的意思就是房地产开发商拿到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或竣工验收合格可以直接入住使用)为止,期间向购房者预售的房屋。换句话说就是还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设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如果期房的交房时间延期,业主有权要求开发商尽快交房并支付违约金,或者解除合同。

本文知识点:

1、期房是什么意思
2、期房延期如何赔偿

期房源于1953年底香港一项目推出的,兴建房屋前让购房者先交订金,后续分期付款的卖房规则,也就是我们所知的“卖楼花”。

一、期房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期房?从字面意义看,就是按约定日期交付的在建或待建房屋。

1、从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为止,期间的商品房称为期房。

2、购房者可以参考期房的图纸、样板间等物料,提前选定房源。由于购买期房的时间销售工作刚刚开始,因此房源充足,购房者的可选择范围也比较大。

3、期房的交付时间至少在1年以上,通常为1-3年,交付时间长,因此也会出现“货不对板”、延期交付甚至无法交付的风险。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期房意味着可以提前预售在建的房屋,以回笼资金。现金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相当重要,预售期房可以让开发商不用将鸡蛋全部放进一个篮子里,收回的资金在满足开发需求之后,还可以用于其他项目的建设和推进。

二、期房延期交付怎么办

延期交付是期房常见的风险之一。延期交房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开发商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竣工后楼盘未验收合格、开发商和建筑方存在金钱纠纷,或者开发商主观原因导致交房时间延期。

无论什么原因,受影响最大的一定是购房者。因此,面临期房交付延期,购房者该怎么办?

如果是开发商遇到不可抗因素导致延期,如疫情、天灾等,这种情况下开发商的责任可相应减少,购房者也可合理要求退房。

如果是非正常延期交付,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法:

1、解除购房合同

法律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如果是因为开发商资金链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交房遥遥无期,业主可以选择依法或依约定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返还“购房款+利息+违约金”,及时止损,避免房子“烂尾”造成更大的损失。

2、要求开发商尽快交房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购房合同中,通常都会约定最晚交房日期,以及逾期交房的相关责任和赔偿。若出现期房延期交付的问题时,购房者可以凭借合同条约要求开发商尽快交房,并按照业主的实际损失赔付逾期交房的违约金。

注: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综合整理 具体政策以各地信息为准。

更多用户关注的同类百科词条:期房|不用担心期房烂尾

已经做了按揭又想退房怎么办

买房人最怕什么?是交着贷款收楼无望的烂尾楼,还是巨大无比的公摊面积?其实这两个令很多买房人深恶痛绝的两大「顽疾」,都源自于香港地产商的发明。

一是期房,二是公摊面积。

这两大发明虽然漂洋过海传到内地有诸多不同,但是近年被骂得太多了,不得不让人把帐记在香港地产商头上。他们子孙显贵,可是普通人的子孙只能受罪。

香港的房价高到什么程度?蔡少芬的家只有80㎡,但在香港却可以说是豪宅了。这在内地人眼里,80平也只能算刚需盘或者改善盘。

所以香港的明星也扎堆跑内地买房置业。买不了京沪的房子,不少明星将目标转移至广东,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毕竟离家乡近,买房资格也更容易。

广州、深圳还没完,佛山、中山、珠海等二三线城市也包含在内。港台明星扎堆来广东买房,正在成为一波浪潮。

香港演员佘诗曼就与曾饰演过《天龙八部》游坦之、《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梁非凡的香港演员麦长青先后被发现在广州定居。

港台明星跑内地能全款买豪宅,普通人羡慕嫉妒恨也只能继续搬砖,对亲朋好友掏空六个钱包还烂尾的房子骂骂咧咧,但其实更应该批判的是烂尾楼的一大导火索——预售制。

预售制最早起源于香港,1994年正式引入内地。预售制的雏形来自于“卖楼花”。听起来很文艺,可真是“温柔刀,刀刀割人性命”。

香港商人吴多泰和霍英东这两个大聪明对销售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分层出售、分期付款”制度创新开启一轮地产牛市。

霍英东,这个有名的爱国人士首创“卖楼花”,也就是分期付款的卖楼新方法。

第一期要先交总楼价50%的订金,第二期落妥二楼楼面交10%,然后按进度交第三期、第四期……最后一期的余款10%,于领到入伙纸时清缴。

这个“买楼花”名字还挺文艺的,是以“开花结果”作为比喻,意思是指买家掏钱买的时候,楼宇还只是一朵“花”,等到钱交齐了,“花”也结成“果实”了。

从1955年开始,通过这一手法,仅仅3年时间,就狂赚2000多万,在香港独领风骚。要知道,那时的香港,能与霍英东财富比肩的的富豪屈指可数,四大家族更是还没成气候。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内地“抄作业”,预售制开始成为全额买房钱不够的人必经之路,直到今天。

虽然是照抄,却不是单纯抄答案这样简单,预售制交易流程的节点上的差异引来了无数骂名。

香港开发商从拿地到预售,再到购房者付首付,这就是所谓的“楼花”。到这,预售制一直在原封不动的照搬,可再往后就开始跑偏了。

香港“楼花”与内地的预售制在管理机制方面有着本质差别:预售制中的首付,直接付到了开发商的专项账户中,银行只是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

香港的“楼花”却是直接交到律师行开设的专项账户中,然后根据工程进度给开发商支付款项。

相比之下,“楼花”的资金监管要比预售制严得多。开发商想用钱,必须通过银行、律师行、开发商三方监督配合才能完成。

而预售制只有开发商和银行,没有第三方介入,从中搞搞小动作,挪动挪动资金,购房者根本毫不知情。

更关键一点是“楼花”在整个预售阶段不需要付款、也不用申请贷款、更不用按揭还贷。等到项目进入后期结算阶段,开发商向有关部门付清拿地的费用后,购房者这个时候才能拿着地契去申请贷款。

也就是说开发商因拿地、工程建设所带来的风险,并不会转嫁到购房者头上。

一旦资金链断裂,房子建不成了,买房的人也就不必申请贷款了。所以,香港开发商申请贷款一般都比较严格,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根本不敢拿地。

第二大顽疾就是「公摊」面积。

「公摊」的产生和「卖楼花」有相同的原因——想让更多原本买不起房的人买上房。

90年代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公摊这个概念。楼梯、过道这些公共面积成本支出较高,开发商难以承担,业主一起摊派成本,就能实现共赢。

霍英东在香港首创了公摊面积 。但香港的公摊面积是很明晰的。

开盘时,公摊面积的计算公式会公之于众,还专门请律师做市场公证,告诉香港购房者,哪里被公摊,又公摊了多少。

当时业主心知肚明,虽然有公摊,但可以享受低房价,所以是能够自洽的。

但后来逐渐变味了,开发商们取消了公示“公摊面积”,开始在里面大量注水,还开始注水竞赛。

购房者拿到房子发现实际得房面积大大缩水,买的房子就像注水猪肉一般。 这也引起了很多香港人的反感。

直到2013年4月,公摊面积才被香港政府取消。香港政府发布《一手住宅物业销售条例》。明确规定,新房销售只能用“实用面积”来表达面积和售价。

违反规定者将处以100万-500万港币罚款,同时还将面临3-7年监禁。 至此,作为发源地香港,正式且彻底告别了沿用半个多世纪的“公摊面积”,而内地迄今为止还在沿用。

公摊面积能荒谬到什么程度?2010年,山东高密市一处名为“贵宾首府”的楼盘,公摊系数超过52%,被戏称为“史上最牛”的公摊面积。

开发商事先承诺公摊不超过30%,事后却高达52%,二百多户维权无望的业主欲哭无泪。开发商倒是硬气得很,对过来维权的“法律对于公摊上限没有规定”,“你们一百年都退不了房”!

卖楼花、公摊面积等诸多制度在将香港房价不断推高的同时,也为其他一些城市土地与楼市制度做了示范,其它国家和地区效仿和吸收了香港地产商的经验。

对于很多眼睁睁看着香港房价攀升而买不起房子的香港人来说,香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狱之城;对于其它学习了香港地产相关制度的国家地区的人来说,香港算是“万恶之源”了。

香港的房价高到什么程度?内地房价高峰深圳看了,也要说墙都不服就服你。

网上曾流传一个湾仔“套房”放租,面积120平方呎,约11.15平方米的一个房子,月租7500元,最特别的是床边设置了厨房和洗衣机,有网民笑指“可以瞓喺度收衫”,可以睡着收衣服。这就是香港人的福报。

香港,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之首。

在今年3月份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的国际住房负担能力调查中,香港再一次成为最难负担的市场,房价对收入比率由上一年度的20.7升至23.2,较之2019年的20.9增加了2.4个百分点。

在这份调查报告中,Demographia是根据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的房价与收入,比较了8个国家的92个主要市场,即大都会区的住房负担比率。

以一个城市的房价中位数除以家庭全年入息中位数计算,数值愈大,负担能力则愈差。同时,这也意味着在香港一个家庭至少需不吃不喝23.2年,才能负担得起一套住房。

难道就没有人对这种畸形高价的房价做出改变吗?当然有。有一个人曾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得罪所有地产商也要力挫房价,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他的苦心。这个人就是董特首。

董特首的八万五计划,大幅度提升市场供应。恰逢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立竿见影地打掉了香港的房价。但是董特首的计划还是失败了。

由于香港大部分中产阶级还是负担不起全款买房,都是申请楼宇按揭, 向银行借取相当于楼价的七成按揭来购买物业,但由于楼价大幅下跌七成,使在高位站岗的业主拥有的资产价值跌至低于负债,成为负资产。

楼价大跌使他们花了数十年才累积得来的财富转眼间化为乌有,他们自然要把怒气转向政府。百万人的群体性抗议引发社会动荡,八万五计划最后在百万港人的游街声中夭折。

而之后,香港的房价一路水涨船高,虽然13年取消了公摊,但笑的是赚得盆满钵满的地产商,哭的还是买不起房的老百姓。


作者:风中有朵雨做的桐

房子二押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期货?

有一个事实肯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那就是尽管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期货,可能听说过,但是不了解——但是他们人生/家庭中最大一笔投资其实就是期货。

有人说,“怎么可能?”

那么请问你们买过期房吗?房子对很多人来讲,都是人生中最大一笔投资了吧,但是期房本身就具有期货的特性——未来某个时间拿到(商品)的合约。

严格来说,这还不是期货,而是一份远期合约。区别在于期货是标准化的远期合约,所谓“标准化”,就是有统一的规格、交货时间、品质要求……然后可以在交易所转让。

假如我们把期房合同标准化,比如都是90平方,同一个城市差不多的地段,1年之后交货,涨跌最小价位是每平方50元……然后,这种期房合约可以在专门的交易所交易,你可以直接在交易所购买一份期房合约,然后到期(一年)以后收房。这就变成了期货。

当然,房子是很难标准化的,影响因素太多,比如不同的城市、地段、学区……都影响房价。所以,我们买期房只能是跟开发商签订远期合约,而无法在交易所买房子的期货,但是本质是一样的。

说道这里,我相信很多人也看出来了,把远期合约标准化之后,在交易所像股票那样集中交易,可以大大地促进一种商品的流动性,人们可以很轻松的就订购到商品,可以选择在未来拿货,如果不想要了,也可以很轻松地把这份合约再在交易所转让出去。

这就是期货市场相比远期合约市场交易量大得多的原因,虽然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现在签订的未来进行商品转让的合约。可惜的是,并非每一种商品都可以标准化,并把它变成期货,房子就明显不太适合。

适合变成期货合约的商品,主要是那种交易量大而且容易标准化的商品,比如大豆、玉米,原油、塑料、钢材、有色金属、铁矿石等等,当然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黄金和白银,除此之外,还有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金融期货。


上图是我国上市的一些期货品种,前面三个(IF\IH\IC)是我国三大股指期货,在下面两个是债券期货,再往下就都是商品期货了。比如沪金2206,就是2022年6月份交割(钱货两清)的黄金。今天是2月25日,大概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买期货的人是什么心理?

问题来了,为啥要买期货呢?我买现货不好吗?

那么你为什么购买期房,而不是购买现房呢?我相信每个人的答案都是多种多样的。

同样参与期货交易中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些人是担心未来的价格会上涨,比如有一家制造企业,主要用到的原材料是铝,但是他们担心未来铝的价格会上涨,这样他们的利润就减少了,甚至可能会亏损,所以就提前按照现在的价格预定几个月,甚至是更长时间以后的原材料。

当然,如果一家铝的生产商,因为目前的价格已经很高,几个月之后说不定俄乌形势就缓解了,所以他们也愿意提前在期货市场上出货。

以上两种都叫做保值者。

当然期货市场上也有很多投机者,他们不需要现货,纯粹为了赚取价格涨跌之间的差价。投机者的存在,为保值者提供了必要的市场流动性。

无论是保值者还是投机者,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都是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期房什么意思?,期房什么意思和预售房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