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2015年6月10日,张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后工资的80%,即2400元。因张某和某公司老板发生争议,于2015年10月9日离职。张某经劳动仲裁后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公司补足超过法定试用期3个月的工资差额1800元和赔偿金9000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下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的规定,双方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约定的试用期最多为2个月。某公司与张某约定6个月试用期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规定,张某实际工作时间为5个月,某公司应当向张某赔偿超过法定试用期3个月的赔偿金9000元。另外,应依法按照转正后的工资标准,补足超过法定试用期3个月的工资差额1800元。法院遂支持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律师提示
很多中小企业希望灵活管理新进员工,只愿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并约定较长的试用期。但实际上,劳动合同法对于试用期长短是有明确规定的,违法约定试用期则需要承担经济赔偿等法律后果。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违反前述规定约定试用期的均属于违法。另外,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应予以辞退,延长试用期或者另行约定试用期均属于违法。
2、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问题。劳动者已经实际履行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对于劳动者尚未履行的期间,则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赔偿金,且赔偿金需要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不能以已发放的工资进行抵扣。赔偿金的标准是试用期满的月工资,即转正后的工资数额。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用人单位超过法定试用期用工的还应补足20%的工资差额。如用人单位只约定了转正工资,而实际发放的试用期工资低于转正工资80%的,则有补足所有差额部分工资的风险。
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第八十三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违法约定试用期有何法律责任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处罚
●违法约定试用期如何赔偿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金标准
●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赔偿责任
●违法约定试用期是什么意思
●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
●违法约定试用期有何法律责任
●违反约定试用期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