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王某宏离婚刚掀起热议,昨日其妻微博的9页小作文再度将事件推至高潮。
文中的真伪虽有待甄别,但内容却真真实实照出了许多婚姻真相:多少家庭是丧偶式教育,反复嫖娼和出轨只是道德谴责,婚前协议到低保护了谁?......这其中最让女性动容还是全职妈妈为家庭牺牲自我,却未得到任何尊重和保障。
在当前社会,无论是明星艺人,亦或普通大众,在双方权利不平等或是婚姻关系失衡的情况下,尤其是女性相对弱势的情形下(如全职妈妈),其话语权往往较低,心理和生理方面更容易遭遇创伤,久而久之爆发后最终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实际离婚案件中,全职妈妈往往会奋力争取抚养权,但依照实务判例,全职妈妈其实没有争取抚养权的优势,日常生活中这类案件比例非常高,海豚团队甚至针对全职妈妈单独提供了争取抚养权策略的文章。
这背后体现的还是立法的不完善性。国家法律一直都有在推动女性权益保障,比如:
1、家务劳动补偿。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规定,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但其实在司法实践中,相应补偿额非常低。家务劳动价值补偿的诉讼过程,还需要提供材料去佐证其全职妈妈的身份,如果不是全职妈妈,双方都有工作,一方对家庭照护付出较多,就很难量化,也很难举证,往往难以得到法院支持。
2、经济困难帮助。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规定,离婚后如果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虽有经济收入但经济收入低、或者无住所还需抚养未成年人子女等,鉴于此有困难的一方可要求有经济条件的一方提供帮助。
但到底如何帮助、具体补偿金额多少,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而且在司法实践中,很多案例实际金额都非常少,并不能和多年的付出相匹配。
但显然,这些法律的出台对于现实情况和需求来说,远远无法满足。所以,我们倡导家务劳动价值,呼吁大家正视全职妈妈的职业属性。
总而言之,善待全职妈妈不能仅靠道德。我们呼吁在法律上制定健全平衡家庭和工作的法规政策。同时,在法律法规还未健全的当下,请全职妈妈们提高法律意识,提前构建自己的安全池,例如协商撰写婚内财产协议,保障自己的权益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