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2025,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

劳动纠纷 编辑:顾世

一、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2025,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应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或实际工资确定,不同情况下计算基数的确定方式略有不同。

二、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

一、加班费计算基数如何规定1、加班费计算基数的规定如下:(1)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2)如果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或者合同约定不明确时,应当以实际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凡是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都属于实际工资,在以实际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数时,加班费、伙食补助和劳动保护补贴等应当扣除,不能列入计算范围;(3)实行计件工资的,应当以法定时间内的计件单价为加班费的计算基数。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第三十一条【加班】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纠纷的处理方式如下:1、协商解决。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进行商量,使双方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2、企业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企业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自觉履行;3、劳动仲裁。劳动争议一般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当发生争议的单位与职工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时,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4、法院判决。当事人任何不服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法院将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程序进行。

三、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包括绩效工资吗?

是包括的,加班费的基数基数“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系指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的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对于绩效工资是否应当计算加班工资基数,因为各个单位绩效工资的计算办法不同,一般而言,绩效工资是劳动者正常劳动时间收入的组成部分的,应当作为计算基数;反之,则不应作为计算基数。

劳动者如果超过正常上班的时间就是加班,按照法律规定是要支付员工加班费的。而加班工资和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所在岗位相对应的正常出勤月工资,这其中就不包括年终奖,上下班交通补贴。劳动合同对劳动者月工资未明确约定,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对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有约定的,按集体合同(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与劳动者岗位相对应的月工资确定。

一、加班工资有什么计算方法?

1、标准工时制度的加班费计算。

按照法律规定,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2、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加班费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企业不需要支付加班费。但是应当注意,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职工工作的,仍然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费。

四、加班费工资计算基数

法律分析:实行计时工资的劳动者,其加班工资基数应当按照以下方式确定:(1)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确定;(3)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五、加班基数怎么算

法律分析:加班工资的基数按照以下的方式确定,但不得低于各地区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执行。

(2)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的约定执行。

(3)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其中劳动者本人日标准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动者本人小时标准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8)。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一条 加班 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六、加班工资系数如何确定?

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其中劳动者本人日标准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劳动者本人小时标准为: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21.75×8)。

(1)标准工时制加班工资系数的确定

①工作日加班,工作日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加班工资;

②休息日加班,休息日加班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③法定节假日加班,法定节假日加班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需要指出的是,用人单位如果安排劳动者在工作日和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必须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就不仅影响劳动者休息,也影响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以不能用安排补休的方式弥补。如果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加班的,则用人单位有两种选择,可以安排劳动者补休,也可以按照法定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选择权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

(2)综合工时制加班工资系数的确定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应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3)不定时工时制加班工资系数的确定

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在工作日和休息日加班的,不需支付加班工资,按照上海的规定,则在法定休假节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加班工资。

(4)计件工资制加班工资系数的确定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根据以上标准工时制中①②③的原则相应调整计件单价。

劳动者在提供了相应的劳动力后,用人单位也是需要按照规定去支付工资报酬的,如果在工作期间发生了加班等情况后,用人单位也是需要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加班费用,加班费也是会按照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费也是属于违法行为。

在日常劳动者的工作生活中,是难免会遇到用人单位要求加班的情况的,此时劳动者加班是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所以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加班费,如果是不支付的话,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是什么东西

加班费计算基数法律依据

加班费计算工资基数

加班费基数是什么

加班费基数的法律规定

加班费的计算基数是什么

加班费计算基数包括哪些

加班费计算基数怎么算

加班费计算基数按以下哪些方式确定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加班费计算基数规定是什么东西,加班费基数的法律规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