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落户需要缴纳社保吗,青岛落户2025最新规定
大家好,由投稿人平轩航来为大家解答青岛落户需要缴纳社保吗,青岛落户2025最新规定这个热门资讯。青岛落户需要缴纳社保吗,青岛落户2025最新规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落户政策2025
来源:闪电新闻
12月14日,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目前,《意见》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2014年以来,青岛市户籍制度改革历经两次大的调整,现在执行的是市政府2018年3月制定发布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8〕13号)。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五大类落户途径,即人才落户、居住落户、亲属投靠落户、赋权激励落户和稳定就业居住落户,提出了一系列重磅措施。
关于《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政策解读 根据中央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系列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为促进人口和劳动力要素合理顺畅有序流动,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深化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放宽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和有序流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人口对城市发展贡献度,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充分人力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人才集聚。以城市发展总体战略为根本导向,以主导产业人才需求为重点目标,为引进战略性领军人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二)坚持动态平衡。围绕全市空间布局调整和产业经济地理重塑,进一步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实现城市、人口、产业可持续发展。继续放宽中心城区、大幅放宽城区、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实施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三)坚持自愿选择。充分考虑城乡居民合法权益,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四)坚持配套改革。统筹推进户籍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政策配套力度,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三、继续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政策
中心城区落户政策实施范围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
(一)人才落户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请依次选择在合法固定住所、单位集体户、区或市人才集体户申请落户。在青高校、技工院校在校学生落入学生集体户。
1. 持山东惠才卡、青岛市人才服务绿卡和全国其他市(地)级及以上人才人员;
2. 学历人才。取得博士学位人员;50周岁以下,取得硕士学位人员;45周岁以下,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的人员;40周岁以下,具有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人员以及技工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
3. 技术技能人才。
正高级职称人员;55周岁以下,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人员;45周岁以下,中级职称、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人员;40周岁以下,初级职称、高级工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35周岁以下,取得初级工、中级工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在青岛市按规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人员;
4.国内普通高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在校大学生;在国(境)外高等院校留学的专科及以上学历层次在校大学生;国内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学年在校生。
5. 组织人事主管部门批准调入(含录聘用)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干部、职工。
(二)居住落户
在我市取得居住性质的合法产权房屋人员(含已办理网签),可申请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落户。
(三)亲属投靠落户
1. 被投靠人户籍登记为我市城镇合法固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人才集体户,可办理下列亲属投靠:
夫妻投靠:外地居民与本市常住户口居民登记结婚,可办理投靠落户;
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未成年子女可自愿投靠父亲或母亲落户。
2.父母投靠子女:被投靠人户籍登记为我市城镇合法固定住所的,可办理父母投靠成年子女落户;
3. 父母双亡的未成年人、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可投靠其监护人落户;
4. 夫妻一方服兵役、出国(境)定居或者死亡的,另一方确与配偶父母共同居住生活的,且配偶父母户籍登记为我市城镇合法固定住所的,可投靠配偶父母落户。
(四)赋权激励落户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选择成建制落入单位集体户:
经确定的全市“双招双引”重点项目;纳入“未来之星”人才工程支持的高成长性创新创业团队。所属员工可整建制落入单位集体户,予以全程代办服务。
四、大幅放宽城区和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一)城区落户政策实施范围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区
1. 城区在居住落户、亲属投靠落户、赋权激励落户,同等享有中心城区落户政策。人才落户取消缴纳社会保险年限限制。
2. 城区实施稳定就业居住落户政策。在我市稳定就业且在城区范围稳定居住(租赁房屋并办理居住证)的人员,可申请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稳定居住地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二)县域落户政策实施范围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城镇区域
在青岛市政府确定的户籍政策范围内,县域三市研究放开落户限制,修订完善现有政策,报市政府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实施。
五、畅通入乡返乡落户渠道
1.农村地区升学迁出的高校学生,可自愿选择在本市城镇落户,也可按现行毕业生政策回原籍落户。
2.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回原籍返乡就业创业,可申请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在原籍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
3. 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且在城镇无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进城落户人员,回原籍实际居住的,可自愿申请将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迁回原籍。
4. 被投靠人在农村具有宅基地使用权和户籍登记,投靠人在城镇无稳定工作,且实际居住生活在农村,可以申请办理夫妻投靠、未成年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成年子女。
六、强化落户权益保障
(一)增设落户承接方式
增设社区集体户,用于承接无合法固定住所、无单位集体户、无亲属投靠等人员落户,发挥“兜底”功能。符合落户条件人员,可依次选择在合法固定住所、亲属(指父母、配偶和子女)家庭户、单位集体户、人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申请落户。
(二)鼓励“举家迁徙”
在我市城镇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单位集体户、社区集体户、人才集体户的人员,可申请配偶和未成年子女随迁、投靠落户。户口登记在社区集体户且具有家庭成员关系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依申请颁发家庭居民户口簿。
(三)全面推进城镇户口自由迁移
本市户籍人员可将户口迁移至城镇范围内合法固定住所。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制由市外迁入
1.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 曾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或者3次以上行政拘留的;
3. 参加国家禁止的组织及其活动的;
4. 其他政策、法规规定的限制迁入情形。
七、加强组织领导
(一)强化规范推进。市公安、发展改革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医保、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税务、统计等部门,研究提出符合落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人口大数据应用场景,市大数据部门负责统筹各业务部门信息资源,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应用。公安部门具体负责落户政策执行和办理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户籍准入实施细则。
(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统筹考虑常住人口规模和基本公共服务增支等因素,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医保、民政、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大就业创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农民权益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满足人口增长的服务需求的能力。
(三)规范办理流程。加强和完善人口基础信息登记、统计调查等制度,全面掌握人口动态信息,准确反映人口规模、人员结构、人口流向、区域分布等情况。减少纸质审批,增加现场办结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办理”流程,做到“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青岛落户口需要什么条件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 臻
本报3月16日讯 青岛市政府3月1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今天上午,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八大峡派出所迎来了户籍新政实施后首批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
家住市南区磁山路的陈先生一早便来到市南区八大峡派出所的户籍服务窗口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约5分钟后便从民警手中拿到了新的户口簿。“真是太快了!孩子上学也不用再来回开证明了。”拿到崭新的户口本,陈先生乐得合不拢嘴之余又有些激动。老家是日照莒县的陈先生2013年在青岛买房后,因房屋面积不够90平方米,一直无法办理居住落户手续。3月15日户籍新政实施后,他通过青岛公安微信公众号登录“微警务”—“我要办事”模块,网上提报了居住落户申请材料,当天便接到审核通过的电话。
据市公安局户政处副处长于水介绍,陈先生成为我市新的户籍政策实施后的首批办理落户人员,也是市南区第一位办理落户的人员。“新的户籍政策坚持‘居住优先’的理念,取消原有单套商品住宅及面积限制,实现取得居住性质的合法产权型房屋产权证的和已办理房屋转让合同网签备案的人员都可以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办理落户。”于水说。
与陈先生一样,老家在潍坊安丘的臧女士也通过网上预审核的方法,到现场不到5分钟就拿到了新户口簿。臧女士8年前在市南区贵州路购买了住房,但因房屋面积未到90平方米,无法办理居住落户手续。这次,臧女士称自己“终于圆了梦”。“有了户口后,一家人都有了归属感。”臧女士说,自己家里有两个孩子,拿到青岛户口后,孩子上学会方便很多,接下来正考虑换套大点的房子。
于水表示,我市通过本轮户籍制度改革,能够对有学历、有职称、有技能的人才,实现落户有保障;对拥有居住性质的合法产权型房屋产权证人员,实现“想落就落”;对城区有稳定就业或稳定居住的人员,实现“想来可来”;对亲属投靠等符合条件的人员,实现“应来尽来”;对“双招双引”项目及有贡献企业落户,实现全程便捷服务;进一步放宽放开外来人口落户限制,优化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和有序流动,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稳步提高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人口对城市发展贡献度,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提供充分的人力资源保障。
作者:
来源: 青岛日报
青岛落户政策2025年最新版
【重磅!青岛将推出落户新政 明确五大类落户途径】12月14日,青岛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扩大会议,研究审议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目前,《意见》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2014年以来,青岛市户籍制度改革历经两次大的调整,现在执行的是市政府2018年3月制定发布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8〕13号)。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五大类落户途径,即人才落户、居住落户、亲属投靠落户、赋权激励落户和稳定就业居住落户,提出了一系列重磅措施。
来源: 大众网
青岛落户咨询电话
7月24日,青岛市公安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进落户有关问题的通知》,自8月1日起青岛人才引进落户办理将有新变化。落户申请人须先在网上上传材料进行资格审核,由人社部门审核通过后,再由青岛公安局办理落户手续。
一、落户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可申请在青岛市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和新区(西海岸新区、红岛经济区、即墨区)落户。
高层次人才
符合《关于印发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实施办法的通知》(青人社发〔2018〕27号)的人员。
青岛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
▼
一、A类人才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含外籍院士);
2.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瑞典、瑞士、荷兰、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印度、韩国等国家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或国家最高学术权威机构会员;
3.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4.诺贝尔奖 (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格拉芙奖、沃尔夫奖、泰勒奖、菲尔兹奖、维特勒森奖、拉斯克奖、图灵奖等国际知名重要科学技术奖项获得者;5.国际著名学术组织的主席副主席;全球自然指数 (NatureIndex)最新排名前100位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校长 (院长、所长);担任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首席执行官或首席技术官;6.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人选;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人选;7.省“一事一议”办法引进的杰出人才。
二、B类人才
1.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创业人才项目、外国专家项目、文化艺术人才长期项目等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科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学术帅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山东省“一事一议”办法引进的领军人才。
2.获得以下称号者:
(1)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学部委员;
(2)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杰出人才奖;
(3)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标样委员会委员;
(4)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齐鲁文化名家;
(5)国医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6)“中华技能大奖”;
(7)中国政府“友谊奖”。
3.近5年,以下奖项获得者:
(1)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前3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前5名;
(2)省 (市)最高科学技术奖;
(3)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前2位主要完成人;
(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创意金奖人物奖;中国专利金奖前2名,中国外观设计金奖 (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论文奖前2位主要完成人;
(5)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前3位主要完成人;
(6)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老舍文学奖;
(7)国际著名电影、电视、戏剧奖,著名音乐奖中最高级别个人奖项;
(8)吴阶平医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前2位主要完成人;
(9)中华农业英才奖;
(10)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4.近5年,以下成果获得者: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负责人;国家科技支撑 (攻关)计划项目主要负责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完成该基金所资助课题研究,且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结题通知者;
(3)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的首席类负责人;
(4)直接培养出奥运会冠军或近两届列入奥运会项目的世界杯、世锦赛冠军的主教练员。
三、C类人才
1.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短期项目、外专短期项目、青年项目、文化艺术人才短期项目等的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科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技术英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外专双百计划”团队项目主要专家、个人长期项目入选者。
2.近5年,以下称号获得者: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3)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齐鲁文化英才;
(4)全国名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5)全国技术能手;
(6)“齐鲁友谊奖”。
3.近5年,以下奖项获得者:
(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其他主要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前5名;
(2)省 (部、军队、国防)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前3名,国际科技合作奖;
(3)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省专利奖特别奖、省专利奖一等奖前2名 (须为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中国服装设计金顶奖;
(4)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前2名;省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1名;长江韬奋奖;
(5)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单项奖 (含子项5个:文艺类图书、电影、电视剧片、戏剧、歌曲)主要作者 (含编剧、导演);
(6)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单项奖 (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编导奖、文华音乐创作奖、文华舞台美术奖、文华表演奖)一等奖第1名;
(7)中国广播影视大奖 (子项3个: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主要作者 (含编剧、导演);
(8)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广播播音员主持人奖、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奖);
(9)文化部主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获得者;
(10)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一等奖前2位主要完成人;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第1位主要完成人;
(11)中国医师奖;中华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华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华口腔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2名;
(12)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2位;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主要完成人前2位;
(13)中国IT年度人物奖;
(14)世界技能大赛银牌。
4.近5年,以下成果获得者: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主要负责人,且课题通过验收;国家科技支撑 (攻关)计划课题第一负责人,且课题通过结题验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项目第一负责人,且项目通过验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方项目第一负责人,且完成项目通过验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项目第一负责人;
(2)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重大国际 (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联合基金项目”资助的项目第一负责人,且项目通过结题验收;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3)高等院校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4)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学科)带头人;
(5)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主要领衔人;
(6)国家引进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计划的首席外国专家项目的主要专家;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 (文教类)计划主要专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主要专家。
四、D类人才
1.近5年,以下人才工程入选者:
中科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青年俊才;“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省“外专双百计划”团队项目成员、个人短期项目入选者;青岛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市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团队核心成员 (前2名);青岛市引进的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聚集的入选本部实施的重点人才工程人选;驻青部 (省)属本科高校引进的入选本校重点高层次人才工程中相当层次的人才;其他副省级以上城市相当层次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
2.近5年,以下称号获得者:
(1)“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2)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省名中医;齐鲁文化之星;齐鲁首席技师;省金融高端人才、齐鲁金融之星;齐鲁和谐使者;齐鲁乡村之星;
(3)青岛拔尖人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青岛市特聘专家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市金融高端人才。
3.近5年,以下奖项获得者:
(1)省 (部、军队、国防)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前2名,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前1名;青岛市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前2名,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前1名,国际科技合作奖;
(2)省青年科技奖;省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一等奖第1位完成人;
(3)文化部主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单项奖二等奖第1名;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群星奖”优秀节目奖获奖人第1主要作者 (含编剧、导演);中国文联奖 (须为个人获得)最高等级奖第1位完成人;
(4)世界技能大赛铜牌、优胜奖;
4.近5年,担任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 (特指职业经理人);新注册设立或新引进且经认定为总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的创办人和技术研发首席负责人。
5.引进的省级外国专家项目主要专家;用人单位聘雇的持 R字签证的其他外国高层次人才。
6.经市“一事一议”办法认定引进的青岛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紧缺、能力突出、社会贡献大、在某些方面特殊才能和特别贡献的各类优秀高级人才。
《青岛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经市人才办审核后实施。
学历人才
1.50周岁以下,取得博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人员;
2.45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的人员;
3.40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专科学历的人员。
技术技能人才
1.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人员;
2.50周岁以下具有副高级职称,或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或在国家级一、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的人员;
3.有接收单位,近3年获山东省一类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或青岛市一类职业技能竞赛前10名的人员;
4.有接收单位,45周岁以下,具有中级职称的人员;
5.有接收单位,45周岁以下,具有技师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的人员;
6.有接收单位,40周岁以下,取得高级工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后且在青岛市按规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人员;
7.有接收单位,35周岁以下,取得中级工职业资格(或相应职业技能等级)后且在青岛市按规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的人员。
?其中,在新区落户取消缴纳社会保险年限限制。已落户新区的上述人员拟迁往城区的,应达到相应城区落户条件缴纳社会保险的年限。
二、办理流程
人才资格审核
网上审核平台:符合条件人员登陆“青岛人才网”或“青岛人才”微信公众号,填报申请信息,并上传身份证和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资格证明等材料。其中,拟落户的学历人才,在申请落户前应登录“青岛人才网”进入“青岛人社·学历汇”模块进行学历、学位信息确认。
网上审核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拟落户人才的就业、社会保险、学历、高层次人才证明、职称和职业技能资格等情况进行审核。
审查结果查询:个人可通过“青岛人才网”或“青岛人才”微信公众号查询审核结果,并点击公安部门落户链接了解后续办理流程。
落户办理
公安部门根据资格审核信息办理落户登记。
落户办理材料:资格审核通过人员持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或集体户口登记卡、合法固定住所凭证或亲属关系凭证(户籍证件未记载亲属关系的提供)或单位集体户接收函或《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等材料办理。
落户地选择:依次选择在本人合法固定住所、亲属(指父母、配偶和子女)家庭户、单位集体户、区级人才集体户和市人才集体户所在的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随迁人员落户:高层次人才和在本市有合法固定住所或有稳定工作的学历人才、技术技能人才中的第1至4类及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第5类人员,在落户的同时可按照规定申请配偶和未婚子女随迁落户,其他技术技能人才在本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在落户的同时可按照规定申请配偶和未婚子女随迁落户。
青岛生源结业生需回青落户的,持材料到家庭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
信息共享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审核通过人员相关信息通过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至市公安局;公安部门依此信息办理户口登记,同时将相关人员落户办理结果通过市政务信息共享平台共享至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三、加强市(区)人才集体户管理
市(区)人才集体户由市(区)人才服务中心协助公安部门进行日常管理。市(区)人才服务中心与属地派出所建立落户人员信息核对机制。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口管理人员与派出所户籍内勤定期进行户口核对并取回集体户口登记卡进行保管。人才本人办理个人事项需要使用集体户口登记卡的,应向所属人才中心申请提取。
本通知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此前有关人才落户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可参照本通知执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青岛落户需要缴纳社保吗,青岛落户2025最新规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