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医保局官网,青岛医保局电话12333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史清怡

青岛医保局官网,青岛医保局电话12333

大家好,由投稿人史清怡来为大家解答青岛医保局官网,青岛医保局电话12333这个热门资讯。青岛医保局官网,青岛医保局电话12333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医保局电话

11月4日,青岛市医保局发布最新公告,解除297家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

为进一步加强青岛市定点医药机构管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2024年1月1日至10月31日,按照《医疗机构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2号)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令第3号)等有关规定及医保服务协议约定内容,解除297家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协议,现将有关名单予以公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刁明杰)

附:青岛市解除医保服务协议定点医药机构名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青岛医保局24小时人工服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

“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是山东省2025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青岛市医保局积极响应,全力推进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打通区域间的信息和服务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同源共享和协同管理,参保人不用再往返户籍地与参保地,医保待遇“随身走”、医保服务“随时享”。截至目前,27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经办服务大厅实现了跨区域办理;15个高频事项在镇街级工作站实现了无差别办理或受理;青岛市“市域通办”各类医保业务已累计超5万笔。

“原以为还要回胶州市才能申请,现在在西海岸新区直接办理了,医保服务真是越来越方便了。”近日,家住西海岸新区的王女士在西海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异地就医手工报销材料。王女士是胶州市参保人,现居住在西海岸新区,得益于青岛市医保政务服务“市域通办”,省去了来回跑腿的麻烦。

据了解,为打通医疗保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青岛市医保局为全市3015家医保工作站(点)量身打造了“基层医保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了医保服务经办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各站(点)通过该平台进行业务操作,数据实时可查、即时更新,实现收件材料在内部高效流转、参保地或机构所属地按时结算。此外,创新建立了“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全市集中审核平台,参保人提交的申请通过平台随机分配到各区(市)经办机构审核,实现了全市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的无差别通办和通审。

大力推进“市域通办”医保服务信息化建设,对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网网办大厅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打造了一站式医保业务办理平台。群众只需登录网上办事平台,即可轻松完成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申请等一系列业务操作。目前,青岛市27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同时,推进核心系统和青岛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实现了跨部门电子证照、业务数据的共享和联办推送。对符合条件的医保待遇,群众无需再提交繁琐的审核材料,即可直接享受相应待遇,将原来的“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真正做到了便民利民。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青岛医保局张华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0日讯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文件,首次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建立居民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对连续参保缴费的居民给予相应激励,对未在集中缴费期内参保或中断参保的居民给予相应约束。该政策从2025年起执行。

目前,青岛市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征缴工作已全面启动。国家和省出台参保长效机制将对此产生哪些影响?青岛参保居民应注意哪些问题?10日,青岛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详细解读有关规定。

2025年度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

根据国家医保局、山东省医保局等部门《关于做好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2025年度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0元,个人缴费标准提高20元。根据这一要求,青岛市2025年一档居民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880元,二档居民、少年儿童和在校大学生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800元;个人缴费标准予以相应调整,即一档居民每人482元,二档居民和少年儿童每人415元,在校大学生每人170元。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其中财政补助是筹资当中的主体部分,占全部筹资额的三分之二。“相当于个人缴纳1元钱医疗保险费,各级财政资金补助了2元钱。”青岛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标准已连续5年未作调整,但财政补助标准连续5年每人每年增加30元。

青岛市医保局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宣传医保政策新变化。

受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目录范围不断扩大、医疗新技术催生新需求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青岛市医疗费用持续增长,居民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压力逐年增加,居民医保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矛盾。为此,青岛市统筹考虑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医疗费用增长和居民医疗需求等因素,根据国家和省文件要求,2025年在继续提高财政补助标准的同时,对居民医保个人缴费予以适当调整。这是自2020年以来青岛市首次提高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

激励约束机制鼓励连续参保缴费

据介绍,2025年,青岛将连续参保激励落到实处,对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参保人员,之后每连续参保缴费1年,提高居民大病保险(不含省谈判的大病特药、罕见病用药,下同)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断保之后再次参保缴费的,连续参保缴费年数需重新计算,但前期积累的奖励额度继续保留。2025年还将实施零报销激励,对当年医保基金零报销且于次年正常参保缴费的居民参保人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3000元。参保居民发生大病报销并使用奖励额度后,前期积累的零报销激励额度清零。连续参保缴费激励和零报销激励累计提高总额度不超过所在区域居民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此次针对非正常参保设置的医保待遇“两个等待期”备受市民关注。据了解,医保待遇等待期是指参保人员因未按照政策规定及时参保缴费,导致无法立即享受医保待遇,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享受。在医保待遇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需要参保人自己承担。而所谓“两个等待期”即是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

目前,青岛对未在集中缴费期参保缴费或未连续参保缴费的人员,已实施3个月的固定待遇等待期。自2025年起,居民未连续参保缴费的,每多断保1年,在3个月固定待遇等待期的基础上增加1个月待遇等待期。但参保人可通过缴费来“修复”待遇等待期,每多缴费1年即可减少1个月的待遇等待期(但固定待遇等待期不变)。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参保人连续断缴4年及以上的,修复后的待遇等待期(含固定等待期)仍不少于6个月。

青岛市医保局工作人员为市民详细解答医保政策新变化。

此外,中断缴费人员的大病保险报销限额也将予以降低。居民医保断保人员再次参保缴费的,每断保1年,降低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00元,累计降低总额度不超过居民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疾病是不可预测的。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医疗保险费,才能在疾病来袭时有一份可靠的医疗保障,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没有。”青岛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旨在引导广大城乡居民及时参保、连续缴费,希望城乡居民强化风险意识,主动参保缴费。

线上线下多渠道参保缴费更便捷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提醒,符合青岛市参保条件的各类城乡居民,应充分了解参保登记的办理流程和渠道,其中,已办理参保登记的,可直接通过税务指定渠道完成缴费,未办理参保登记的成年居民和未入学的婴幼儿,可前往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和居(村)民委员会办理,也可通过“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或“青岛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线上申请办理。已入学的少年儿童和大学生,由其所在学校和学前教育机构负责办理。参保人办理参保登记后,可通过青岛市电子税务局社保费系统、手机税税通App(“个人办税”)、“爱山东”App(“社保费缴纳”)、经办银行、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多渠道完成缴费。

为更好发挥职工个人账户金家庭共济作用,青岛市职工参保人可以使用个人账户金,为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近亲属缴纳青岛市居民医疗保险费。

青岛医保局地址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0日讯 “原以为还要回胶州市才能完成申请,现在在西海岸新区就能直接办理,医保服务真是越来越方便了。”近日,胶州市参保人王女士在西海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顺利提交了异地就医手工报销材料,青岛市医保政务服务“市域通办”帮她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10日,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截至目前,青岛27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经办服务大厅实现了跨区域办理,15个高频事项在镇街级工作站实现了无差别办理或受理。青岛通过“市域通办”办理各类医保业务累计超5万笔。

“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是山东省2025年度20项重点民生实事之一。青岛市医保局全力推进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市域通办”,打通区域间的信息和服务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同源共享和协同管理,参保人不用再往返户籍地与参保地,医保待遇“随身走”、医保服务“随时享”。为打通医疗保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办事,市医保局为全市3015家医保工作站(点)量身打造了“基层医保服务平台”系统,实现了医保服务经办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各站(点)通过该平台完成业务操作,数据实时可查、即时更新,实现收件材料在内部高效流转,参保地或机构所属地按时结算。此外,市医保局还创新建立了“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全市集中审核平台,参保人提交的申请通过平台随机分配到各区(市)经办机构审核,实现了全市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的无差别通办和通审。

市医保局还大力推进“市域通办”医保服务信息化建设,完成了对市医保局官网网办大厅的全面优化升级,打造了一站式医保业务办理平台。市民只需登录网上办事平台,即可轻松完成医保查询、参保登记、报销申请等一系列业务操作。目前,青岛市27项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全程网办。同时,该局推进核心系统和青岛一体化大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实现了跨部门电子证照、业务数据的共享和联办推送。符合条件的市民无需再提交繁琐的审核材料,即可直接享受相应待遇,真正将原来的“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青岛医保局官网,青岛医保局电话12333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