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出资与抽逃出资本质上的区别
虚报出资额与抽逃出资额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别在于:
1、其具体的行为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虚报出资额主要是指通过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采用其他欺骗手段等具有严重性的行为;
抽逃出资额则是违背了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多发生在公司正式登记注册后的资金运作阶段。
2、两者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段有所区别。
虚报出资额通常发生在公司登记注册的过程之中;而抽逃出资额则可能出现在公司登记注册的环节,但更常见于公司依法登记注册后的成立过程中(即在公司成立之前及之后均有可能构成此项罪名)。
3、从侵害的客体角度来看,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虚报出资额主要侵犯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制度,同时也损害了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而抽逃出资额则直接破坏了国家对于公司的监管制度。
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无论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抑或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登记注册前,必须严格按照公司章程中所规定的注册资本数额,如实地履行出资义务,不得进行虚假出资,亦不可任意地撤回出资。
4、在犯罪主体上,二者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虚报出资额的行为主体可以是申请公司登记的个人或单位;而抽逃出资额的行为主体则较为特殊,主要包括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或单位。
此处所提及的“公司”,特指依照公司法规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发起人,是指依法筹建并筹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员;股东,则是指参与公司设立的发起人。
5、在欺诈的对象上,二者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二、虚假出资有诉讼时效吗
假若有股东存在虚假出资行为的话,那可就是违法了法律的硬性规定,这个行为是完全失效的,从开始就没有效力,也不受任何诉讼时效的影响。
所以说呢,当公司去调查股东是否真正到位出资金额,这个时候是不用受诉讼时效约束的。
相反地,假如债权人想要找那个虚假出资的股东去追讨应还的债款时,那么他们就需要考虑诉讼时效问题。
说起诉讼时效嘛,它可是从你知道自己的权益受损和对方应该对这件事负责的那一天算起的。
三、虚假出资与出资不实的区别
虚报注资以及出资不足这两方面都关系到公司进行注册的核心要素——注册资本。
虽然这两者都是围绕注册资本展开的问题,但是在本质特性及其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方面,却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对于虚假出资来说,它主要是指在公司成立或者增加注册资本的过程中,股东未能按照公司的章程或者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际地投入其应有的出资额,反而通过伪造虚假的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骗性的手段来获取公司的登记。而出资不足则是指尽管股东已经实际投入了他们的出资额,但是这些出资的财产价值相较于公司章程或者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出资额标准而言,明显偏低,从而导致公司的注册资本出现不实的情况。在法律责任层面上,虚假出资被视为一种欺诈行为,严重的话甚至可能构成犯罪,进而面临刑事处罚;而出资不足则可能会引发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需要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虚假出资与抽逃出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区别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犯罪主体是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罪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追诉标准
●关于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的司法解释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取消后涉案嫌疑人怎么办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区别
●虚假出资与抽逃出资的界限
●虚假出资与抽逃资金的区别
●虚假出资有诉讼时效吗法院
●虚假出资有诉讼时效吗怎么处理
●虚假出资的诉讼时效
●虚假出资法律后果
●虚假出资的法律责任
●虚假出资的民事法律规定
●虚假出资的构成要件
●虚假出资是否构成犯罪
●虚假出资立案标准
●虚假出资罪追诉时效
来源:中国法院网-虚假出资与出资不实的区别,虚假出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