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电话,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电话号码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孔婷慧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电话,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电话号码

大家好,由投稿人孔婷慧来为大家解答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电话,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电话号码这个热门资讯。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电话,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电话号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官网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集体户登记人员:

根据工作安排和优化服务需要,为方便集体户登记人员办理户口落户和迁出,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公安便民窗口将于近期调整,相关业务将迁移至姑苏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级公安窗口办理。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自2024年10月8日起,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公安便民窗口(干将西路288号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一楼办事大厅原9号窗口)停止业务办理。

2.相关业务调整至姑苏区政务服务中心区级公安窗口(姑苏区解放东路117号姑苏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受理。

业务内容:户口准迁证的开具、落户、迁出,户口登记表的领取,户口登记项的变更等。

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咨询电话:0512-65214209。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支持与理解!如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特此通告。

【来源: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编辑:肖然】

苏州人才服务中心上班时间

近期,苏州发布

《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

其中面试交通补贴、青年人才驿站、

租房补贴、公积金贷款优惠、AI人才补贴等

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些内容

我们专门制作了“政策明白卡”

申请攻略看这里

↓↓↓



一、面试交通补贴


对全日制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来苏州求职面试的,给予最高20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按照江浙沪皖地区高校500元/人、境内其他地区高校1000元/人、境外高校2000元/人标准发放。


适用对象

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

2.“双一流”高校,QS、THE、U.S.News、ARWU、CWUR榜单排名前200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3.参加各县级市、区重点企业(以各县级市、区公布名单为准)面试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注意事项

1.以上高校不含苏州本地高校、高校在苏州设立的校区、高校下设的独立学院。“双一流”高校以2022年2月9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22〕1号)为准,今后如有调整,以最新通知为准;

2.面试单位须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含党政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

3.应于毕业前一年内申请,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每人仅限申领一次。


申请材料

1.境内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境外高校毕业生提供在读证明;

2.来苏州面试交通凭证(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等);

3.单位出具的面试证明材料。


申请流程

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政策申报”→“面试交通补贴申请”。


咨询电话

市人才服务中心:0512-65227549。




二、青年人才驿站


为来苏州求职面试青年提供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


申请条件

1.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应于毕业前一年至毕业后两年内申请,其中,在苏州高校大学生毕业离校后方可申请;

3.非苏州户籍;

4.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产。


申请材料

1.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护照等);

2.学历证明或学生证;

3.单位出具的面试证明材料。


申请流程

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苏青驿”进行申请。


咨询电话

团市委:0512-65203527。



三、租房补贴


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一般为2年。


适用对象

1.所在单位一般为税务登记注册在苏州市,且依法在苏州缴纳流转税的各类企业及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或列入支持目录的事业单位;

2.申请人于2025年3月27日(含)以后首次从苏州大市以外新引进。


申请条件

1.具有相应学历学位,国(境)外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产;

3.申请时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连续参保满6个月,国内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2年内,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5年内。


申请流程

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政策申报”→“青年人才租房补贴申请”,首次申请成功后,后续“免申即享”,按季度兑现。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0512-69820071、0512-69820110。



四、公积金贷款优惠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可放宽至1.5倍,最高可达225万元


适用对象

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在国(境)外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青年人才(35周岁以下)。


申请条件

在我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符合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申请流程

借款申请人带齐材料至公积金服务大厅贷款银行柜台提出贷款申请。所需材料可登录苏州公积金官网(https://gjj.suzhou.gov.cn)查询。

办理机构

地址

张家港分中心

张家港市人民中路5号

市民服务中心

常熟分中心

常熟市海虞北路63号

太仓分中心

太仓市县府东街99号

行政服务中心

昆山分中心

昆山市祖冲之南路505号

新江南大厦

吴江分中心

吴江区开平路3688号

苏州湾大厦A座四楼

吴中分中心

吴中区苏街198号

商务中心B楼

相城分中心

相城区庆元路168号

市民服务中心

姑苏分中心

姑苏区平泷路251号

城市生活广场政务服务中心5楼

虎丘分中心

高新区狮山路2号新创大厦

园区社保和

公积金中心

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东123号中新汇金大厦一楼


咨询电话

苏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0512-12329。


五、AI人才补贴


适用对象

1.所在单位为经认定的苏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

2.申请人于2025年3月27日(含)以后首次从苏州大市以外新引进。


专项补贴

1.租房补贴: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3年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

2.一次性生活补贴:对新引进并连续工作满1年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1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申请条件

1.具有相应学历学位,国(境)外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2.所学专业符合苏州市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目录要求;

3.租房补贴申请时须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连续参保满6个月,生活补贴申请时须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连续参保满12个月。国内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2年内,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5年内;

4.申请租房补贴须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产。


苏州市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目录

识别上方二维码查看


申请流程

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政策申报”→“AI人才补贴申请”。


咨询电话

市人社局:0512-69820071、0512-69820110。


作为经济大市、开放大市

苏州雄厚的产业基础

完善的配套设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广大青年人才

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同时,苏州城市人才友好度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连续13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因此,每年苏州都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在苏创新创业。

来源:苏州发布

编辑:星星

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平台

近期,苏州发布《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其中面试交通补贴、青年人才驿站、租房补贴、公积金贷款优惠、AI人才补贴等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些内容,我们专门制作了“政策明白卡”,申请攻略看这里。

一、面试交通补贴

对全日制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来苏州求职面试的,给予最高20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按照江浙沪皖地区高校500元/人、境内其他地区高校1000元/人、境外高校2000元/人标准发放。

适用对象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2.“双一流”高校,QS、THE、U.S.News、ARWU、CWUR榜单排名前200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3.参加各县级市、区重点企业(以各县级市、区公布名单为准)面试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

注意事项

1.以上高校不含苏州本地高校、高校在苏州设立的校区、高校下设的独立学院。“双一流”高校以2022年2月9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22〕1号)为准,今后如有调整,以最新通知为准;

2.面试单位须为我市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含党政机关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

3.应于毕业前一年内申请,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每人仅限申领一次。

申请材料

1.境内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境外高校毕业生提供在读证明;2.来苏州面试交通凭证(机票、火车票、汽车票等);3.单位出具的面试证明材料。

申请流程: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政策申报”→“面试交通补贴申请”。

咨询电话市人才服务中心:0512-65227549。

二、青年人才驿站

为来苏州求职面试青年提供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

申请条件:1.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2.应于毕业前一年至毕业后两年内申请,其中,在苏州高校大学生毕业离校后方可申请;3.非苏州户籍;4.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产。

申请材料:1.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护照等);2.学历证明或学生证;3.单位出具的面试证明材料。

申请流程: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苏青驿”进行申请。

咨询电话团市委:0512-65203527。

三、租房补贴

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补贴期一般为2年。

适用对象:1.所在单位一般为税务登记注册在苏州市,且依法在苏州缴纳流转税的各类企业及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或列入支持目录的事业单位;2.申请人于2025年3月27日(含)以后首次从苏州大市以外新引进。

申请条件:1.具有相应学历学位,国(境)外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2.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产;3.申请时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连续参保满6个月,国内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2年内,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5年内。

申请流程: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政策申报”→“青年人才租房补贴申请”,首次申请成功后,后续“免申即享”,按季度兑现。

咨询电话市人社局:0512-69820071、0512-69820110。

四、公积金贷款优惠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高校毕业生,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的,贷款额度可放宽至1.5倍,最高可达225万元。

适用对象: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在国(境)外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取得国家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的青年人才(35周岁以下)。

申请条件:在我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符合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在我市行政区域内购买首套或第二套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

申请流程:借款申请人带齐材料至公积金服务大厅贷款银行柜台提出贷款申请。所需材料可登录苏州公积金官网(https://gjj.suzhou.gov.cn)查询。

办理机构

咨询电话苏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0512-12329。

五、AI人才补贴

适用对象:1.所在单位为经认定的苏州市人工智能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2.申请人于2025年3月27日(含)以后首次从苏州大市以外新引进。

专项补贴:1.租房补贴: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3年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2.一次性生活补贴:对新引进并连续工作满1年的全日制应届博士、硕士、本科生,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1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

申请条件:

1.具有相应学历学位,国(境)外高校毕业生学历学位须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2.所学专业符合苏州市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目录要求;3.租房补贴申请时须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连续参保满6个月,生活补贴申请时须在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连续参保满12个月。国内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2年内,国(境)外高校毕业生连续参保的首月应在毕业后5年内;4.申请租房补贴须在苏州大市范围内无房产。

苏州市人工智能领域急需紧缺专业目录

申请流程下载:“苏周到”APP,登录并实名认证后,点击“苏州人才”→“政策申报”→“AI人才补贴申请”。

咨询电话市人社局:0512-69820071、0512-69820110。

作为经济大市、开放大市苏州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设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

同时,苏州城市人才友好度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连续13年入选“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中国城市”,连续4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因此,每年苏州都吸引了一大批青年才俊在苏创新创业。

美丽的苏州热烈欢迎广大青年来苏州,实现创新创业创富梦想!

素材来源:苏州人才发布

苏州人才服务中心地址

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成立40周年主题活动昨天(8月18日)举行。近年来,苏州年均引留高校毕业生17万人以上,目前重点面向390万名人才、92.8万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苏州市人才中心成立40年来,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为人才强市建设持续赋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已连续举办十六届,累计吸引4万余名全球高端人才来苏参会,落户项目近1.3万个。为进一步打破时空局限,“屏对屏”实现招引项目、对接需求,为全球人才提供线上“揭榜”、来苏“挂帅”机会,苏州全新上线“云上创业周”,创设全球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门户网站。昨天(8月18日),活动现场举行了“云上创业周”上线仪式。

苏州数字化人才市场建设项目昨天启动,今年将打造集成沙龙路演、人才咖啡交流以及智能面试等多元化功能的人力资源市场。据介绍,“苏州人才网”作为数字化平台,已于今年3月全面升级,并持续推出手机端、小程序端应用服务。

“人才同心圆”政校企协党建联盟馆昨天启用,旨在构筑“组织联建、平台互通、资源共享”的基本框架,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协会互融互通的人才交流机制。活动还邀请一批新入选的高层次人才代表到场,并向他们颁发“姑苏英才卡”。

今年,苏州人才服务中心将全新举办“苏才杯”人才服务主题辩论赛(大学生专场)。辩论赛本月启动,将于11月收官,共设南京、镇江、苏州、徐州四大赛区,辐射全省高校。

昨天(8月18日),2024年夏季高校毕业生就业暨见习洽谈会在苏州市人才市场举办,73家优质企业提供岗位1000余个。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类、新兴数字产业类、新材料类用人单位分别有19家、12家、7家和11家。(记者 邵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苏州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电话,苏州人才服务中心电话号码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