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买卖合同继续履行条件是什么
房屋买卖合同继续履行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合同依法成立且有效。买卖双方需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及公序良俗。例如,双方自愿签订合同,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二)卖方具备继续履行能力。即卖方能够实际交付房屋,房屋产权清晰,不存在查封、抵押等限制交易的情形,且能协助买方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若房屋已被司法查封,就难以继续履行合同。
(三)买方有履行付款等合同义务的能力。按照合同约定,买方应按时、足额支付购房款。若买方经济状况恶化,无法支付剩余房款,可能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四)不存在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的情形。比如,房屋因不可抗力因素灭失,此时合同客观上无法继续履行。
(五)继续履行不会造成显失公平或不合理的后果。若继续履行会使一方遭受巨大损失且明显不合理,法院可能不会支持继续履行的请求。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商品房买卖合同通常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当事人基本信息:明确买卖双方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确保合同主体清晰。
2. 商品房基本状况:包括房屋的具体位置、楼层、房号、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等,准确界定房屋的物理属性。
3. 商品房价款:确定房屋的总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等,付款方式常见的有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银行按揭贷款等。
4. 交付条件与日期:约定房屋交付时应达到的条件,如通过竣工验收等,以及明确具体的交付日期。
5. 面积差异处理方式:因测量误差等原因可能导致实际面积与约定面积存在差异,合同应规定差异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6. 产权登记:约定卖方协助买方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相关事宜及时间节点。
7. 违约责任:明确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出现违约行为应承担的责任,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
8. 争议解决方式:一般会选择仲裁或诉讼,确定解决纠纷的具体途径。
三、安置房商铺买卖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安置房商铺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需分情况判断:
(一)若安置房商铺已依法取得房产证,产权明晰,买卖双方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应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买方能依法取得商铺的所有权。
(二)若安置房商铺尚未取得房产证,可能会存在一定风险。比如,可能因无法办理产权过户登记,导致买方无法取得完整的物权。不过,合同本身并不必然无效,只是在履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限制。若因卖方原因最终无法办理产权过户,卖方可能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
总之,判断安置房商铺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关键在于商铺产权状况及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购买此类商铺时,应谨慎审查相关情况,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房屋买卖合同 继续履行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继续履行合同
●房屋买卖合同继续履行诉状
●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起诉状
●房屋买卖合同继续履行判决能否强制执行
●房屋买卖合同继续履行诉讼费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继续履行如何做保全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继续履行合同
●买卖合同 继续履行
●卖房合同违约继续履行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呢
●商品房买卖合同包含哪些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定义
●商品房买卖合同百科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具备哪些内容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构成要件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合同范本
●商品房买卖合同的内容
●商品房买卖合同标准范本
来源:中国法院网-安置房商铺买卖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安置房的商铺怎么买要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