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期的相关规定,关于医疗期的表述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宋煜毅

所谓医疗期,即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以下简称医疗期)。医疗期的规定见于《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一、医疗期有多长

医疗期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医疗期按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例如:医疗期为3个月的,从病休第一天开始计算,6个月内累计病休3个月的即视为医疗期满)。需要注意的是,医疗期是劳动者享受的最长期限,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生病就可以按最长期限请假,为避免不必要的纠纷,用人单位应在规章制度中规定请病假的程序。笔者认为,一般的病假用人单位可以灵活处理,较长时间的病假应当有诊断记录、医院的证明或医生的建议。
病休期间,公休(《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四条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八条详细规定扣公休的办法)、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

二、特殊疾病的医疗期

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也就是说对于难以治愈的特殊疾病,医疗期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可以享受24个月的医疗期,24个月尚不能治愈的经过审批还可以适当延长。

三、重大疾病的处理

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内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或医疗期满,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四、医疗期的待遇

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值得注意的是,若劳动合同中约定或规章制度规定了医疗期待遇,就要按约定或规定执行,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风险防范

用人单位应当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请病假的程序,防止劳动者以病假为由行事假之事。

管理好医疗期档案,防止出现争议,无法举证。

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考察员工是否处在规定的医疗期。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关于医疗期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关于医疗期的相关规定最新

医疗期有关规定

关于医疗期的法律规定

关于医疗期的表述

关于医疗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医疗期及事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关于医疗期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关于医疗期的相关规定最新

关于医疗期的规定2019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