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一万元怎么写欠条,一万元整大写收据怎么写模板
大家好,由投稿人许灵来为大家解答大写一万元怎么写欠条,一万元整大写收据怎么写模板这个热门资讯。大写一万元怎么写欠条,一万元整大写收据怎么写模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写一万元怎么写发票
上林的覃大大和覃小小因借款纠纷诉至上林县人民法院,但却因其提交的借条上借款金额没有大写且有涂改的痕迹,双方就实际借款金额发生了争议,这借款“9万元”变“1万元”到底是怎么回事?
【案情简介】
原告覃大大诉称,被告覃小小于2004年5月向覃大大借款9万元,并出具一张借条,借条中记载:“覃小小在2004年5月15日借覃大大要9万元正,借款人覃小小。”双方未约定还款时间,口头约定原告急需钱的时候,被告如数归还。但多年来原告覃大大多次追讨未果,遂于2017年1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覃小小偿还借款本金9万元。
在审理中,被告覃小小辩称,被告尚欠原告实际借款金额为1万元,原告所提供的9万元的借条上借款数额没有大写,不符合借条的书写习惯,且数额“9”有涂改的痕迹,主张系原告擅自将“1”改为“9”,因此对原告超出1万元借款数额范围的请求不认可。对此,原告解释称写借条的时候,笔的墨水很淡,所以重复添写导致的。同时,原告主张以上借款均系现金支付给被告,是从两个不用的银行柜台分别取出6万元和3万元交给被告。但经原告申请,法院依法向相关银行调取原、被告相关银行的账户交易明细,在借款前两年间两人均无开户记录,亦无交易记录。
【审理概况】
上林县法院经审理查明后认为,关于原、被告之间的实际借款金额是“9万元”还是“1万元”的问题,首先该借条中借款金额的数字“9”存在修改的痕迹,亦存在将“1”改为“9”的可能性,虽然原告解释写借条的时候因墨水淡所以重复添写,但借条中的其他文字和数字却不存在添加修改的痕迹,原告的说法与常理不符,应不予采信;其次原告主张9万元借款系现金支付,但经查询并未有相关的交易记录,对原告借款的实际支付给被告的主张未能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因此,综合该案的案情和证据,法院采信了被告的主张,即被告覃小小向原告覃大大实际借款金额为1万元。
【法官说法】
借条是表明借贷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尤其是在民事诉讼中,借条上记载的内容是审理双方债权债务关系及借款金额的重要依据,因此,借条的原始性和完整性是非常的重要。在审理中,若存在借条被修改的情况,应由债权人就该借条的修改是否经过双方的同意进行举证,债权人不能证明的则应承担不利后果。同时,在借款金额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债权人就应对借款的实际支付承担进一步的举证责任,如取款凭证、转账凭据和交易记录等等其他证据,来印证借贷事实的实际发生。本案中,原告覃大大主张被告覃小小向其借款9万元,被告就借条上借款数额没有大写并被修改提出抗辩,而原告未能就借款的实际支付提供其他相关的证据进行佐证,因此原告应对其已支付借款9万元的事实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在此,法官也提醒大家,内容完整的借条和充分有效的证据,更有利于债权债务双方各自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此,今后在签订借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借条中金额既要写明阿拉伯数字,还应在数字后明确大写数字,以避免之后就金额是否篡改发生争议;同时,借条书写完成后,建议借款人用手机拍照留存,亦或将借条复印一份留存;另外,借条书写中有涂改时,应要求借款人在涂改处摁手印,但若要求借款人重新书写借条则更为妥当。
来源:广西高院
大写一万元怎么写万咋写
基本案情:2016年12月9日,杨某向张某借款,于当日写下借条一张,载明“今有杨某向张某借到人民币贰万_千贰佰元整,小写¥22000元,上述借款约定2017年1月10日前还清,借款人:杨某”。
张某称当日该笔借款以现金方式交付。借款后张某多次催要,杨某仅还款800元,再未归还剩余款项,引起诉争。庭审中,张某称“借条上的借款金额大小写不一致,大写写的是两万零两百元,小写写的是22000元,当时没注意到,现在才注意到大小写不一致,实际上是22000元”。因被告杨某未到庭参加诉讼,对于借条上所载的借款金额大小写不一致时借款金额应当如何认定,存在争议。
(借条)
观点分歧
01观点一:按照小写金额认定
应该按照小写金额认定借款金额为22000元,此借条是事先打印好的格式借条,千位后面正好另起一行,很有可能是双方在签订借条时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并不是原告刻意为之,故应认定借款金额为22000元。
02观点二:按照大写金额认定
应该按照大写金额认定,因为根据书写习惯和交易习惯,大写金额不易涂改,较为安全。
法官说法
在日常借贷活动中,借贷双方往往会用大小写对借款金额予以确定,但对于出现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时该如何认定,往往存在争议。对于本案,溧阳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借条显示,借款金额大写为“贰万 千贰佰元整”,小写为“¥22000元”,存在明显不一致,应属对合同内容约定不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鉴于杨某未到庭参加诉讼,视为对其诉讼权利的放弃,故借款金额应根据交易习惯、日常生活经验并结合证据规则综合认定:
1、从书写习惯、交易习惯及日常生活经验来看,双方之所以在借条中对借款金额同时有大、小写的约定,一般是因为小写金额稳定性较差,容易被添加或更改,故一般会在小写金额前或者后书写大写金额,从而对具体借款金额起到明确和加深作用,当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时,以大写金额为准符合书写习惯、交易习惯和日常生活经验。
2、从证据规则来看,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张某对借款关系(尤其是借款金额)的成立负有举证责任,但张某直至庭审时才发现借条上的大、小写金额不一致,虽然作出了解释,但未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实际借款金额为22000元,且杨某也未到庭参与诉讼,故在仅有借条的情况下,无法得出借款金额以小写金额为准的结论,张某对此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综上所述,溧阳法院判决:杨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张某借款本金19400元。
来源:溧阳法院
大写的一万元咋写
26个英文字母中,“k”和“w”的出镜率尤其高。
上班族在k和w之间换算月薪和年薪;做自媒体账号的,总希望作品能够“浏览10w+”;做产品的,也期待销售额达到几k、几w;直播间里,主播高喊“破k粉送福利”,也能在弹幕引发欢呼……
但是,为什么万的缩写是w,而千的缩写是k,不是q呢?
k=千? w=万?
“k”作为“千”的简写,其根源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在雅典城邦的市集上,商人们用“khilio”表示千这个数量级。
我们现在熟悉的千进位标记“kilo”,也时常作为前缀出现在许多英语单词中,如kilogram(千克)=kg、kilometer(千米)=km、kilowatte(千瓦)=kw。千与"kilo"之间的意义联系,最早是1795年由法国人在建立“万国公制”时建立的。
他们将希腊语的“khilio”变成法语的kilo,然后基于千进位规律,依次得到kilo以上的大数,如million(百万)、billion(十亿) 等。这一体系在拿破仑时期通过战争与贸易迅速传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
“k”真正意义上成为大众熟知的语言符号,是在国际单位制(SI)的全球化推广后。单位制是大家熟知的单位体系,加上“国际”的前缀,表明它是由国际计量大会认可的、国际通行的。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构成丨图源:参考资料[8]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若干词头,“k”就是其中之一,表示10^3。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确立了SI体系后,“k”也就名正言顺地代表“千”,开始出现在财务报表($50k)、计算机存储(500kb)等现代生活场景。因此,中文语境下的“k”并非简单音译,而是直接对应国际单位制的标准化表达。
不过,通常英语缩写都是取单词的首字母,便于交流和书写,既然“千”的英文是“thousand”,那为什么国际单位制没有选用“t”来表示呢。
这也很好理解,t是计量单位吨(ton)的简写,它原来是酒桶大小的容积单位,在15世纪开始用作计量单位,比用k代表千早了五百来年。此外,大写的“T”也已经被更大的单位——Tera(万亿,trillion)所占用,若将千简写为T或t,容易引起歧义。
如果说“k”的国际化历程体现了科学标准的统一,那么“w”的诞生则是独特的中式语言表达。
中文数字的表达单位依次为“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万以后,四位为一个分级,万万为亿,万亿为兆,以此类推。
中国古代的四种命数法丨图源:何九盈. (1995). 中国汉字文化大观. 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语在千以内,和中文一样,都采用十进制的方式,如十(ten),百(hundred),千(thousand)。
对大于千的大数词,则每增加三位数就引入一个新单位,如在“千”之后,就依次为百万(million)、十亿(billion)等。
数词词头和名称表丨图源:参考资料[5]
拿“1亿”举个例子:外国人一般会写成“100,000,000”,每三位之间会用“,”加以分割;而在中国,我们更为习惯将八个零四四划分为两组,写成“10000 0000”。
因而,当国人想要表达“万”这一概念时,却发现英语中并没有对应的独立表达,只有“ten thousand ”,也就是“10K”。
于是,方便起见,就根据汉语拼音,将“万”缩写成“w”。这一简写在求职谈薪(如年包20w)、游戏社区(如装备价值50w)、直播打赏(如礼物20w)等场景迅速普及。
所以,当你脱离中文互联网环境,用“w”来告诉外国人年薪时,他们很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误以为是功率单位里的瓦特(Watt)。
“10k”与“1w”之间的差异,既体现出语言交际的灵活性,也呈现出计数原则的复杂性。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深究,既然可以用“10K”来表达,为何更流行的还是以“w”计数呢?
有了“10k”,为何还要“w”?
数字产生会经历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数字刚刚诞生的时候,数量很少。在学会记数之前,人类对数字的感知甚至不会超过5。
从数字字形来看,5以内的数字字形在世界各地表现出惊人的一致性,无论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还是中国,均采用累积式的构造,比如中文的“一、二、三”,罗马数字的“Ⅰ、Ⅱ、Ⅲ”。
图源:参考资料[10]
此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最早的记数工具是手。在现在北美洲的地尼丁杰族印第安人中,仍然还保留着手指计数的复杂方式。
地尼丁杰族的复杂手指计数丨图源:参考资料[6]
一只手有5根手指,每根手指记录一个数,一共可以记录5个数。当5根手指全部用完时,便产生了进位的需要。因而,5以内的数字既是人类创造的第一批数字,也是创造其他数字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需要的数字也越来越多。如果还是采用“一二三”这样的累积式造字,显然在现实中难以适用,这也就促使了“进位制”的产生。
时间来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人类初步建立起模式化的记数方式。这一时期东西方相同,都是每累积增加四个数,就会改变数字的写法。西方以腓尼基数字为代表,东方以甲骨文数字为代表。
至于为什么选择“四”而不是“三”或“五”作为进位数字,目前尚无确凿的科学证据,推测可能与远古人类用手记数的习惯有关。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其中大拇指与其他四根手指的指向不同,这种差异也在造字规律上有所体现。
也就是说,“四”不是一个必然的进位数字,可能会随着字形和人类语言文化习俗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文明的发展,东西方也在进位制上分道扬镳。
古罗马人在文明的发展中,以自己的计数规则带来变革,更加突出了“三”的地位:大数记录采用“三进一位”的方式,也就是现在英文“千进制”的雏形。
古罗马数字丨图源:徐品方、张红著,《数学符号史》.科学出版社
除此之外,古罗马人还明确规定小数重复的次数不超过“三”,一旦超过,便要换一种形体来表示。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罗马数字中“Ⅰ-1、Ⅱ-2、Ⅲ-3、Ⅳ-4”的对应。
计数体系本身就不是纯客观性的,因此也一直不稳定,比如古罗马文字体系中,“Ⅳ”有时也会写作IIII。“三位一进”也是以法国1795年建立的国际单位制为标志,此后才算是得到普遍认可。
而在中国,则一致保持着四位一进制的习惯,这是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化是效法自然建立起来的。而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与“四”相关的现象,如春夏秋冬四季、东南西北四方。
四象对应自然数序列 丨图源:参考资料[3]
这种整体性思维和对“四”的强调,也反映在了数字体系中,使得四位一进制的计数方式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认知习惯和文化心理。
据杨占武、金立华等学人考察,“四位一进”制最晚在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已被普遍使用,此时“算家以万万为亿,万万亿为兆,万万兆为垓”。
随着全球化交流的加速,中国网民在保持本土计数习惯的同时,也需要适配国际化的数字表达,于是催生出“1w=10k”这种跨文化数字转换模式。
如今中国独具特色的“w”体系,甚至开始反向影响国际表达。海外平台开始出现“1w subs”(1万订阅者)的中式英语表达。
此外,无论是“k”,还是“w”,它们所代表的意义,都只在一定语境下才能够起到作用。比如在买黄金时常见的24K金、18K金,这里的“K”显然不是表示千,而是克拉(Karat)的简写。我们所说的K金实际上是指含有不同比例黄金的贵金属,“K”则是国际标准中表示黄金的纯度的单位,共分为24等份,每份约为4.166666%。
从求职者的薪资到直播间的礼物,从电商平台的价目表到游戏玩家的装备,当我们用“k”和“w”编织生活时,“k”与千,“w”与万的等意表述已然嵌入思维深层,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
“k”与“w”不仅是数字的简写,也是文明的痕迹,两者在互联网的并行不悖,也体现出如今社会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参考文献:
[1] 王恩旭. (2024). 为什么中国的大数是“四位一进”(万进制)的?.https://wen.ujn.edu.cn/info/1498/16964.htm
[2] 顾汝佐, & 蒋冲. (1989). 算术辞典.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金志友. 易道基本符号系统研究[D]. 导师:谢路军.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4] 史宁中. (2000). 论数以及数字符号的产生. 东北师大学报, (6).
[5] 张伟.(2018).大数词计量单位的定名刻不容缓.中国科技术语,20(04),40-43.
[6] 杨占武, & 金立华. (1995). 从具体到抽象:人类记数法的历程. 宁夏社会科学, (3).
[7] 胡重光. (2000).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本质特征. 第一师范学报, (02), 40.
[8] 张钟华.(2009).计量测试技术的新动态.中国计量学院学报(01),1-7.
[9] 王青建. (2001). 记数法中的位值思想. 自然辩证法研究, (02), 47-51.
[10]刘加霞. 自然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下)[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7, (12): 49-50.
[11]李文林.(2013).中国古代大数系统及启示.中国科技术语(01),27-28.
说明:本文头图使用豆包ai生成,有后期调整
作者:敏敏 如意
编辑:陈燕妮
大写 一万
k=千? w=万 ?
有了“10k”,为何还要“w”?
参考文献:
[1] 王恩旭. (2024). 为什么中国的大数是“四位一进”(万进制)的?.https://wen.ujn.edu.cn/info/1498/16964.htm
[2] 顾汝佐, & 蒋冲. (1989). 算术辞典.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金志友. 易道基本符号系统研究[D]. 导师:谢路军.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4] 史宁中. (2000). 论数以及数字符号的产生. 东北师大学报, (6).
[5] 张伟.(2018).大数词计量单位的定名刻不容缓.中国科技术语,20(04),40-43.
[6] 杨占武, & 金立华. (1995). 从具体到抽象:人类记数法的历程. 宁夏社会科学, (3).
[7] 胡重光. (2000).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本质特征. 第一师范学报, (02), 40.
[8] 张钟华.(2009).计量测试技术的新动态.中国计量学院学报(01),1-7.
[9] 王青建. (2001). 记数法中的位值思想. 自然辩证法研究, (02), 47-51.
[10]刘加霞. 自然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教学的启示(下)[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7, (12): 49-50.
[11]李文林.(2013).中国古代大数系统及启示.中国科技术语(01),27-28.
说明:本文头图使用豆包ai生成,有后期调整
作者:敏敏 如意
编辑:陈燕妮
值班编辑:敏敏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大写一万元怎么写欠条,一万元整大写收据怎么写模板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