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明白失信和限高有什么区别,但是其实二者是不一样。哪一个才是所谓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谁的威力更强一些?
01.“失信”和“限高”有什么区别?
失信和限高是对不执行人的一种控制,都能限制被执行人的特定行为,那么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只要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就都可以采取“失信”和“限高”措施吗?
并不是。“失信”的适用条件更严格。
“限高”是“限制高消费”的简称,是指当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时,法院就可以采取该措施,限制其高消费及非生活或者经营必需的有关消费。针对“没钱还”的被执行人。
“失信”“失信”是指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针对“故意不还钱”的被执行人。
02.只要被执行人不履行义务,就可以对他采取失信和限高措施吗?
除了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外,还需要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03.只要被执行人不履行完毕,就可以对他无限期地进行失信和限高?
不是的!失信和限高有其法律期限规定,且有法定的解除条件。
一般来讲,只要被执行人不履行完毕,限高就没有期限。解除限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被执行人履行完毕;
(2)被执行人提供确实有效的担保;
(3)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限高;
(4)被执行人因生活、经营必需或其他紧急情况而需进行被禁止的消费活动等。
失信的期限则因被纳入的原因不同而有所区分。有些情形下失信的期限为两年,例如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违反限制消费令等,期限为两年;
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则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04.失信和限高有什么具体区别?
限高侧重在消费领域限制被执行人的高消费行为,比如限制被执行人采用特定交通方式出行,不得购买不动产和车辆、不得旅游度假、子女在私立学校就学、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
失信则侧重在多个社会层面对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包括工作就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它会使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转发给你亲近的人,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05.可以对被执行人同时采取失信和限高措施吗?
违反限高会失信,纳入失信必限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违反限制消费令时,便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条件;
而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当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06.如果被执行人认为失信、限高措施有误,该怎么办?
两者的纠错程序相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或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申请纠正的,可先向执行法院书面申请纠正,经审查理由成立的予以纠正;理由不成立的,决定驳回。对驳回决定不服的,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看完了之后,您是否有所了解?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限高和失信人的区别
●失信和限高是一回事儿吗
●失信和限高是什么意思
●失信和限高哪个更严重
●失信和限高一样吗
●失信和限高的区别有哪些
●失信和限高一样吗
●失信和限高哪个影响大
●失信和限高是一回事儿吗
●失信跟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