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怎么办2025,合同签订主体和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纠纷 编辑:赵子洁

一、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怎么办2025,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怎么办

合同签订主体和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的,如果是当事人之间协商约定的,或经债权人同意的,可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第三人履行不合约定的,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条规定,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四条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

一、债务承担的后果是什么呢

1、免责的债务承担,原债务脱离债的关系,免责的债务承担(免责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经债权人同意;

将其债务部分或全部移转给第三人负担)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成为新债务人;原债务人脱离债的关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承担债务。

嗣后第三人不履行债的义务,债权人不得再请求原债务人承担债务,只能请求第三人承担债务不履行之损害赔偿责任或者诉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原债务人对第三人的偿还能力并不负担保责任。

2、并存的债务承担,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同原债务人一起承担债务,并存的债务承担(并存的债务承担是指债务人不脱离债的关系;

第三人加入债的关系,与债务人共同承担债务)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加入到债的关系中,成为新债务人,同原债务人一起对债权人承担债务,但当事人约定按份承担债务时,依其约定。

第三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请求原债务人履行债务。

二、债务承担与代为清偿的区别是什么?

债务承担与代为清偿的区分:一、在产生原因上,债务承担只能通过合同约定产生,而代为清偿既可由法律规定产生,也可由当事人约定产生。二、从第三人的意思内容上看,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必须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内容,而债务承担的第三人只要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订立了合法有效的承担合同,就应当按合同履行清偿义务,原则上不受意思内容的限制。三、在债务承担中,第三人取得债务人的法律地位,而在代为清偿中,第三人在其求偿权的范围内代为债权人。四、当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设定的救济途径不同。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四条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

二、合同签订主体和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怎么办

法律分析:合同签订主体和实际履行主体不一致的,如果是当事人之间协商约定的,或经债权人同意的,可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第三人履行不合约定的,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四条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三人对履行该债务具有合法利益的,第三人有权向债权人代为履行;但是,根据债务性质、按照当事人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只能由债务人履行的除外。

三、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怎么办

法律分析: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的,一般情况可以由第三人履行合同,这属于签订合同的主体与第三人约定了由第三人履行合同的情形。但是如果该合同不能由第三人履行的,此时只能有签订合同的主体来履行合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四、招标主体与合同签订主体不一致

法律分析:一般情况下合同签约主体和合同实际履行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但有的合同约定的权利或义务指向第三人。如果出现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可将签订主体和实际履行主体列为共同被告,要求其共同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从逻辑上对该条的理解是: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采用招标投标方法,必须要有招标人授权书,授权另一单位全权处理签订合同事宜。

五、实际付款人与签约主体不一致

法律分析:在合同交易中,当实际的付款主体与合同约定的付款主体不一致时,收款人需要高度警惕,要尽可能取得实际付款人的书面声明文件,以证明实际付款人是在替合同主体付款。

法律依据:《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七条 原告仅依据金融机构的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转账系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

六、合同签订主体与实际履行主体不一样

法律分析:合同签订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将合同订立人与实际履行人均作为被告,要求合同订立人与实际履行人共同承担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签订合同的主体与履行合同的主体不一致

合同签约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

合同签订主体怎么填

合同主体和签字主体不一致

合同的签订主体

签约主体和履行主体不一致

合同主体不一致有效吗

合同签订的主体

签署合同的主体

合同主体不一致判定合同无效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合同签约主体与履行主体不一致,签约主体和履行主体不一致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