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合同法的撤销权规定有哪些

债权债务 编辑:魏奕

一、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撤销权的行使存在一定的时间限制,具体情形如下:

1. 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

2. 当事人受欺诈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3. 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

4.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是除斥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一旦期限届满,撤销权即消灭,当事人不得再行使撤销权,合同的效力将得以稳定。在实践中,准确把握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当事人应及时关注自身权利,在法定期间内依法行使撤销权。

二、合同法的撤销权规定有哪些

合同法中的撤销权规定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是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的,误解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重大误解通常是对合同的重要内容,如行为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存在错误认识,且该错误认识使误解方遭受较大损失。

二是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撤销。显失公平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三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撤销。欺诈是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者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胁迫是以给对方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乘人之危是利用对方处于危难处境等紧迫需要,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撤销权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行使。

三、合同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什么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通过协商。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撤销合同相关事宜进行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书面形式明确撤销合同的相关内容。这种方式较为便捷,能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解决问题,避免过多纠纷。

(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合同一方认为合同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如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等,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依法撤销该合同。法院会依据相关事实和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三)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若合同双方事先约定了仲裁条款,当出现可撤销情形时,一方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由仲裁机构对合同是否应当撤销进行裁决。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了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怎么办

合同法 撤销权 五年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的情形

撤销合同的期限5年

撤销合同的期限5年

合同几年不受法律保护

合同法规定几年后没有撤销权怎么办

民法典合同撤销权5年

民法典合同撤销权5年

合同法的撤销权规定有哪些内容

合同法的撤销权规定有哪些条款

合同法的撤销权及其法律依据

合同法有关撤销权的规定

合同法撤销的法定条件

合同法撤销合同的法律规定

合同法 撤销

合同法关于撤销的法条

合同撤销权法条

合同法中撤销权的规定

来源:头条-合同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什么,合同履行的撤销权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