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约如何撤回与撤销,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纠纷 编辑:金桐冬

一、要约如何撤回与撤销

要约撤回,是指在要约生效之前,要约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为了尊重要约人的意志和保护要约人的利益,只要要约撤回的通知先于或同时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就可产生撤回的效力。要约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因为要约的撤销往往涉及受要约人的利益,所以法律对其设定了一定的限制。

要约撤销,是指要约人在要约生效后,使要约的法律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因为要约撤销往往涉及受要约人的利益,所以法律对其设定了一定的限制。《民法典》对此作出具体规定,要约可以撤销,但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于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二、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四百七十四条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人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第四百七十五条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

第四百七十六条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以上就是关于合同要约的一些法律知识,由此可见,要约一经做出,当事人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可随意更改以及撤销。而合同成立除了需要要约,还需要承诺的做出,因此建议当事人多加了解。若您还有疑问,欢迎您进行在线咨询。

三、要约有什么法律效力,要约如何撤回与撤销

要约的拘束力,包括对要约人的拘束力和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两个方面。

对要约人的拘束力,表现在要约生效后,要约人即不得撤回、撤销或对要约加以限制、变更和扩张。法律对要约人所加的这种义务,目的在于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在一定条件下,法律也允许要约人撤回、撤销或变更要约的内容。

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在理论上又称为要约的实质拘束力,是指受要约人于要约发生法律效力时,取得依其承诺而使合同成立的法律地位。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受要约人以承诺的权利。要约人即使在要约中规定受要约人应通知其是否承诺,受要约人也不受约束,除非双方有预先约定,如不通知,则视为以默示方式承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要约如何撤销和撤回

要约的撤回方式

要约撤销是什么意思

要约的撤回与要约的撤销

要约撤销需要承担后果吗

要约应如何撤回

要约撤销的正确方法

要约的撤回方式

要约撤销的方式

要约的撤回的条件

未成年饮酒的相关法律规定

农村合作社的相关法律规定

私人安装摄像头相关法律规定

劳务派遣相关法律规定

噪音相关法律规定

同饮者责任相关法律规定

农村自建房间距相关法律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机动车必须去购买

相关法律规定楼房一楼窗户外多少米是受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规定哺乳双胞胎的女职工每天哺乳时间是

来源:中国法院网-要约有什么法律效力,要约如何撤回与撤销,要约撤销要承担责任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