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一定留置么,留置权可以取得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苏志泽

一、立案一定留置么

立案并不一定留置。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手段。它主要适用于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且有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等法定情形的情况。

两者在性质、适用的案件类型、适用的机关等方面都存在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立案就必然导致留置。

二、留置权可以取得吗

留置权可以取得。

(一)基于法律规定取得

1. 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例如保管人对寄存人寄存的动产进行合法保管,在寄存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保管费等相关费用时,保管人对该动产享有留置权。

2. 债权已届清偿期。如果债务未到履行期限,债权人不能行使留置权。只有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才有可能依法行使留置权。

(二)通过约定取得

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合同约定赋予一方留置权。但这种约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有效要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原则。

不过,在行使留置权时,还需遵循法定的程序和限制条件,以确保留置权的合法、合理行使。

三、怎样审讯留置对象

审讯留置对象需要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范。

(一)准备工作方面

1. 熟悉案件材料,审讯人员必须对已掌握的关于留置对象的线索、证据、相关事件背景等有深入透彻的理解,这有助于确定审讯方向和重点。

2. 制定审讯计划,包括审讯的步骤、可能问到的问题、应对各种情况的策略等。

(二)审讯过程中

1. 依法依规进行,审讯人员要告知留置对象其享有的权利,如辩解权等。

2. 采用合理的审讯技巧,以事实为依据提问,避免诱导性、欺骗性发问。要善于从留置对象的回答中寻找漏洞或者新的线索。

3. 保持审讯环境的严肃性,同时也要保障留置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如合理的休息、饮食等。

4. 做好审讯记录,记录应当准确、完整,客观反映审讯的全过程,并且要有审讯人员的签字等确认手续。

(三)证据核实

对于留置对象交代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查核实,与已有的证据相互印证,确保审讯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立案一定留置吗

立案后留置意味什么

立案和留置的区别

立案到留置一般多长时间

立案留置后出来是否就不移交检察了

立案侦查并留置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立案后留置意味什么

立案后才能留置吗

立案留置是什么意思

留置权可以取得吗为什么

留置权可以取得吗法律规定

留置权可以留置钱吗

留置权取得条件

留置权取得所有权吗

留置权可以转让么

留置权?

留置权适用范围

留置权有没有期限

留置权取得的要件有哪些

来源:头条-怎样审讯留置对象,留置讯问技巧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