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是不是法定的情形,留置案件后多久开庭

刑事辩护 编辑:时欣然

一、留置权是不是法定的情形

留置权是法定的情形。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它依据法律规定而直接产生,不需要当事人之间另行约定。根据法律规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其法定性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成立条件法定,例如债权人必须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等;二是留置权的行使方式法定,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三是留置权的效力法定,包括对留置财产的占有权、孳息收取权以及优先受偿权等方面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

二、留置案件后多久开庭

留置案件主要涉及监察机关的调查程序,留置后多久开庭没有一个固定的明确时长。

从监察机关角度看,留置期限一般不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完成调查后将案件移送给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一般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如果案件存在补充侦查等情况,时间会相应延长。

在检察院将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法院的案件排期等多种因素确定开庭时间。简单案件可能较快安排开庭,复杂案件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进行庭前准备等工作才会开庭。

三、拘役和留置的区别

拘役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1. 性质方面。拘役是一种刑罚,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而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是为了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

2. 适用对象不同。拘役适用于犯罪分子,即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留置主要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尤其是公职人员。

3. 期限不同。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留置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4. 执行场所不同。拘役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一般在拘役所或看守所执行。留置在特定的留置场所执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权是不是法定的情形之一

留置权是不是法定的情形呢

留置权是法定权利吗

留置权是不是法定的情形有哪些

留置权是法定物权吗

留置权是形成权吗

留置权属于什么法

留置权是不是法定的情形呢

留置权的法律效力

留置权法定是什么意思

留置案件后多久开庭审理

留置案件后多久开庭呢

留置一般多久结案

留置是在立案后吗

留置案件审理流程

留置结束后多久能宣判

留置后多久移送审查起诉

留置立案后一定会判刑吗

留置后多久移送审理

留置后立案是什么意思

来源:中国法院网-拘役和留置的区别,留置管制拘役区别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