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定利率的效力
实践中有不少债主误解民间借款不能收取利息,所以利息只能口头约定,而没有写进借条中。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以及对借款利息的确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还款期限的法律效力
借条一般都有借期和利息,借条的借期和利息计算的起始点一般都是出借日,而欠条虽然也可以约定还期以及逾期未还的法律后果,但这个日期一般是欠条出具后某一个时间点。借款在诉讼时效内受法律保护,实际中却有很多出借人不知道“诉讼时效”的概念。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
四、当事人称谓的书写
实践中,出借人与借款人往往关系比较密切,也不乏亲戚关系,借款时习惯将日常称谓写入借条,如将出借人写成“张叔”、“李哥”,将借款人写成“陈弟”、“黄二妹”之类等等,部分案件出借人在借款人逾期不还款时到法院起诉,都因债权、债务人不明确而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五、条据的抗辩
欠条和借条作为民间借贷关系中快速、便捷的确认方式,一般情况下条据都是手写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有欠者、借者、收者撰写并签章,但现实中也不乏由债权人、出借人撰写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签字的情况。有时候条据未能双方各执一份,借款方对仅有的一张条据真实性进行争辩,或者出借人对条据上的数额故意做了手脚,那签字者又会无从抗辩。相反,如果存在两张完全一样的条据,对方做手脚不仅是徒劳的,而且还要承担法律后果。
以上就是羽航法律科普网小编总结的相关内容,如果对本文章还有什么不能够理解的,可以通过羽航法律科普网找律师进行咨询指导,他们能够直接的告诉你的答案。
三、借条与欠条最不能忽视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借条和欠条均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但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借条是借款人或借用人向出借人出具的借款、借物书面凭证,它证明双方建立了一种借贷合同关系;而欠条是双方基于以前的经济往来而进行结算的一种结算依据,它实际上是双方对过往经济往来的结算,仅是代表一种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并不代表借款或借用合同关系。借条背后一般存在着资金或者实物的流动,但欠条可能没有。在打借条的时候,出借人刚刚或者正在把物品、款项交付给借用人,为了确认这个“流动”的事实才用借条加以固定;欠条一般是结算或证明财产所有与占有的相反状态,即所有权人的东西被占有人占有、使用,这种状态在打欠条时已经存在,打欠条的目的是确认这种状态的存在。当事人在借款时有的写“欠条”,在诉讼中还需向法官解释“欠”款原因及用途,并承担举证不能的败诉风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约定利率的效力包括
●约定利率的效力有哪些
●约定利息和约定利率的区别
●约定利率是什么意思
●约定利息
●约定利息的法条
●合同约定的利率
●约定利率的效力有哪些
●约定的利率不得高于
●合同中约定利息
●还款期限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还款期限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还款期限的法律效力是多久
●还款期限的法律规定
●还款法律时效
●还款期限是什么意思啊
●还款时效性是什么
●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几年是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
●还款时效是多长时间
●还款期限怎么写
来源:中国法院网-借条与欠条最不能忽视的法律问题有哪些,借条与欠条的法律价值相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