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与利率债的区别,信用债今日行情最新消息
大家好,由投稿人吴雨来为大家解答信用债与利率债的区别,信用债今日行情最新消息这个热门资讯。信用债与利率债的区别,信用债今日行情最新消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信用债和利率债
债券市场又迎大消息。5月21日,为规范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活动,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上交所发布《关于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宣布对信用债续发和ABS扩募进行试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信用债续发机制可以缓解一级市场供给与二级市场流动性之间的矛盾,高等级产业债流动性有望改善,债券融资需求大、评级高的发行主体受益更为明显,但对中介机构业务可能带来一定冲击。有固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考虑到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更大,该机制有望在银行间市场推广跟进。
对于ABS扩募发行,考虑到新规仅针对持有型不动产ABS,未来会否进一步扩围并与公募REITs扩募机制接轨备受关注。
信用债续发有何优势
根据《通知》,所谓公司债券续发行,是指已在上交所上市挂牌的存量公司债券的发行人进行增量发行并将增量发行债券与存量债券合并上市挂牌。
相比增发机制更为成熟的利率债尤其是国债市场,国内信用债的增发并不常见,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尚不完善。有市场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此前,市场上已有完善相关制度的呼声。
有分析认为,公司债券的续发试点,对发行人的融资方式、承销商的工作模式、投资人投资行为、信用债的二级流动性等都会带来较大影响。
“对发行人来说会方便很多,尤其是资质较好且存续债券规模比较大的高等级企业,这一类企业有持续的融资需求。”中信证券FICC分析师丘远航对第一财经表示,此次新规对信用债市场来说是一次创新,是件好事。不过,对承销商等中介机构来说,投行业务可能会因为新发债券量下降等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关于续发行流程,根据《通知》要求,发行人可以使用有效期内的公开发行注册文件或者非公开发行无异议函向上交所申请发行备案,参与续发行业务。没有符合规定的注册文件或者无异议函的,应当依照《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有关规定,向上交所提交发行上市审核或者挂牌条件确认申请。
公司债券合并上市挂牌后,存量公司债券的还本付息、收益分配等发行条款和持有人会议、受托管理、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等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安排原则上保持不变。
合并上市挂牌首日,续发行公司债券的证券代码、证券简称、证券全称、起息日、付息日、到期日、面值、票面利率和特殊条款等基本信息,均应当与存量债券保持一致。发行人确需变更前款规定的债券基本信息的,应当经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或者履行其他规定程序后,在申请续发行备案前先行对存量债券相应基本信息予以变更。
“债券续发的本质,是缓解一级市场的供给压力与二级市场流动性的矛盾。”国泰海通固收分析师王宇辰认为,在债券市场面对多重监管的大背景下,上交所试点公司债续发行政策,旨在改善交易所市场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溢价,进而压降发行主体的融资成本。
他进一步指出,对一级市场而言,信用债单只债券规模较大时,会增加一级市场的供给压力,债券发飞的可能性抬升。而对二级市场而言,单只规模越大,交易的便利程度与策略容量越高,流动性倾向于更好。因此,一二级市场在发行和交易上对债券规模的需求存在分歧。信用债续发政策的落地,可以有效缓解一级市场的供给压力与二级市场流动性的矛盾。
中信建投债务资本市场部姜涛等人曾在2023年刊文建议完善配套制度,推动信用债增发。文章认为,完善增发机制,对于丰富债券市场发行方式、丰富投资标的,以及提高发行人的融资便利性都有好处。但过去,信用债增发受制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发行人认知不足、投资机构管理方式有待完善等。
首先从发行便利性来看,相较申请新的批文,债券增发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批文、减少重复申请,可显著提高发行便利性。在市场环境较为艰难时,发行人可以选择在当期适当降低发行规模以增加发行成功率;当市场环境恢复良好时,再增发债券补充原债券规模,以达到目标募资规模。
其次在平滑市场波动方面,文章以金融债举例称,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一次性发行规模通常达到几百亿元,易给市场带来较大资金压力,也不利于自身降低融资成本。若采用增发方式,可有效平滑市场波动。对于一些大型中央企业,采用增发方式发行信用债也有类似效果。
再次是关于提高单券的市场流动性,姜涛等人认为,合理的增发可以使单只债券的发行周期得到延长,并拉长该只债券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活跃时间,提高债券流动性。而且对于期限较长的债券,不断增发可以有效提高其市场存量,有效汇集二级市场资金,进而更好地稳定债券收益率的期限结构,得到可靠的定价曲线。
高等级发行主体或优先受益
《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不少机构人士指出,新政落地后,不同等级信用债流动性的分化或将进一步加大。
在业内看来,债券增发会增加投资者进行债券估值和管理的难度。比如,姜涛等人就指出,增发要保证票面利率与原利率一致,比如关键期限为10年以内的国债在增发时,均采用混合式招标来确定当期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进而确定面值。“这一招标方式与信用债新发有所不同——目前信用债新发都采用荷兰式利率招标方式确定票面利率。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增发债券时,投标方式和估值方法都要有所改变,这对其提出了较高要求。”上述文章称。
根据《通知》要求,发行人、主承销商应当按照价格定价的方式确定续发行的发行价格。发行人应当在发行公告中详细披露发行价格的确定原则和确定方式。公司债券续发行后符合基准做市品种条件的,可以纳入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范围。
“低等级信用债主体,需要在流动性与到期压力上做出权衡,避免单一节点债券到期压力过大。而高等级信用债,市场认可度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同高等级债券的差异更多在于流动性风险而非信用风险。”王宇辰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信用债续发行有望改善高等级产业债的流动性,部分存续规模较大,且持续新发和续发的高等级产业债或将进一步演绎“信用利率化”。
回顾利率债市场的续发情况,境内增发债券主要集中于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以及少部分地方政府债,且增发债券以中长期品种为主。据中信建投统计,2018~2022年,境内增发国债中5年期以上品种占比超过61%,增发政策性金融债中5年期以上品种占比则超过81%。
事实上,此前信用债增发也有个别先例,但并未大面积延续和推广。比如,中央汇金公司曾于2021年在银行间市场增发中期票据,规模为145亿元,发行数量为4只,2023年11月以来又增发多期,频率明显提升;中国银行曾在2005年增发一期商业银行次级债,规模为69.3亿元,发行数量为1只。
考虑到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更大,有市场人士认为,交易所市场先行试点后,银行间市场也有望跟进完善信用债续发机制。有固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在国内债市基础设施趋于统一的背景下,信用债续发预计能够有序推开,银行间市场跟进的概率比较大。
不过,综合考虑市场主体适应情况和风险因素,新规试点节奏和其中挑战也备受关注。姜涛等人认为,有序稳定的信用债增发节奏可以稳定市场投资者预期,稳定债券收益率的期限结构,建议参考国债增发的“发1续N”模式,即增发次数根据债券期限结构有所差异化。此外,在试点阶段,可选择优质中央企业作为信用债增发试点,待试点运作成熟,再逐步拓宽信用债增发领域,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其中。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77.0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55.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2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1556.2亿元。
2024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70.4万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8.9万亿元。2024年,国债发行12.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8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4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等)发行14.5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2703.8亿元,同业存单发行31.5万亿元。
《通知》还明确了资产支持证券扩募发行事宜,不过仅针对在上交所挂牌的存量持有型不动产ABS。有市场观点认为,ABS扩募延续了目前的REITs扩募,未来会否进一步扩容和推广值得期待。
从已发行的持有型不动产ABS来看,相较于传统ABS产品,持有型不动产ABS最重要的特点是突出“资产信用”和“权益属性”,一般采用平层结构,以底层资产运营产生的现金流实现投资人持续、稳定分红,同时摒弃了传统的优先劣后增级安排,也不再通过主体信用增进和资产回购等方式来为产品增信。目前,已落地的持有型不动产ABS有7单。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信用债是什么意思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 上海报道
5月21日晚间,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上市挂牌业务指南(2025年5月修订)》,以及关于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上述通知指出,为规范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活动,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上交所就试点开展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发行业务有关安排。
相较之前,此次新规的亮点体现在哪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推出公司债续发行与ABS扩募两项创新业务试点,并同步完善相关上市挂牌制度。其中,公司债续发行机制通过简化后续发行流程、扩大单只债券流通规模,有效改善当前信用债流动性不足的痛点,缩小与利率债品种之间的流动性差距,将有力提升标的债券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这一积极变化也在信用债市场迅速引发了关注。多位专业人士指出,新规不仅优化了一级市场发行机制,同时通过改善二级市场投资端的交易流动性,为公司债券融资和ABS业务注入新动能。市场普遍预期,该举措将成为促进信用债及ABS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好因素。
对于此次的公司债和ABS新规,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资深研究员王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续发行”机制是在不改变到期日和票面利率的情况下,对现有债券的再次发行,以增大该债券的市场存量。此前我国债券市场仅有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具有明确的续发行机制,且发行量较大;信用债历史上仅有中央汇金公司和中国银行两个主体续发行过,但信用债续发行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本次新规明确了公司债券的续发行机制,丰富了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并增强了融资的灵活性。
简化发行流程提升流动性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新规主要围绕流动性提升和流程简化两大方向推出多项举措。
在流程简化方面,通知第一条指出,本次所称的公司债券续发行,是指已在本所上市挂牌的存量公司债券的发行人进行增量发行并将增量发行债券与存量债券合并上市挂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则是指计划管理人对在本所挂牌的存量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证券进行扩募发行并且合并挂牌。扩募发行不涉及设立新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合并上市挂牌后,存量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的还本付息、收益分配等发行条款和持有人会议、受托管理、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等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安排原则上保持不变。公司债券发行人、计划管理人应当确保原持有人和新加入的持有人按照募集说明书、计划说明书和相关协议的约定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此外,通知第二条显示,新规允许发行人使用有效期内的公开发行注册文件或者非公开发行无异议函向本所申请发行备案,参与续发行业务。值得关注的是,此举无疑将简化续发行流程,有助于缩短企业融资周期、降低相应成本和操作环节的复杂程度。
而在提升流动性方面,通知第九条明确规定,公司债券续发行后符合基准做市品种条件的,可以纳入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范围。对此业内认为,此举将提升做市商报价积极性,有助于降低买卖价差。
甬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郑嘉伟向本报记者表示,上交所此次试点政策通过简化流程、稳定产品属性、引入做市机制,有望显著提升公司债券和ABS的市场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通过强化持有人会议、信息披露和担保机制约束,平衡了市场效率与风险防控。
他认为,该政策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鼓励企业通过低成本续发盘活存量债务,缓解再融资压力。ABS扩募机制可为基础设施REITs等长期资产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支持,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
有望优化信用债市场及ABS业务格局
为何公司债券需要续发行机制?王婷向记者指出,一方面,债券存量增加,市场可交易量必然增加,债券的流动性自然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对于有较大持债需求的机构而言,有较大存量的债券,在交易环节具有降低交易费率、持有环节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等的优势,因而机构倾向买入大存量的债券。由此,加大债券存量能提升投资机构的投资积极性,进而提升市场活跃度。而小存量的债券即使信用风险、收益率等各方面均符合机构要求,但通常因担心流动性不足不好卖出,而不被大机构所青睐。
并且,相较于申请新的批文,债券续发行能有效利用既有的批文资源,减少重复申请流程,从而显著提升发行的便捷性。同时,在市场环境不利于发行时,比如市场利率偏高、市场风险偏好发生变化等情况下,发行人可以选择降低发行规模以提升发行成功率,当市场环境转好后,再续发行同一支债券,从而提升发行人的融资灵活性。
王婷还提到,在境外市场,经常出现企业续发债券与原债券合并同一序列。续发形式,可以是一般发行,也可以是通过交换要约形式,置换旧票据的同时,与存续其他债券合并同一序列,便于债务统一管理。
而债券续发并非仅出现在利率下降时期,其触发因素包括融资成本优化、债务滚动需求、市场窗口期选择等。第一,市场窗口期选择。在利率下行期间,续发低利率债券,锁定长期低成本资金。第二,滚动融资需求。因存续债券到期压力进行续发,延长债务期限,避免流动性危机。第三,简化合规流程,便于负债管理,提升单券流动性。合并同一序列可简化合规管理,满足信息披露一致性,降低单券管理成本。同时提升单券流动性,避免多只小规模债券分散流动性,吸引主权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信用债市场核心品种的公司债,其生态变化将深刻影响整体市场格局。本次的续发行新机制将帮助公司债券发行人整合存续债券,解决当前企业存续债券数量过多导致的管理混乱问题,通过续发行替代新发,有效降低操作风险和管理成本。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信用债基金
5月21日晚间,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上市挂牌业务指南(2025年5月修订)》,以及关于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上述通知指出,为规范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业务活动,满足市场主体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提升债券市场流动性,上交所就试点开展公司债券续发行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发行业务有关安排。
相较之前,此次新规的亮点体现在哪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本次推出公司债续发行与ABS扩募两项创新业务试点,并同步完善相关上市挂牌制度。其中,公司债续发行机制通过简化后续发行流程、扩大单只债券流通规模,有效改善当前信用债流动性不足的痛点,缩小与利率债品种之间的流动性差距,将有力提升标的债券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这一积极变化也在信用债市场迅速引发了关注。多位专业人士指出,新规不仅优化了一级市场发行机制,同时通过改善二级市场投资端的交易流动性,为公司债券融资和ABS业务注入新动能。市场普遍预期,该举措将成为促进信用债及ABS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好因素。
对于此次的公司债和ABS新规,中证鹏元研发部高级董事、资深研究员王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续发行”机制是在不改变到期日和票面利率的情况下,对现有债券的再次发行,以增大该债券的市场存量。此前我国债券市场仅有国债、地方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具有明确的续发行机制,且发行量较大;信用债历史上仅有中央汇金公司和中国银行两个主体续发行过,但信用债续发行的市场需求一直存在。本次新规明确了公司债券的续发行机制,丰富了公司债券的发行方式并增强了融资的灵活性。
简化发行流程提升流动性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新规主要围绕流动性提升和流程简化两大方向推出多项举措。
在流程简化方面,通知第一条指出,本次所称的公司债券续发行,是指已在本所上市挂牌的存量公司债券的发行人进行增量发行并将增量发行债券与存量债券合并上市挂牌。资产支持证券扩募,则是指计划管理人对在本所挂牌的存量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证券进行扩募发行并且合并挂牌。扩募发行不涉及设立新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合并上市挂牌后,存量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的还本付息、收益分配等发行条款和持有人会议、受托管理、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等投资者权益保护相关安排原则上保持不变。公司债券发行人、计划管理人应当确保原持有人和新加入的持有人按照募集说明书、计划说明书和相关协议的约定平等享有权利、履行义务。
此外,通知第二条显示,新规允许发行人使用有效期内的公开发行注册文件或者非公开发行无异议函向本所申请发行备案,参与续发行业务。值得关注的是,此举无疑将简化续发行流程,有助于缩短企业融资周期、降低相应成本和操作环节的复杂程度。
而在提升流动性方面,通知第九条明确规定,公司债券续发行后符合基准做市品种条件的,可以纳入公司债券基准做市品种范围。对此业内认为,此举将提升做市商报价积极性,有助于降低买卖价差。
甬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郑嘉伟向本报记者表示,上交所此次试点政策通过简化流程、稳定产品属性、引入做市机制,有望显著提升公司债券和ABS的市场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通过强化持有人会议、信息披露和担保机制约束,平衡了市场效率与风险防控。
他认为,该政策有助于推动债券市场从“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转型,鼓励企业通过低成本续发盘活存量债务,缓解再融资压力。ABS扩募机制可为基础设施REITs等长期资产提供更灵活的资金支持,促进资产证券化市场健康发展。
有望优化信用债市场及ABS业务格局
为何公司债券需要续发行机制?王婷向记者指出,一方面,债券存量增加,市场可交易量必然增加,债券的流动性自然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对于有较大持债需求的机构而言,有较大存量的债券,在交易环节具有降低交易费率、持有环节可以减少管理成本等的优势,因而机构倾向买入大存量的债券。由此,加大债券存量能提升投资机构的投资积极性,进而提升市场活跃度。而小存量的债券即使信用风险、收益率等各方面均符合机构要求,但通常因担心流动性不足不好卖出,而不被大机构所青睐。
并且,相较于申请新的批文,债券续发行能有效利用既有的批文资源,减少重复申请流程,从而显著提升发行的便捷性。同时,在市场环境不利于发行时,比如市场利率偏高、市场风险偏好发生变化等情况下,发行人可以选择降低发行规模以提升发行成功率,当市场环境转好后,再续发行同一只债券,从而提升发行人的融资灵活性。
王婷还提到,在境外市场,经常出现企业续发债券与原债券合并同一序列。续发形式,可以是一般发行,也可以是通过交换要约形式,置换旧票据的同时,与存续其他债券合并同一序列,便于债务统一管理。
而债券续发并非仅出现在利率下降时期,其触发因素包括融资成本优化、债务滚动需求、市场窗口期选择等。第一,市场窗口期选择。在利率下行期间,续发低利率债券,锁定长期低成本资金。第二,滚动融资需求。因存续债券到期压力进行续发,延长债务期限,避免流动性危机。第三,简化合规流程,便于负债管理,提升单券流动性。合并同一序列可简化合规管理,满足信息披露一致性,降低单券管理成本。同时提升单券流动性,避免多只小规模债券分散流动性,吸引主权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作为信用债市场核心品种的公司债,其生态变化将深刻影响整体市场格局。本次的续发行新机制将帮助公司债券发行人整合存续债券,解决当前企业存续债券数量过多导致的管理混乱问题,通过续发行替代新发,有效降低操作风险和管理成本。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信用债风险大吗
财联社5月15日(编辑 杨斌)在偏松资金面的推动下,信用债近期成交愈发火热。近五个交易日,非金信用债的日均成交额接近2000亿元。而短端信用债的收益率下行幅度更大,1年期AA+级中短票据的到期收益率5月以来已下行了10BP。短端利率下降后,机构预计,信用债行情的展开或由短及长,票息策略也有望成为新的交易方向。
资金面宽松,短端信用债成交火热
五一长假后,信用债市场的成交活跃度迅速恢复。Wind数据显示,近5个交易日,银行间与交易所市场非金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定向工具)的日均成交额超过1960亿元,5月9日、5月12日的日成交额都超过了2100亿元。
图:近一个月信用债日成交额浙商银行FICC团队在其公号上表示,近期信用债交投情绪维持走强态势,整体表现好于利率,短端强于长端。
分期限来看,短端信用债的收益率下降更为明显。以AA+评级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为例,5月以来,6个月、1年期、3年期、5年期分别下降了11BP、10BP、6BP、2BP。分评级来看,短期限中低评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幅度略大,AAA、AA+、AA级1年期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5月以来分别下行7BP、10BP、10BP。
图:不同期限AA+评级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走势浙商银行FICC团队指出,资金价格中枢下落,加杠杆性价比凸显,使得信用债自5月回来后持续低估值成交,中短端债券收益率在资金价格催化下或将继续下移。
业内交易员表示,5月7日降准降息的消息落地后,资金宽松首先驱动短端信用债利率下行。
跨月后,资金面持续偏松,隔夜加权利率维持在1.40%附近,昨日DR001一度下行至1.35%。5月9日起,民生资金情绪指数连续3个交易日低于40,位于宽松区间。由于资金面宽松和大额逆回购到期,央行本月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1.33万亿元。
信用债补涨或由短及长
相对而言,长久期、高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下行的阻力更大。5月以来,5年期AAA级中短票据的到期收益率只下降了2BP。
国盛证券固收首席杨业伟近期研报指出,补涨阻力集中在长信用,是由于年初以来债市震荡偏熊,且信用债票息保护不足,机构流动性诉求提升。
浙商银行FICC团队认为,5月为发行小月,机构买盘基本只能二级收债,考虑到加杠杆买信用策略确定性较高,弱资质主体信用利差还有压缩空间,买盘期限可能会小幅拉长。
杨业伟预计,信用债行情的展开或由短及长。资金宽松打开短端空间,短端利率下降之后,曲线斜率将恢复,这将为长端利率提供保护。市场杠杆也有望逐步恢复,随着资金价格持续保持低位,5 月可能有更多投资者会加杠杆来享受正carry带来的收益增厚。
华创证券固收首席周冠南建议继续挖掘高票息品种,适当拉长久期。在利差压缩阶段,中短端利差压缩通常快于长端,流动性较好的银行二永债利差压缩通常快于普通信用债,可优先参与剩余期限4-5年、流动性较好、利差压缩空间较大的品种。
浙商银行FICC团队表示,在资金价格持续维持低位、利率市场急涨急跌的背景下,追求绝对收益的票息策略成为了资管类机构的新交易方向,弱资质的较高收益债券受到追逐,看地产债的机构正在增加。
(财联社 杨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信用债与利率债的区别,信用债今日行情最新消息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