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当事人想请律师,但是又还没到那个阶段。譬如有些比较轻微的案件(相对常见的是轻微的醉驾案),当事人比较早就取保了,想争取审查起诉阶段不起诉,可能就会“提前”找律师。
其中部分人会把自己的案情写好,编辑成一个word或pdf,然后来问律师要“方案”。虽然当事人经常说这是“为了方便您尽快了解案情”,但不知怎的,有时我会感觉他们之所以写“模板”是为了群发给好多好多律师,然后自己“博采众长”,不请律师。
前些天有位当事人说:“您看看我的这份材料,先想想怎么处理,然后我们再谈。”然后过了一天,他问我:“林律师,有什么进展吗?”我说:“您好!我还没介入。”“没介入”有两个意思,如果说对方问的是案件本身的“进展”,那么还没到那个阶段律师是没办法介入的,自然也不会“有进展”;如果对方问的是“思考的进展”,那律师应该也不太想“介入思考”。
对大部分律师来说,思考付费的事情已经够累了,没付费的事情是真的不太想去思考,尤其是这种好像还要深度思考(要方案)的,还是比较劝退,给人一种免费帮人写申论的感觉。
当事人总是问“律师,你有没有办法”,事实是做律师做到现在,我已经开始不太有办法勉强自己帮不付费的人想办法。
可能有些当事人觉得,自己的案件有“价值”,律师会想要代理,所以就可以委托为由,免费咨询很多律师。然而事实是,虽然我们都是要谈案的,但律师也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用在谈案上,基本上如果不是那种面谈一次都没办法定下来那我们就不会再花心思了,而且面谈一次都定不下来也说明双方对彼此并没有很满意,不如各自花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毕竟对律师来说,除了谈案,我们还要办案,还要学习,还要参加社会活动,还要生活,有些律师甚至还有部分行政事务。
最近沈梦辰和杜海涛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在很多网友看来,事情是这样的:沈梦辰和杜海涛在一起八年了,沈梦辰一直想结婚、杜海涛不想结,很多网友都为沈梦辰不值,觉得杜海涛“浪费”了沈梦辰八年的青春。
我瞬间共情沈梦辰,因为我想到了免费咨询,就对沈梦辰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我想如果我认真回复每一个免费咨询,我在免费咨询上花费的时间可能也会有八年。
当事人提前找律师不是不可以,但这种情况只能当成前期咨询,咨询也还是一样要付费的。
有些当事人加了我,说自己有个案件,大概什么什么时候会移送审查起诉,然后天天发问题给我,有的还发语音(老实说,不太能理解能打字、能打电话还发语音的人)。对于这种情况,我只想说,您可以提前联系我,但请不要试图提前(免费)问那么多问题,加好友后暗中观察我就好了,差不多要决定是否委托或者委托谁的时候,再来面谈一下。(当然也可以一次性逛多几个律所,见多几个律师。)
至于平时,我们就都自己做自己的事。
当然,我肯定不只倡导当事人珍惜律师的时间,也希望当事人珍惜自己的时间。与其这里问一下、那里问一下或者焦虑到隔几天问一下、不断地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不如把这些时间拿来工作赚钱,或许到时可以请更好的律师呢?
杨绛曾经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其实这句话化用一下,可以用于很多地方。譬如“您的问题在于问得太多而付费意愿太少”或者“我的问题在于咨询者太多而时间太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提前找律师有必要吗
●提前多久找律师
●找律师需要提前给钱吗?
●找律师要提前付律师费
●请律师需要提前多少天请
●律师提前多久知道开庭
●律师费提前付清吗
●找律师需要提前预约吗
●提前多久找律师
●请律师律师费提前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