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国有控股是国企吗有编制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禹茹涵

上市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国有控股是国企吗有编制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禹茹涵来为大家解答上市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国有控股是国企吗有编制吗这个热门资讯。上市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国有控股是国企吗有编制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是国企吗



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是刑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至一百六十九 条所规定的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 罪等罪名的犯罪主体。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深入进行,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对于受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否能够成为上 述犯罪的主体,认识不一。如李某原系某国有公司副董事长、总经 理,后由该国有公司委派到某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任副董事长、 总裁。李某在有限责任公司任职期间,因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 行职务,给该有限责任公司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李某 是否属于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中规定的国有公司工作人员,并以刑 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的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实践中存在较大分歧: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不属于国有公司工作人员。理由是:从文 义分析,“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是指在国有公司、企业中工作的 人员。只有确定了国有公司、企业的范围,才能确定“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范围。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 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 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 资公司。”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没有对国有公司的范围予以界定,但参照《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第三条的 规定精神,国有公司也应当是指依照公司法成立,财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司,包括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 独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由 2 个以上 50 个以下)国 有投资主体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资本控股或参股的 公司不属于国有公司、企业。因此,本案中的李某不属于在国有公 司、企业中工作的人员,也就不是“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另一种意见认为,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规定的国有公司、企 业在1997 年刑法修订时,应当是指依照公司法和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成立,财产完全属于国家所有的公司、企业。但随着我国国 有公司、企业的改制、改革,1997 年刑法修订时意义上的国有公 司、企业会逐渐减少,而代之以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 司。如果将刑法意义上的国有公司、企业局限于财产完全属于国家 所有的公司、企业,必然会导致像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首钢 等这样的国有控股公司、企业不能被认定为国有公司、企业,对这 类国有资本绝对控股的公司中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 滥用职权,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不能依照刑法的有关 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这肯定不符合立法本意。因此,应当根据我 国国有公司改革、改制的具体情况,对刑法意义上的国有公司、企 业作出合乎实际的认定。在现阶段,国家对国有公司、企业和国有 控股、参股公司、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是相同的,统一执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和《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 办法》。因此,刑法意义上的国有公司、企业,应当包括国有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参股的公司、企业。既然李某在国有控股公司中担任副董事长、总裁,就负有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职权,其在有限责任公司任职期间,因严重不负责任、不正确履行 职务,给该有限责任公司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经济损失,实质上就是致使国家利益遭受了特别重大损失,应当以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规 定的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

为统一刑法的适用,明确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国有公 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含义,最高人民法院于 2005 年 8 月1 日 公布了《关于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 企业人员的解释》,规定“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 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论”。这样解释的主要理由在于:

受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 具有双重的身份,负有双重职责。一方面,接受委派的人员是国有 控股、参股公司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接受委派的人员要代表原 委派的国有公司、企业,对国有控股或者参股公司中的国有资产行 使监督、管理职权,即属于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国有公司、 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工作中严重失 职或滥用职权,致使其任职公司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事实上必然 导致作为股东的国有公司、企业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致使国家利 益遭受严重损失。因此,对于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国有控股、参 股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有公司、企业人员论”,构成犯罪的, 适用刑法关于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犯罪的规定,既符合刑法第 三章关于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犯罪的构成要件,也符合刑法对国有 资产予以特别保护的立法意图。

关于这里的“委派”,《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 会纪要》已予以明确,即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委任、派遣,既可以是事前、事中的提名、推荐、指派、任命,也可以是事后的认可、同意、 批准等。只要是接受国有公司、企业的委派,代表国有公司、企业到国有控股、参股的公司中从事公务,就可以“以国有公司、企业 人员论”。由于受委派从事的工作必须是代表国有公司、企业在国 有控股、参股公司中行使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等职责,才具有受委派的实质内容,因此,受委派人员一般会在国有控股、参股的 公司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如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监 事、财务负责人或部门经理等。虽然在形式上这些职务可能是出于国有控股、参股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决议或依照公司章程选 举,但只要实质上符合受委派从事公务的情形,就应“以国有公司、 企业人员论”。

国有控股是国企吗?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国企领导究竟是否有行政级别?央企和地方国企领导,在级别上又有什么不同?

在我国上个世纪计划经济时代,企业主要都是国家所有,企业所有的领导也对应有明确的行政级别,实际上与行政单位的领导干部几乎没有区别,只是负责的工作属性不同,其重点在于领导企业生产等相关工作。

不过在改革开放实现市场化经济以后,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始出现,原本的国企便成为了一类特殊的存在。

1984年国务院便发布通知,要求国营企业领导人与行政任命脱钩,推行任期制。同年上海等地通过股份制试点和行政性公司改制,逐步剥离企业行政职能。1999年首次在中央层面明确规定,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

2000年国家经贸委进一步发布文件,重申企业不再套用党政机关行政级别。地方才陆续取消国企行政级别,但全国范围内进展缓慢,至今仍存在行政化残余。

因此如果根据《公务员法》,行政级别仅适用于公务员体系,而国企领导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严格来说国企本身已经没有法定行政级别。

但由于国企领导的任免权归属各级党委组织部,如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等,其级别通过“比照”行政机关形成。

像副部级央企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中央直接管理,对应副部级干部;省属国企正职比照正厅级,市属国企正职比照正处级等。这种“比照”机制是干部交流调任的实践需要,属于约定俗成的管理方式,但形成了事实上的国企“行政级别”。

具体来说在央企层面有正部级、副部级和正厅级3类,其中国家铁路集团、中信集团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其一把手一般为正部级,副手为副部级。董事长、党委书记等都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任命。

副部级主要集中在国资委监管的前50名左右的央企中,包括中国核工业,中国航天科技、航空工业,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等等,其正职领导也就属于副部级,归中央组织部实际任免管理,因而也属于“中管干部”行列。

当然央企中还有正厅级的企业,其一把手和正职领导,以及副部级央企的副职领导,都同属于正厅级。而地方国企则分为省属、市属以及县属国企,其主要领导分别归省委组织部和市、县各级组织部管理。

对应的一把手和正职领导,其相应级别分别为正厅级、正处级和正科级。与省市县各级党政机构下设的直属单位同级,而相应的副职领导,也对应降半级。

国企内部职务,如部门负责人、子公司领导的级别,通常也会相应比照行政体系,如副部级央企之下的子公司总经理,对应厅局级正职。正厅级国企下设部门经理,则对应县处级正职。

而之所以目前国企领导的“比照级别”仍广泛存在,就是因为历史沿革导致的级别延续依然和国企领导待遇密切相关,以及国企领导干部的任免,不可能完全脱离党政领导管理。

还有这种机制虽便利于政企干部交流,尤其在副处级以上干部调任行政机关时,原企业级别将是重要参考。但这种级别挂钩也反映了“官本位”思维的延续,与市场化改革方向存在相悖的张力,因此也是国企需要不断改革的方向之一。

看了国企领导的不同级别,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国资数据中心,国企的行政级别和编制是怎么算的?

http://www.guozi.org/listing/newsshow.php?id=18764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陕西日报:国企去行政化值得期待

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1104/c78779-23427753.html

凤凰财经,央企“一把手”行政级别有多高?

https://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gqybs/index.shtml


国有控股是国企吗还是私企

在大众的认知里,国企似乎总是被人们标上着一些不太正面的标签。

-懒散、效率低、管理僵化-,甚至有人调侃,在国企工作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就是一个下午-。

再看看数据,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4% ,股份制企业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1.0%,私营企业增长6.8%。

与私企、外企相比,国企的利润增长数据确实不算突出,差距也一目了然。

于是,网上便有声音喊着要将国企全面私有化,认为市场竞争能给国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但国企赚钱能力差,真的只是因为效率低吗?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

先来说说地铁。

从我国公布各城市地铁营收与利润排行榜,本以为每天有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客流量的地铁系统肯定赚得盆满钵满,可结果令人意外,全国几十个城市中能实现盈利的仅有寥寥几个城市,其余城市全靠国家补贴苦苦支撑。

2024年上半年地铁-轨道公司营收数据显示,从利润来看,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名前五的是北京地铁(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12.4亿、南昌地铁7.94亿、天津地铁4.75亿、湖南轨道交通2.81亿、南京地铁2.74亿。

即便有部分盈利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地铁行业的盈利面依旧较窄,众多城市的地铁仍依赖补贴维持运营。

起初以为是地铁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查阅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后发现,地铁不赚钱几乎是国际共识。

但是其他国家大多不爱干这种赔本生意,而中国却埋头苦干,疯狂修建地铁。

倘若按照一些人的想法,将地铁集团全面私有化,不出一年,这种年年亏损的项目大概率会被砍掉。

到那时,城市道路拥堵、公交系统爆满的情况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

为了出行便利,大家只能被迫接受地铁票价全面上涨,原本10个站5块钱的票价,私人运营后可能涨到20块钱,通勤负担大大加重。

高铁系统亦是如此。

中国18个铁路局有12个亏损,仅6个勉强盈利。

很多人难以相信,中国每年铁路出行人数达百亿千亿规模,高铁居然不赚钱。

但事实是,建设高铁路线平均每公里需投入1-2亿元,一段500公里长的铁路,前期投入就高达500-1000亿元,还不算车厢建造费用和日常人员服务维护成本。

要是高铁项目私有化,大概率会出现两个结局:一是高铁里程大幅缩减,毕竟难以盈利;二是高铁票价飙升,直逼飞机票价。

但要知道,修建高铁每年可拉动1.5%的GDP,我国当下的高铁网络,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参与建设高铁系统的正是被认为效率低、年年亏损的国企。

在这些经济关键领域,国有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长远布局。

从纳税方面来看,国企堪称国家的纳税大户。

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纳税排行榜显示,纳税前五名的企业是中国烟草,中国石油,中国工商,中国建设,中国农业清一色的国企。

有人会说,国企资产规模庞大,纳税多很正常。

但据2017年中国企业五百强数据,其中274家国企,企业数量占比54.8%,纳税占比却高达85.87%。

2024中国企业500强合计纳税额4.55万亿元,500强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5.12%。

这意味着在效率低、赚钱少的情况下,国企为国家纳了更多的税,也反映出私企在赚同样多钱时纳税比国企少。

很多私企将注册地选在香港或境外开曼群岛,就是为了利用当地税种少、税率低的优势避税。

在履行劳动法和发放福利方面,国企也更加规范。

五险一金,有多少私企能按真实标准缴纳?工作时间,国企很多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即便加班也有加班费,这一点又有多少私企能做到?由此可见,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2020年湖北爆发疫情,两个月未能恢复生产的湖北人民,没有停过一天电,没有断过一次网,没有缺过一斤粮。

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国家电力局24小时不间断的日夜值班,是便捷的交通系统从全国向湖北源源不断输送物资,是国家开放几大储备粮及时供应。

这些关乎民生的关键领域,在特殊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这些关键领域都私有化了,一旦遇到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私人资本首先考虑的是回报,而国家考虑的是民生和整体发展。

就像是社会发生灾难时,中国政府是以局中人的身份积极参与营救,美国政府则多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这就是中美之间的显著区别,也是中国的核心力量所在。

国企作为中国的纳税主力、责任担当,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刻板印象和片面的数据,就否定国企的价值。

诚然,国企可能存在一些需要改良和优化的地方,但我们绝不能自废武功,将国企全盘私有化。

关键领域国有化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前提,是中国和西方竞争的核心优势,我们应珍视并不断完善国企体系,让其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文字来源:硬核资本论的视频内容

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待遇怎么样

在大众的认知里,国企似乎总是被人们标上着一些不太正面的标签。“懒散、效率低、管理僵化”,甚至有人调侃,在国企工作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就是一个下午”。

再看看数据,2024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4% ,股份制企业增长1.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1.0%,私营企业增长6.8%。与私企、外企相比,国企的利润增长数据确实不算突出,差距也一目了然。于是,网上便有声音喊着要将国企全面私有化,认为市场竞争能给国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但国企赚钱能力差,真的只是因为效率低吗?我们不妨深入探究一番。

先来说说地铁。从我国公布各城市地铁营收与利润排行榜,本以为每天有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客流量的地铁系统肯定赚得盆满钵满,可结果令人意外,全国几十个城市中能实现盈利的仅有寥寥几个城市,其余城市全靠国家补贴苦苦支撑。

2024年上半年地铁/轨道公司营收数据显示,从利润来看,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排名前五的是北京地铁(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12.4亿、南昌地铁7.94亿、天津地铁4.75亿、湖南轨道交通2.81亿、南京地铁2.74亿。即便有部分盈利的情况,但总体而言,地铁行业的盈利面依旧较窄,众多城市的地铁仍依赖补贴维持运营。

起初以为是地铁管理不善造成的,可查阅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后发现,地铁不赚钱几乎是国际共识。但是其他国家大多不爱干这种赔本生意,而中国却埋头苦干,疯狂修建地铁。

倘若按照一些人的想法,将地铁集团全面私有化,不出一年,这种年年亏损的项目大概率会被砍掉。到那时,城市道路拥堵、公交系统爆满的情况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出行便利,大家只能被迫接受地铁票价全面上涨,原本10个站5块钱的票价,私人运营后可能涨到20块钱,通勤负担大大加重。

高铁系统亦是如此。中国18个铁路局有12个亏损,仅6个勉强盈利。很多人难以相信,中国每年铁路出行人数达百亿千亿规模,高铁居然不赚钱。但事实是,建设高铁路线平均每公里需投入1-2亿元,一段500公里长的铁路,前期投入就高达500-1000亿元,还不算车厢建造费用和日常人员服务维护成本。

要是高铁项目私有化,大概率会出现两个结局:一是高铁里程大幅缩减,毕竟难以盈利;二是高铁票价飙升,直逼飞机票价。

但要知道,修建高铁每年可拉动1.5%的GDP,我国当下的高铁网络,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参与建设高铁系统的正是被认为效率低、年年亏损的国企。在这些经济关键领域,国有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从国家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进行长远布局。

从纳税方面来看,国企堪称国家的纳税大户。2024年中国上市公司纳税排行榜显示,纳税前五名的企业是中国烟草,中国石油,中国工商,中国建设,中国农业清一色的国企。有人会说,国企资产规模庞大,纳税多很正常。

但据2017年中国企业五百强数据,其中274家国企,企业数量占比54.8%,纳税占比却高达85.87%。2024中国企业500强合计纳税额4.55万亿元,500强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国税收收入的25.12%。

这意味着在效率低、赚钱少的情况下,国企为国家纳了更多的税,也反映出私企在赚同样多钱时纳税比国企少。很多私企将注册地选在香港或境外开曼群岛,就是为了利用当地税种少、税率低的优势避税。

在履行劳动法和发放福利方面,国企也更加规范。五险一金,有多少私企能按真实标准缴纳?工作时间,国企很多严格执行8小时工作制,即便加班也有加班费,这一点又有多少私企能做到?由此可见,国企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2020年湖北爆发疫情,两个月未能恢复生产的湖北人民,没有停过一天电,没有断过一次网,没有缺过一斤粮。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国家电力局24小时不间断的日夜值班,是便捷的交通系统从全国向湖北源源不断输送物资,是国家开放几大储备粮及时供应。

这些关乎民生的关键领域,在特殊时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关键领域都私有化了,一旦遇到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私人资本首先考虑的是回报,而国家考虑的是民生和整体发展。就像是社会发生灾难时,中国政府是以局中人的身份积极参与营救,美国政府则多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这就是中美之间的显著区别,也是中国的核心力量所在。

国企作为中国的纳税主力、责任担当,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刻板印象和片面的数据,就否定国企的价值。

诚然,国企可能存在一些需要改良和优化的地方,但我们绝不能自废武功,将国企全盘私有化。关键领域国有化是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重要前提,是中国和西方竞争的核心优势,我们应珍视并不断完善国企体系,让其更好地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文字来源:硬核资本论的视频内容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上市国有控股是国企吗,国有控股是国企吗有编制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