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官网,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邓智
大家好,由投稿人水昭来为大家解答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官网,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邓智这个热门资讯。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官网,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邓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吴祖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进行深邃思考、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蓝图、领航掌舵,为自然资源部门统筹落实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蕴含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将指引和激励广大自然资源工作者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然资源力量。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论述摘编》,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资源保护治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构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完善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逐步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推动《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落地实施,编制印发市级和县级规划,为全省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引。二是统筹修复整治。推动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9个子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0.31亿元,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36.08万亩;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秦巴山东段—汉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矿山生态修复94座、面积7570.95亩,坚决扛起“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三是优化省域用地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服务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探索健全土、水、农、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治理;积极参与“大地规划”编制工作,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始终坚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推动改革、优化服务,全力护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素保障有力有效。深化“两上四服务”(上门服务、向上争取,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湖北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开展上门服务,协调解决问题287个。深化用地审批权委托改革,出台加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要素保障等政策措施,科学开展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为地方发展提供务实灵活的要素保障。2024年,全省申报建设用地42.50万亩,同比增长5.76%;批准42.16万亩,同比增长4.92%;出让价款达2143.73亿元,同比增长0.18%。已申报用地的571个、37.86万亩省级重点项目实现“应保尽保”。武汉枢纽直通线工程用地预审、沿江高铁合武段全线正式用地要素保障提速。二是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湖北召开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利用现场会,总结推广招引股东、“工业上楼”、监督转让、有偿流动、无偿收回等实施路径,创新受司法查封的闲置土地处置举措,以点带面推动全省节约集约用地。2024年,全省消化处置存量土地29.62万亩,消化处置比例34.62%,消化处置比例同比增长0.64%。聚焦自贸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探索工业用地复合立体开发利用新模式,有效解决高科技企业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局限问题。武汉市、宜昌市推进国家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进展顺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论述摘编》收录了有关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千方百计守牢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一是巩固耕地总量净增态势。开展林耕空间置换试点与林粮间作合理株数技术标准研究,已完成林耕空间置换6800余亩。“山上”换“山下”试点、优化耕地布局的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建立省级耕地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切实守牢69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二是发挥考核奖惩导向作用。完善耕地保护奖惩办法,对15个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县(市、区)共下达奖励资金8000万元,对59个县(市、区)下达2023年补充耕地省级统筹补偿资金8.24亿元,充分调动各地加强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耕地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全面完成2023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全省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至2.0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同比下降71.1%,全力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牢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长期任务。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以赴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地灾防范规程,充分运用“巡、测、整、让”四字诀,坚决做到“五个到位”,即上下同心压实责任到位、分类分区排查指导到位、人防技防监测预警到位、排危除险及时整治到位、生命至上转移避让到位。2024年,在全省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和防治形势较往年更为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成功避险41起,避免可能人员伤亡314人,取得“零伤亡”的防治成果,9起成功避险案例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自然资源工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将坚持学原文、悟原理、重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班子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
2025年5月16日 第10号(总号:454)
半月刊
目录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207国道公安县埠河至南平段改建工程设站收费有关事项的批复(3)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鄂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6)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荆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7)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黄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9)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六届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决定(11)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湖北省知识产权专员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13)
湖北省知识产权专员管理办法(试行)(14)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湖北省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通知(16)
湖北省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16)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文件原文)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 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湖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21)
湖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试行)(22)
原标题:《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2025年第10号)》
阅读原文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举报电话号码?

极目新闻记者 王俐燃
通讯员 王皖苏
“全省数据一网通,办证不用跑多趟”4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专家评审会。湖北将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互联互通,预计明年年底前全面投入使用。
据了解,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有“线上办+窗口办+自助机”三种服务模式,像换证、查询等常规业务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在线办理,而需要现场核实的业务则可通过手机预约时间,再来到政务大厅现场办理。
部分地区自助服务终端更是提供24小时证明打印服务,市民们再也不用担心“下班太晚办不到”的问题。
同时,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将借鉴浙江、江苏等地经验,引入电子证照、智能审批等功能,采取模块化方式逐步替换旧系统,确保过渡期业务正常办理。
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平台还会联通“湖北政务一张网”和“智慧国土”系统,推动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税务、银行、水电过户等事项“一窗联办”。
根据规划,该平台将于今年内启动建设,以系统化治理思维为管理赋能、为服务提质,为全省不动产登记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钟贤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立足“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新时代自然资源工作进行深邃思考、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擘画蓝图、领航掌舵,为自然资源部门统筹落实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蕴含的真理力量、实践伟力将指引和激励广大自然资源工作者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然资源力量。按照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论述摘编》,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原则。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资源保护治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是构建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完善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逐步建立健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体系,推动《湖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落地实施,编制印发市级和县级规划,为全省生态修复提供空间指引。二是统筹修复整治。推动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39个子项目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60.31亿元,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36.08万亩;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秦巴山东段—汉江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完成矿山生态修复94座、面积7570.95亩,坚决扛起“一库清水永续北送”的政治责任。三是优化省域用地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服务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探索健全土、水、农、林、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人居环境一体化治理;积极参与“大地规划”编制工作,让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
始终坚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推进自然资源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构建绿色生产体系,大力增强全社会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推动改革、优化服务,全力护航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是要素保障有力有效。深化“两上四服务”(上门服务、向上争取,主动服务、热情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湖北厅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开展上门服务,协调解决问题287个。深化用地审批权委托改革,出台加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要素保障等政策措施,科学开展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调整,为地方发展提供务实灵活的要素保障。2024年,全省申报建设用地42.50万亩,同比增长5.76%;批准42.16万亩,同比增长4.92%;出让价款达2143.73亿元,同比增长0.18%。已申报用地的571个、37.86万亩省级重点项目实现“应保尽保”。武汉枢纽直通线工程用地预审、沿江高铁合武段全线正式用地要素保障提速。二是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湖北召开土地要素高效配置利用现场会,总结推广招引股东、“工业上楼”、监督转让、有偿流动、无偿收回等实施路径,创新受司法查封的闲置土地处置举措,以点带面推动全省节约集约用地。2024年,全省消化处置存量土地29.62万亩,消化处置比例34.62%,消化处置比例同比增长0.64%。聚焦自贸区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探索工业用地复合立体开发利用新模式,有效解决高科技企业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局限问题。武汉市、宜昌市推进国家级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进展顺利。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论述摘编》收录了有关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千方百计守牢耕地红线,全力保障粮食安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一是巩固耕地总量净增态势。开展林耕空间置换试点与林粮间作合理株数技术标准研究,已完成林耕空间置换6800余亩。“山上”换“山下”试点、优化耕地布局的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提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建立省级耕地保护常态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切实守牢6925万亩耕地和59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二是发挥考核奖惩导向作用。完善耕地保护奖惩办法,对15个耕地保护工作先进县(市、区)共下达奖励资金8000万元,对59个县(市、区)下达2023年补充耕地省级统筹补偿资金8.24亿元,充分调动各地加强耕地保护的积极性。三是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建立健全“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耕地保护执法监督机制。全面完成2023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全省违法占用耕地比例降至2.07%,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同比下降71.1%,全力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牢织密地灾防治“安全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防灾减灾救灾是一项长期任务。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以赴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认真落实地灾防范规程,充分运用“巡、测、整、让”四字诀,坚决做到“五个到位”,即上下同心压实责任到位、分类分区排查指导到位、人防技防监测预警到位、排危除险及时整治到位、生命至上转移避让到位。2024年,在全省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和防治形势较往年更为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成功避险41起,避免可能人员伤亡314人,取得“零伤亡”的防治成果,9起成功避险案例被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自然资源工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湖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将坚持学原文、悟原理、重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作者系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文字编辑:高悦、陈琛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官网,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邓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