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终止和中止的区别,终止和中止的区别意义和用法
大家好,由投稿人沈涛来为大家解答犯罪终止和中止的区别,终止和中止的区别意义和用法这个热门资讯。犯罪终止和中止的区别,终止和中止的区别意义和用法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终止和中止的区别是什么
在诉讼过程中,中止和中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又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形。
诉讼中止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也规定了其他适用诉讼中止的情形,辟如被告的行政机关被撤销,尚未确定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互相抵触,需要等待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裁决的等。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
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就是正在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因特定事由的发生而暂时停止计算,待中断事由消失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业务涵盖财务(融资)顾问、法律顾问、资本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并购、知识产权、医疗医药生命科学、合规与治理、跨境投资、家族办公室、能源矿产、建筑工程房地产、生物技术、工程造价、医疗器械、工程施工等
法律服务涵盖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投资基金、证券与资本市场、争议解决、收购兼并、知识产权、刑事业务、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金融服务、房地产、能源矿产、建设工程、医疗健康与医药、生物技术、电信、传媒、娱乐、高科技、婚姻家事等等。
证券业务全品类: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权融资、公司增发再融资、上市公司兼并和收购、合规和治理、收购及借壳上市、合并、分立、退市及恢复上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常法律服务、常年法律顾问服务、新三板挂牌等
基金法律业务是我们传统优势业务,服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基金管理人登记、基金募集设立及备案、基金投融资、基金运营、投后管理、清算退出、争议解决等募、投、管、退全流程法律服务。
提供全面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及非诉服务,覆盖包括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著作权登记、版权、商业秘密、域名、电子商务、植物新品种保护、不正当竞争、以及知识产权反垄断等广泛的业务范围。
公司与商事,公司产权、股权交易;公司重组、兼并和收购;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的发行;投融资项目策划和法律审慎调查;公司的破产、解散及清算;公司合同管理及日常经营的合规性审查;证券投资基金和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与运作;海外产业投资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及运作;保险资金投资;保险方案设计与争议解决;资产证券化及REITs;基础设施投融资(PPP、ABO等);私募基金;不良资产处置;融资租赁。
项目终止和中止的区别
当说到“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裁员、扣发工资、未交纳社保等常见情形。但提到“违法终止”劳动关系时,您能想到哪些情形?“违法终止”和“违法解除”有什么区别?被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后可以主张赔偿金吗?近期,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
法官说法
法官提示
作者:胡玉松 来源:中国法院网 编辑:石慧
大法官访谈 | 山东高院院长霍敏: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司法担当,以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
终止和中止的区别语文
终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遇有法律规定的情形致使审判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时,依法终结案件的一项制度。
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是指: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终止审理与中止审理只一字之差,实则区别很大。二者核心区别是:
1.原因不同。终止审理是因为审理中出现不应当或者不需要继续进行的情形,而中止审理则是因为客观障碍导致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情形。
2.法律后果不同。终止审理一旦作出,诉讼程序即告终结,不再恢复;而中止审理只是暂停诉讼活动,一旦中止原因消失,即应恢复审理。
终止和中止的区别和联系
当说到“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裁员、扣发工资、未交纳社保等常见情形。但提到“违法终止”劳动关系时,您能想到哪些情形?“违法终止”和“违法解除”有什么区别?被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后可以主张赔偿金吗?近期,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
(图源网络 侵删)
陈某于2002年入职某公司,担任出租车司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至2023年9月30日止。在劳动合同期满前,陈某因病住院治疗,并于2023年8月21日向公司领导请病假,其提交的诊断材料显示“陈旧性心肌梗死、颈动脉狭窄……建议全休两月”,公司批准其病假。
公司于2023年10月8日书面通知陈某需在3日内到公司处续签劳动合同,陈某表示同意续签但因病无法行动,申请出院后办理相关手续。该公司随后书面通知陈某因合同到期劳动关系已终止,不再与其续签合同。陈某因此起诉,主张某公司在医疗期内终止劳动合同违法,应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某公司认为,因陈某未按照要求续签合同,原劳动合同已按照约定自然终止,无需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赔偿金。本案中,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劳动合同虽约定2023年9月30日合同到期,但陈某因休病假且其依法应享有的医疗期未满,劳动合同依法应当延续,某公司在法定医疗期内单方终止劳动合同,系违法终止,故判决某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
法官说法
解除和终止都是结束劳动关系的方式,解除是在劳动关系存续期内,人为地提前结束,重在“人为”和“提前”。终止是在劳动合同期满后自动结束或者因出现某些客观情况无法存续而被动结束,如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破产等,重在“客观”或“被动”。
违法终止与违法解除相比,其主要特点在于发生时间的不同,违法解除发生在劳动合同约定的存续期间内,违法终止发生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间届满后。
从违法的情形来看,构成违法解除的情形更多,其主要的行为模式为用人单位不积极履行或不再愿意履行法定义务,而违法终止的主要行为模式为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所规定的情形后,用人单位消极地不配合办理延期。
从违法后果来看,两种方式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相同,均为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偿金,且赔偿金数额的计算方法一致。
法官提示
劳动合同到期并不必然代表劳动关系的必然结束,如果在合同到期前劳动者出现怀孕、患病、负伤等法定情况,用人单位负有自动续延劳动合同至相应情形消失时的义务。劳动者如遇上述情况,应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劳动合同延期事宜,如用人单位拒绝配合,劳动者可通过仲裁、诉讼等方式来依法主张继续履行,或索要违法终止赔偿金。
▼
原标题:《劳动关系中“违法解除”和“违法终止”的区别你知道吗?》
阅读原文
来源:山东高法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犯罪终止和中止的区别,终止和中止的区别意义和用法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