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诬告陷害与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2025,诬告陷害与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
司法实践中,部分单位滥用司法职权,对公民的一般诬告错告一律以涉嫌诬告陷害罪立案侦查,侵犯了公民的权利,造成冤假错案。诬告陷害罪是行为人故意捏造事实陷害他人,而一般诬告错告是指控告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但目的非使他人受刑责。需分清诬告陷害罪与一般诬告错告的区别,包括控告时机、方式、目的、内容和责任后果。
法律分析
司法实践中,部分单位对于公民的不实诬告错告,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律以涉嫌诬告陷害罪立案侦查,滥用了司法职权,扩大了侦查权力打击面,侵犯了公民的控告检举等权利,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
诬告陷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捏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般的诬告错告,是指当事人检举、控告某些事实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虚构、捏造了违纪违法事实,但其主观动机不是为了让被控告者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行为。办案实践中,要分清诬告陷害罪同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笔者认为需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行为人的控告时机不同。诬告陷害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而一般的诬告错告往往发生在上级单位或本单位人事考核、选拔使用、待遇分配等时段。
二、行为人控告的方式不同。诬告陷害的行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给公安、司法、纪检等办案部门。一般的诬告错告的行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给一个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或组成人事等部门。
三、行为人控告的目的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即借助司法机关的力量达到制裁他人、发泄私愤等目的,行为人一般是捏造犯罪事实、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犯罪事实强加于控告对象,使控告对象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般的诬告错告,常表现为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意图使他人在提拔使用、享受权利待遇等方面受到阻碍,或者使他人受到否定性、不利的社会评价,不具有使控告对象遭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四、行为人控告内容的侧重不同。诬告陷害的行为人主要编造的是控告对象违反刑事法律的内容,如贪污、受贿、****、走私等。一般诬告错告的行为人主要编造的是控告对象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违纪违法方面的内容,如包养情妇、嫖娼、奢侈浪费、官僚主义等,但也不排除有违反刑事法律的内容。
五、行为人所承担的责任后果不同。对于诬告陷害罪主要是承担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我国《刑法》第243条规定,诬告陷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诬告陷害他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而对于一般的诬告错告行为人,主要以批评教育为主,其责任后果一般是党纪政纪处分,如《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第147条规定,诬告陷害他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第三章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第三节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二、虚假诉讼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
法律主观:诬告陷害罪 是指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捏造”,是指无中生有,虚构犯罪事实,意图使被诬告者受到错误侦查、起诉、审判等。“虚假告发”,是指行为人将捏造的犯罪事实向有关单位进行告发。告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署名的,也可以是匿名的。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具有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故其行为不仅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利,同时侵犯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按照有关规定,行为人涉嫌诬告陷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是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二是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三是严重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的;四是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中国《刑法》第243条规定,犯诬告陷害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犯此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告,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 不构成犯罪 。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三、诬告陷害与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捏造、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一般的诬告错告,是指当事人检举、控告某些事实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虚构、捏造了违纪违法事实,但其主观动机不是为了让被控告者受到刑事责任追究的行为。
一、行为人的控告时机不同。诬告陷害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而一般的诬告错告往往发生在上级单位或本单位人事考核、选拔使用、待遇分配等时段。
二、行为人控告的方式不同。诬告陷害的行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给公安、司法、纪检等办案部门。一般的诬告错告的行为人一般是把控告信件寄送给一个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或组成人事等部门。
三、行为人控告的目的不同。诬告陷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责任追究,即借助司法机关的力量达到制裁他人、发泄私愤等目的,行为人一般是捏造犯罪事实、栽赃陷害、借题发挥,把杜撰的犯罪事实强加于控告对象,使控告对象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一般的诬告错告,常表现为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意图使他人在提拔使用、享受权利待遇等方面受到阻碍,或者使他人受到否定性、不利的社会评价,不具有使控告对象遭受刑事追究的目的。
四、行为人控告内容的侧重不同。诬告陷害的行为人主要编造的是控告对象违反刑事法律的内容,如贪污、受贿、、走私等。一般诬告错告的行为人主要编造的是控告对象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违纪违法方面的内容,如包养情妇、嫖娼、奢侈浪费、官僚主义等,但也不排除有违反刑事法律的内容。
五、行为人所承担的责任后果不同。对于诬告陷害罪主要是承担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我国《刑法》第243条规定,诬告陷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诬告陷害他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四、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在于
法律分析:(1)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权、举报权等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犯罪对象不同。对于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对象,法律未作限制性的规定;而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和举报人。
(3)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诬告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的行为;报复陷害罪则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进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4)犯罪主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5)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在主观方面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为目的;报复陷害罪则是为了报复陷害他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诬陷和污蔑的区别
法律分析:诬陷和污蔑的区别如下:1、诬陷是把没有的事说成真的;污蔑是歪曲事实,造谣毁谤,败坏人家的名誉;2、如果是诬陷的话,是捏造犯罪事实,向公安机关告发,想要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而污蔑通常是歪曲事实造谣诽谤,毁坏他人的名誉。诬陷罪全称为诬告陷害罪,是指故意捏造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或者有关国家机关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司法机关认定该条规定的犯罪是诬告陷害罪。
六、一般诬告陷害
法律主观:1、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4、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诬告陷害与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是什么
●诬告陷害与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在于
●诬告陷害罪与错告
●诬告陷害和错告
●一般诬告陷害怎么处理
●诬告与陷害的法律规定
●诬告陷害是侵犯了什么权
●诬告陷害是民事还是刑事
●诬告陷害是违反什么纪律
●诬告陷害的危害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诬告陷害与一般的诬告错告的区别在于,诬告陷害是民事还是刑事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