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
认定工伤需满足以下条件:
1.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这是最常见的工伤认定情形,例如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于工作岗位上因操作机器设备不当而受伤。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像在上班前到岗准备工作设备,或者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时受伤。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例如保安在制止不法分子扰乱工作秩序时被伤害。
4. 患职业病。经诊断为职业病的,符合工伤认定条件,例如长期接触粉尘而患尘肺病的煤矿工人。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如业务员外出洽谈业务途中遭遇车祸受伤。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二、认定工伤的条件是什么
工伤认定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例如在正常上班时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因为执行工作任务而受伤,像工人在操作机器时被机器夹伤等。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比如上班前为开启机器做准备工作时受伤,或者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时受伤。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如果员工因为履行自己的本职工作,被客户或者其他人暴力伤害,也可认定为工伤。
(四)患职业病。经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需要依据法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进行确定。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比如员工出差期间,因为拜访客户或者进行工作调研而受伤或者失踪。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三、认定工伤多久能做劳动鉴定
一般来说,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在认定工伤之后,并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时长规定多久能做劳动鉴定。这主要取决于工伤职工的伤情恢复情况。如果伤情比较简单,例如轻微骨折,可能几个月后,在骨折基本愈合、功能基本稳定时就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但如果是较为复杂的伤情,如严重的颅脑损伤或者多器官复合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也许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另外,不同地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遵循伤情相对稳定这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对具体的鉴定时间安排也会有一定的指导意见。总之,要以工伤职工的身体恢复状况达到能够准确判定劳动能力受影响程度为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人社局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
●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呢
●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要求
●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标准
●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内容
●认定工伤的条件是什么
●认定工伤的条件和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呢
●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认定为工伤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认定工伤需要符合4个条件
●认定工伤的条件是什么?
●认定工伤的条件是什么意思
●认定工伤的条件是什么标准
●认定工伤的条件有哪些
●认定工伤的条件和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认定工伤的4个条件:认定工伤需要符合4个条件
●认定工伤的7种情形
●认定工伤的程序
●认定工伤怎么认定?
●认定工伤是什么意思
来源:头条-认定工伤多久能做劳动鉴定,工伤认定多久后做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