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双方未约定还款顺序,应如何确定所还款项顺序,借贷未约定还款期限和利息的判决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罗煜宇

借贷双方未约定还款顺序,应如何确定所还款项顺序?

案情介绍:

张某向王某提供借款100万元,双方于2009年12月1日签订借款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为5年,自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王某应于每个借款年度的12月31日前按照年利率10%的标准给付利息,就逾期还款的违约责任,双方亦进行了约定。

合同签订后,王某未能按约定时间偿还利息,但其所偿还款项金额远远高于当年应付利息。就还款事宜,张某将王某诉至法院,主张王某所偿还款项应先扣除当年应付利息及违约金,不存在王某提前偿还本金的问题。王某则抗辩称,应当将所偿还款项先扣除利息,剩余部分即为提前偿还的本金,故不认可张某主张欠付本金数额。

法院认为:

虽然《合同法司法解释(二)》并未明确规定民间借贷案件中本金、利息、违约金的偿还顺序,但根据系统解释,即使不能认定违约金与本金同属主债务,显然更不能认定违约金等同于“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或“利息”,故当借贷双方未约定偿还顺序且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应当按照利息、本金、违约金的顺序冲抵所偿还款项。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当不能按约定偿还全部借款本金及利息时,亦往往采取到期先偿还利息,之后有经济能力时再偿还本金,当本金及利息都偿还完毕后,如果有余力,再给付出借人相应补偿的方式。据此,法院采纳了被告王某的抗辩意见,按照冲抵利息、本金、违约金的顺序计算借款。

提示与建议:

不同于采取物权法定主义的物权纠纷、侵权责任法定的侵权纠纷,在民间借贷案件中,只要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优先于合同法的规定。对于大额借款,当事人往往对还款期限、借期内利息、逾期利息、违约金等作出明确约定,但普遍对还款顺序未做约定,而法定的清偿顺序是不利于出借人的。这就需要大额借款的借贷双方对此作出明确约定,防止之后矛盾加剧,纠纷不断。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借贷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

借款未约定还款日期怎么办

借款人未约定还款期限

双方未约定还款顺序的

借贷未约定还款期限和利息的判决

借款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是否有诉讼时效

借款未约定还款时间利息如何计算

借款合同未约定还款期限

借款未约定还款日期怎么办

借贷未约定还款时间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