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张岚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张岚来为大家解答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算这个热门资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出来的

来源:【江西发布】

发布哥获悉

近日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

2024年城镇单位

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详情如下: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比上年增加3412元,名义增长2.8%,按可比口径增长2.6%。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1、表2、表3。

二、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比上年增加1136元,名义增长1.7%,按可比口径增长4.0%。

按区域、行业门类分组的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4、表5。

三、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比上年增加4356元,名义增长4.4%,按可比口径增长4.2%。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增长2.4%;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增长5.0%;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增长4.1%;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增长3.1%;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增长4.1%。

按区域、行业门类、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详见表6、表7、表8。

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编辑:徐麟

复审:刘斐

审签:张武明

本文来自【江西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离职补偿的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一、日工资和小时工资计算:

一年有365天, 一年有52周,每周有2天休息日,全年休息日总数为52*2 = 104天。

平均月计薪天数:(365 - 104)/12 =21.75天

日工资=工资总额/平均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日工资/8小时

例如一个月薪6000元的员工,那么

日工资=6000/21.75=275.86元

小时工资=6000/21.75/8=34.48元。

二、月工资的计算:

如果计算月工资,每个月的天数、休息时间不一样,同时每个月可能还有法定节假日,因此每个月的计薪天数是有区别的。

比如,2025年5月份,法定节假日是劳动节2天,端午节1天,共3天,休息日9天,如果执行放假调休政策,比较麻烦,还涉及4月考勤,4月4日清明节法定节假日,4月27日需要上班补5月份的调休,因此4月份的全勤是30-1-7=22天;5月份全勤是31-2-9=20天;6月份与5月份考勤需要合并考虑,6月2日那天休息是延续5月31日端午节连休3天来的,因此6月份全勤是30-1-9=20天。

因此同样是6000元工资,如果出现缺勤1天,4月份扣6000/22=272.73元;5月份扣6000/20=300元;6月份扣6000/20=300元。

三、月平均上班天数:

根据2024年11月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法定节假日共有13天。在计算月计薪天数时不剔除这些法定节假日。因此修改后的月平均上班天数是:

(365-104-13)/12=20.67天

修订前的月平均上班天数是:

(365-104-11)/12=20.83天




(本人专注人力多年,如有劳动纠纷等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头条号,爬楼翻阅一下相关知识,或者留言共同探讨。)

12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5年1月1日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25〕2号),主要变化源于法定节假日从11天增至13天,具体调整如下:

⏰ 一、制度工作时间计算调整年工作日减少
原计算: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新计算:365天-104天(休息日)-13天(法定节假日)=248天 139。
由此推导:季工作日:248天 ÷ 4季 = 62天/季(原为62.5天)月工作日:248天 ÷ 12月 = 20.67天/月(原为20.83天)45。工作小时数同步调整
年标准工时:248天 × 8小时/天 = 1984小时(原为2000小时)4。 二、工资折算规则不变月计薪天数仍为21.75天
计算公式:(365天-104天休息日)÷ 12月 = 21.75天。法定节假日虽增加,但因计薪天数包含法定节假日(即带薪休假),因此未影响结果1108。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21.75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 (21.75 × 8) 27。加班费计算基数不变
法定节假日加班按300%、休息日加班按200%支付时,均以21.75天折算日工资610。⚖️ 三、对加班费的实际影响综合计算工时制加班费增加因年标准工时减少(1984小时 vs 原2000小时),同一周期内实际工作超过1984小时的部分,延长工时加班费会更高4。示例:某岗位年实际工时2000小时,原不产生加班费(因未超2000小时),新规下超16小时需按150%支付加班费4。法定节假日新增2天需支付300%工资
2025年起,除夕和5月2日新增为法定节假日,这两天加班需按300%支付工资,且不得以补休替代610。 四、新旧规定对比总览

项目

原规定(2025年前)

新规定(2025年起)

影响范围

法定节假日天数

11天

13天

全体职工

年工作日

250天

248天

制度工时计算

月工作日

20.83天

20.67天

综合工时制加班基准

月计薪天数

21.75天

21.75天(不变)

工资折算基准

年标准工时

2000小时

1984小时

综合工时制加班费

⚠️ 五、注意事项废止旧文件
2008年发布的劳社部发〔2008〕3号通知同步废止17。维权途径
若用人单位未按新规支付加班费,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46。

总结:本次调整核心是法定节假日增加导致制度工时缩短,但工资折算标准未变。对普通岗位的日薪计算无影响,但综合工时制岗位的加班费门槛降低,且新增的法定节假日加班需按300%支付工资。

生育津贴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来源:【闪电新闻】

视频加载中...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2452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203014元,专业技术人员148046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93189元,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77584元,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78561元。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怎么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