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什么意思,2024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平志君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什么意思,2024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大家好,由投稿人平志君来为大家解答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什么意思,2024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个热门资讯。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什么意思,2024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如何计算

2024年社平工资出炉后,以下五大待遇会集体上涨:

1. 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调整:职工缴费基数以本人月均工资为基准,不低于社平工资的60%,不超过300%。社平工资上涨,下限提高,低收入者缴费基数提高,未来养老金和医保报销额度会增加。

2. 经济补偿金上限提高:依据《劳动合同法》,员工月工资超社平工资3倍,经济补偿金按3倍封顶计算。社平工资上涨,高收入群体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可多拿补偿金。

3. 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养老金计算与退休当年社平工资挂钩。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社平工资上涨,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增加。

4. 医疗赔偿误工费标准提高: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误工费按受害者收入或行业平均工资计算。社平工资上涨,伤者即便无法提供收入证明,也可按更高行业均值索赔。

5. 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上调:部分地区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与社平工资挂钩。社平工资上涨,上限提高,高收入者每月多缴公积金,购房贷款额度也相应提高。

具体能多拿多少因个人情况和地区而异。如在某地,社平工资从7000元涨到8000元,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至少多拿200元;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若从2.4万元提高到3万元,高收入者每月多缴720元。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正如前面所说,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部分人员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其中,缴费指数在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为你具体介绍: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历年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比值的平均值,范围通常为0.6至3。比如,你前10年工资是社会平均工资的0.8倍,后20年是1.5倍,那么平均指数=(0.8×10+1.5×20)÷30≈1.27。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这里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同样与缴费指数相关,视同缴费年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政策规定,过渡性系数一般在1.0%-1.4%左右。

通过这些公式可以看出,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就越高,从而整体养老金水平也会越高。

养老保险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一、计算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时,实际缴费指数是最重要的一个参数。也是对退休人员养老金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参数。

缴费指数比较低的退休人员,实际缴费指数可能只有0.6左右;

而缴费指数很高少部分人,实际缴费指数可能接近3。

高低之间相差4、5倍,导致计算出的养老金相差2、3倍。

二、实际缴费指数如何计算

计算实际缴费指数是有点麻烦,但也只是小学算术中的加法、乘法、除法,每个退休人员都可以自己计算

以下面这位退休人员为例:

1、缴费指数计算的基本原则

-视同缴费指数默认为1;

-实际缴费指数:先计算各年的缴费指数,用本人历年月缴费基数÷所在省上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各年缴费月数

再用各年缴费指数的和÷总缴费月数

-未缴费年月,忽略不计;

2、实际缴费指数计算实例

在上图中,红色字体,是本人历年的缴费基数;黑色加粗字体“月缴费基准”是当地省历年的上年度全口径平均工资;

当年平均指数:是本人的缴费基数÷月缴费基准×当年缴费月数,如:

1995年:475÷342×3=4.166667

1996年:835÷400×12=25.05

……

2023年:3945÷6284×11=6.905633

2024年:4053÷6711×9=5.435405

将历年的缴费指数相加求和:

=1995年指数和+1996年指数和……2023年指数和+2024年指数和

=4.166667+25.05……6.905633+5.435405

=210.4803566

将历年的缴费月数相加求和:

=1995年缴费月数和+1996年缴费月数和……2023年缴费月数和+2024年缴费月数和

=3+12……+11+9

=236

实际缴费指数

=历年的缴费指数和÷历年的缴费月数和

=210.4803566÷236

≈0.89186591

3、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月数)÷累计缴费月数

=(1×106+0.89186591×236)÷(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106+210.48035476)÷(106+236)

=316.48035476÷342

≈0.92538

≈0.9254

这个数字,与图1中绿色框内的0.9254是完全一致的。

4、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待遇计发基准值(即常说的计发基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7417×0.9254

=6863.6918

≈6863.69元

三、总结

朋友们请再回头看看:实际缴费指数的计算,只用到了除法、乘法和加法;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也只用到了乘法、加法和除尘。是不是很简单!

但计算过程稍有点复杂!退休人员临近退休时,工作任务稍有减轻,就可以用一点时间,计算一下实际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这几个计算养老金的重要参数。

关于缴费指数的计算,您有什么看法,请留言指教。

本文今日头条首发,严禁搬运洗稿盗发。平台已全网维权,搬运洗稿盗发必究。

深圳市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计算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公式中最重要、影响最大、也是最复杂的一个参数,就是缴费指数的计算。

参见下图表:

很多退休人员不明白:

1、这个“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7708”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5717.02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本文详细给朋友们解读这两个数字的计算过程,供朋友们参考。

本人熟悉养老金的精算过程,且认为精算养老金,必须做到精准计算到不差一分一文!

因为多给退休人员一分钱,退休人员数太多,加在一起金额就大了,人社局不同意;

少给退休人员一分钱,退休人员心里不舒服:为什么不多给我一分钱?

所以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误差。欢迎关注作者,欢迎阅读作者的更多相关资讯。

一、“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的计算

这个比较简单,所以先说: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

=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待遇计发基准值

=0.7708×7417

=5717.0236

≈5717.02元。

见上图表。

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计算

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

这个计算公式,应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所有退休人员,中间没有任何差别!

2、企业退休人员的视同缴费指数,湖南省默认为100%;其他省也有采用实际缴费指数作为视同缴费指数的。

本例退休人员视同缴费月数为110个月,视同缴费指数合计按110计算:100%×110=110;

3、实际缴费工资指数

=退休人员历年的月缴费基数,分别除以当地省当年的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这个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一般也是当地省上一年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如本例:

年度 > 个人缴费基数÷省缴费基数×当年缴费月数≈当年缴费指数合计

1995年>394÷342×7≈8.06433

1996年>356.25÷400×12≈10.6875

1997年>460÷425×12≈12.98824

1998年>441÷444×12≈11.91892

1999年>495÷456×12≈13.02632

2000年>309÷495×12≈7.49091

2001年>434÷543×12≈9.59116

2002年>434÷641×12≈8.1248

2003年>437÷728×12≈7.2033

2004年>510.25÷821×12≈7.45798

2005年>500÷955×12≈6.28272

2006年>783÷1305×12≈7.2

2007年>892÷1487×12≈7.19839

2008年>1077÷1795×12≈7.2

2013年>1500÷3336×6≈2.69784

2014年>1876.36÷3658×11≈5.64243

2015年>2408÷4044×12≈7.1454

2016年>2532.5÷4491×12≈6.76687

2017年>2906÷4491×12≈7.76486

2018年>2944.8÷4491×5≈3.27856

2019年>2630÷4764×12≈6.62469

2020年>2859÷5054×12≈6.78829

2021年>3263÷5460×12≈7.17143

2022年>3587÷5977×12≈7.20161

2023年>3770÷6284×12≈7.19924

2024年>4053÷6711×8≈4.83147

历年缴费指数合计197.547225

历年缴费月数合计289

实际缴费工资指数

=197.547225÷289

≈0.683554

将以上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实际缴费月数累计缴费月数代入上面第1条,则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指数×实际缴费年限)÷累计缴费年限

=(1×110+0.683554×289)÷399

=(110+197.5472)÷399

=307.5472÷399

≈0.7707949

≈0.7708(湖南省和其他大部分省市,均要求计算精度保留四位小数。)

三、小结:

1、本例企业退休人员,他的实际缴费工资指数是0.683554,视同缴费指数默认为1,从这点来看,对企业退休人员是有利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实际缴费指数的1.4629倍(1÷0.683554)。

2、实际缴费指数的计算虽然很复杂,但也只是用到了小学算术中的除法、乘法、加法,并不是太难!退休人员只要想计算,是完全可以自己计算的。

关于缴费指数的计算,朋友们的看法是什么?请您留言讨论。

以上解读,如有错误或偏差,敬请您批评指正。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什么意思,2024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