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是什么时辰,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出生
大家好,由投稿人韩霖浩来为大家解答凌晨2点是什么时辰,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出生这个热门资讯。凌晨2点是什么时辰,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出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
►
本文2004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每天凌晨三四点突然醒来,不是被梦吓醒,也不是自然醒,反而清醒得像白天一样,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这是身体在“报警”。
别把这当成普通的失眠,有时候,这种反复的“夜醒”,可能是身体在用一种隐蔽的方式,提醒你某些重要的健康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讲清楚:凌晨3、4点醒来,可能和哪5种疾病有关?到底是身体哪出了问题?
中医里有句话叫“人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人睡觉时,肝脏正忙着“排毒”和“修复”。而凌晨1点到3点,正是肝经运作最活跃的时间段。
如果你总在这个时间段醒来,长期如此,可能是肝脏功能出现了问题。
现代医学也有相应解释。肝脏负责代谢毒素、调节血糖。如果肝功能异常,血糖波动就可能影响睡眠中枢,导致半夜惊醒。
特别是长期酗酒、熬夜、脂肪肝人群,要当心。如果伴有易怒、口苦、眼睛干涩等症状,更要去医院检查肝功能。
如果凌晨醒来时,觉得胸口发闷、心跳加速、甚至喘不上气,那就不能单纯认为是做了噩梦。
这类症状,很可能和心律失常、心衰等心脏问题有关。
人在夜间平躺时,血液回流增加,心脏负担变大。如果本身有心脏基础病,凌晨就是症状最容易发作的时候。
一些研究也发现,心源性猝死高发时段就在凌晨3点左右。如果你经常在这个时间段醒来,且伴有胸部不适,一定要尽早做动态心电图等检查。
失眠不一定是睡不着,有一种失眠叫“早醒型失眠”,常见于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
这类人群往往能入睡,但凌晨醒后长时间无法再次入睡,同时伴随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你以为是压力太大,其实可能是大脑神经递质紊乱,比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不足,导致睡眠节律紊乱。
这类人群白天往往疲惫、注意力差、情绪不稳定。长期不管,会加重心理负担,甚至诱发更严重的情绪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干预,而不是硬撑。
凌晨醒来,觉得浑身冷汗、心跳加快、手抖不止,这种情况不能仅考虑梦境或焦虑。
有可能是夜间低血糖发作。
这在糖尿病患者或正在降糖治疗的人群中更常见。夜间血糖过低,会刺激肾上腺素大量分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惊醒。
一些人即使不是糖尿病患者,本身也可能存在血糖调节障碍,比如胰岛素抵抗,这类人凌晨容易出现类似症状。
如果你经常凌晨醒来伴有出汗、心慌,一定要测一下夜间血糖波动,不要忽视。
有些人凌晨醒来,是因为突然憋醒、喘不上气,甚至有种刚被水呛到的感觉。
这种情况,极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这种病通常出现在体重偏高、脖子粗、打呼噜严重的人群中。夜间呼吸道反复塌陷,导致暂时性缺氧,大脑为了“救命”唤醒你。
研究显示,中国成年人中OSA患病率为23.2%,但知晓率和就诊率极低。
长期这样会增加高血压、心梗、中风等风险。如果你总是凌晨醒来、白天犯困、记忆力变差,建议做个睡眠监测。
很多人以为半夜醒来是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但如果连续一段时间都在凌晨3、4点醒来,且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就不能掉以轻心。
人的睡眠是有规律的,反复在同一时间醒来,说明生物钟被打乱,或者身体某个系统出了问题。
睡眠问题从来不是“单独”的,它往往是其他疾病的一面“镜子”。
如果你总是凌晨醒,又不知道该挂什么科,建议这样分辨:
如果有胸闷、心悸:去心内科;
有情绪低落、早醒:去精神心理科;
有出汗、手抖、糖尿病史:去内分泌科;
有憋气、打鼾严重:去呼吸与睡眠门诊;
有肝区不适、眼干口苦:去消化或肝病科。
不要盲目吃安眠药,那只是压住症状,而不是解决问题。
偶尔凌晨醒来,不代表有病。但如果你一周三次以上凌晨醒,持续两周甚至更久,同时伴有情绪、身体不适等症状,那就要高度警惕。
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这些“细微信号”,它们往往比疼痛还真实,还准确。
凌晨3、4点醒来,不是巧合,也不是命运,它是身体在敲警钟。
真正健康的睡眠,是整晚安稳、自然醒来。如果你的身体在这个时间段一次次把你唤醒,那就别再忽略它的声音。
与其等病情加重再去治,不如从现在开始,重视每一次“异常”。
资料来源:
①.中国睡眠研究会.《2023中国睡眠研究报告》[R].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3-16.
②.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指南(2021年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3):187-198.
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R].2020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晚上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里,睡眠本应是一场宁静而惬意的旅程,可对于不少人来说,却成了一场难以捉摸的“冒险”。就拿70岁的王大爷来讲,他平日里一直保持着锻炼的好习惯,身子骨看着还算硬朗。可最近这段时间,失眠却像个甩不掉的“小恶魔”,死死纠缠着他。每天晚上,王大爷往床上一躺,就得眼巴巴地望着天花板,翻来覆去好半天,才能勉强进入梦乡。可这梦还没做多久呢,就又迷迷糊糊地醒了。一整个晚上,他就这么在半梦半醒间折腾,第二天早上起来,那模样,就跟一晚上没合眼似的,浑身疲劳乏力,连平日里最爱的锻炼都没了精气神,实在是苦不堪言。
就这样熬了好些日子,王大爷实在是扛不住了,无奈之下,他来到医院,挂了失眠门诊的号。接诊的医生耐心询问了他的情况后,温和地告诉他,老年人失眠其实是挺常见的事儿,让他别太忧心。随后,医生根据他的症状,给他开了些助眠药物,同时还搭配了睡眠心理干预和物理疗法。还别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王大爷的睡眠状况渐渐有了起色,又能睡个安稳觉了。
其实,在生活中,像王大爷这样被失眠困扰的老年人可不在少数。很多老人都觉得,人上了年纪,失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压根儿没必要往医院跑,结果就这么拖着,精气神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 超1/3的老年人深陷失眠泥沼
睡眠问题,尤其是老年人的失眠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一项针对国内11万人的大规模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整体人群的失眠患病率大概在15%。而在老年人群体里,这个数字更是直线上升。还有学者专门针对我国不同地区群众的睡眠情况做了调查。你瞧,在安徽的4个城市农村地区,对871位老年人的调查发现,失眠患病率竟高达45.7%;河北4个城市的3176位社区老人的研究也表明,失眠患病率达到了37.75%。从这些数据里,咱们能明显看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正被失眠这个“大麻烦”折腾得够呛,而且相比城市,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失眠比例似乎更高。
老年人的睡眠,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一般来说,他们每晚的睡眠时间大概在6小时左右,比起年轻人,整体睡眠时间确实要短一些。从6岁开始,人的睡眠时间就会以每10年约2%的比例逐渐减少,所以到了老年,睡眠时间缩短其实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里的褪黑素分泌也跟着减少,这就导致老年人晚上常常没什么睡意,昼夜颠倒的情况也不少见。所以,建议老年人在不影响白天社交活动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每晚睡眠时间不少于6小时,这样才能让身体得到足够的休息。
## 中医观点:半夜易醒或与肝脏健康息息相关
在中医理论里,肝脏可是咱们身体里的“大管家”,不仅承担着解毒的重任,还兼顾储存能量、制造蛋白质等多项重要功能。每天凌晨1到3点,是肝脏气血最为旺盛的时段,这个时候,肝脏就像一台高效运转的“清洁机器”,忙着排毒、修复身体。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周丽华提到,中医讲究人体的十二经脉对应一天的12个时辰,每个时辰都有对应的经脉“值班”。凌晨1到3点,正好是肝经当令。在这个时间段进入深度睡眠,对肝脏健康有着极大的好处。肝血充足的人,往往睡眠质量也不错,因为肝血就像一位贴心的“安神使者”,能让人睡得深沉、安稳。相反,要是肝血不足,就容易出现失眠、早醒或者睡眠浅短的问题,这种情况在老年人身上尤为常见。
当肝脏功能受损时,晚上睡觉常常会出现下面这些症状。
### 磨牙梦话
夜里进入梦乡后,要是频繁做梦,还时不时说梦话、磨牙,这很可能是心神和肝魂得不到血液的滋养,开始“闹脾气”,变得躁动不安了。想象一下,身体里的这些“小精灵”得不到充足的养分,自然就没办法乖乖待着,从而影响了睡眠质量。
### 小腿抽筋
睡觉的时候,小腿突然抽筋,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缺钙或者血脂高。但你知道吗?这也有可能是肝脏在向你“求救”。中医认为,肝脏主筋,当肝脏功能衰退,体内毒素就可能堆积,影响到筋腱部位,最终导致抽筋。就好像一条原本顺畅的河流,因为某些原因堵塞了,水流不畅,自然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 起夜频繁
肝脏还是消化系统里的“得力干将”,它能疏泻脾胃、促进胆汁分泌。一旦肝功能出现异常,脾胃的升降就会失调,食物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腹泻等情况。晚上睡觉的时候,这种情况也不会“消停”,拉肚子、起夜频繁就成了常有的事儿。
## 凌晨三四点总醒?或许是身体在紧急呼救
有些人总是在半夜3到4点这个时间段醒来,怎么都睡不着,这可千万别不当回事,很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背后也许藏着一些疾病。
### 肾脏疾病
肾脏就像身体的“清洁卫士”,负责排出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要是肾脏功能出了问题,这个“清洁工作”就没法正常开展,容易引发尿频、尿急等症状。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些症状会更加明显,频繁起夜,严重影响睡眠。而且,肾脏功能异常还容易导致水肿,平躺着的时候,水肿可能会更严重,身体不舒服,睡眠自然也好不了。
### 胃食管反流
一到晚上,胃酸反流的时间可比白天长得多。反流的胃酸就像一群“小捣蛋”,会对食管造成更大的刺激,甚至带来损伤。要是这些胃酸“跑”到咽喉部,还会引起呛咳,不少人就是在睡梦中被这突如其来的咳嗽给惊醒,一晚上的好觉就这么泡汤了。
### 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会给心脏功能带来不小的打击。当心脏承受的负担过重时,就会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这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让人从睡梦中惊醒,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美梦里硬生生地拽了出来。
### 呼吸道疾病
流感、新冠、肺炎,还有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会引发咳嗽、呼吸困难等问题,这些“麻烦事儿”就像睡眠的“绊脚石”,严重干扰正常睡眠。还有些人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晚上睡觉的时候,呼吸时不时就会“罢工”,这也会让睡眠变得支离破碎。
###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常常出现异常,多饮、多尿、多食,体重还不断下降。尤其是晚上,血糖波动比较大的时候,尿频症状就会加重,频繁起夜,睡眠质量自然难以保证。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 凌晨两点半是什么时辰
近日
一款国产相机在国外火了
为了抢购它
国外门店大排长龙
有人凌晨3点就来了!
话题#纽约市民凌晨排两条街长队买中国相机#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中国“智造”彻底爆发!
热搜第一!
纽约市民凌晨3点排队两条街
抢购中国相机
当地时间4月22日,影石全景相机Insta360 X5在纽约中央车站掀起“排队抢购潮”。
纽约中央车站是美国最繁华的交通枢纽之一,视频显示,队伍排到了数百米开外,活动9点开始,但凌晨5点,车站外就排满想要第一批体验的用户,有人甚至凌晨3点已经到场排队。
有现场排队的用户评论
“活动太疯狂了!”
许多全球各地粉丝也表达了
不能到现场参加活动的遗憾
“为什么纽约只办一天”
“为什么不在温哥华举办”
粉丝在纽约中央车站排队等待Insta360 X5开售
许多国内网友表示
这让人想起早前苹果每次发新品时
也总有大量粉丝连夜排队购买
如今,中国的电子产品
也有了强大的号召力
据影石发布的数据显示,X5全景相机上市首日即登上全球多个平台单品销售榜单第一。国内登顶天猫、京东、抖音主流电商平台相机和运动相机单品销售额排行榜,也拿下亚马逊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8个国家站点的单品销量第一。
有跨境电商业内人士表示
影石在海外的热销说明
“国产全景相机的性能已经卷到
美国人非买不可的地步”
实际上
中国企业掀起的出海旋风
还在持续
连续两天TOP1!
泡泡玛特App登顶
美国App Store购物榜
海外门店现场大排长龙
七麦数据显示,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26日还保持第一。此外,泡泡玛特App在一日之内跃升了114个位次,成为免费总榜的第四名。
据业内人士透露,该App此次登顶,与泡泡玛特近期上市的新品密切相关。
24日,泡泡玛特旗下IP LABUBU在全球发售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引起潮玩市场的广泛关注。产品发售当晚,“抢labubu”相关词条便登顶微博热搜榜首。
据媒体报道,LABUBU 3.0系列24日晚,内地线上一经开售秒速售罄。LABUBU 3.0不仅在国内引发了抢购热潮,在海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泡泡玛特线下门店也出现了数不清的排队长龙。
在美国洛杉矶,排队购买LABUBU的队伍被消费者称“找不到队头也看不到队尾”;
在英国伦敦,牛津街门店的队伍排到了“转角再转角”;
在意大利米兰,抢购LABUBU的队伍更是排出了两条街道;
在日本原宿,排队的消费者也是人山人海。
有网友直呼
这波文化输出堪比大熊猫!
近一段时间,泡泡玛特的海外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据其近期公布的一季报显示,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收益同比增长475%至480%。其中,美洲区增速最快,欧洲区增速紧随其后,成为继亚太市场后新的业绩爆发点。
如今,泡泡玛特的海外线下门店超130家,分布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巴黎卢浮宫、东京涩谷、伦敦牛津街等地标都有布局。
厉害了!
中国创意、中国制造!
综合新华社、新闻坊、看看新闻Knews、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 厦门广电
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对疾病
来源:【海博TV】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报料
22点和23点睡觉,差距在哪?
综合来看,这两个入睡时间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4个区别。
22点入睡
精神状态更佳
你可能早有体会,哪怕只是提前一小时睡觉,第二天的精力和情绪状态也大不一样。
2020年《睡眠》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如果夜间睡眠比平时少,第二天情绪会变差,更易发怒。
22点入睡
相当于搭上了褪黑素的“便车”
褪黑素的作用是帮助睡眠,它的分泌受光线影响具有昼夜节律性,晚上10点左右,褪黑素的分泌开始陡然增加。
22点入睡,正好与褪黑素大量分泌的时间相契合,可以充分发挥其促进睡眠的作用,提高入睡效率。
如果推迟入睡时间,褪黑素已经大量分泌一段时间了,对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出现“困过劲儿反而不困了”的感觉。
22点入睡
更贴合古人讲究的“子午觉”
古人一直讲究「睡好子午觉」,子时,即晚上11点~凌晨1点。“子觉”说的是已经进入睡眠状态,最好是进入深睡眠,而不是说11点才开始上床。
22点~23点入睡
心梗风险最低
2021年,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表在《心血管医学前沿》上的研究发现,工作日晚上10点至11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最低,具体来看:
10点至11点就寝的人,心梗发病率为5.1%;
10点以前就寝者,该数值为6.9%;
11点至12点就寝者,该数值为7.0%;
晚上12点后就寝者,该数值为9.2%。
睡眠推迟,后果一箩筐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高伟提醒,晚睡带来困倦和疲乏是次要的,其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给免疫、代谢、精神心理、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带来全方位挑战。
引发全身炎症风暴
2023年国际期刊《细胞》刊文提醒,睡眠不足会引发全身炎症风暴,增加脑内前列腺素D2产生和经血脑屏障的外流,并在外周引发细胞因子风暴。
影响700多种基因的功能
英国萨里大学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了改变,涉及新陈代谢、炎症、免疫、抗压等方面。
内分泌功能紊乱
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褪黑素等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规律,如果睡眠出现问题,会打破这种节律,影响内分泌功能。
患癌几率升高
早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就将熬夜(包括打乱昼夜节律的轮班工作)归为2A类致癌因素。
心血管病变加速
研究显示,与每晚睡7~9小时的人相比,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14%。
认知功能提前下滑
《自然-通讯》刊登一项长达25年的随访研究显示,睡眠少于6小时的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1/3。
改善入睡时间
试试这3点
1. 睡前90分钟远离电子屏幕
褪黑素的分泌与光线息息相关,环境越暗,褪黑素的分泌越充分,有助于我们更快入睡。董文辉医生提醒,睡前远离电子产品尤为重要。电脑、手机等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身体的生物钟,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建议在睡前90分钟内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如果实在需要使用手机,可以尝试“听代看”的方式,选择一些适合睡前收听的节目或影视剧音频。这不仅能够减少蓝光的影响,还能帮助放松身心,为睡眠创造更好的条件。
2. 最好睡前30分钟再上床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叶京英指出,睡觉时不宜过于焦虑。一些人早早洗漱完就躺在床上“等待”睡意,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建议在睡前30分钟或感到困意时再上床休息,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今天9点睡、明天12点睡的不规律行为,这样才能帮助身体逐渐建立稳定的生物钟,提升睡眠质量。
3. 从早睡15分钟开始调整
对于那些作息时间较晚的人来说,直接调整到早睡可能会比较困难。此时,可以尝试循序渐进的方式,每天比原来的入睡时间提前15-30分钟。
例如,一个人原本凌晨3点睡、8点起床,可以先固定这一时间,白天正常工作且不补觉。2-5天后,将入睡时间提前至凌晨2点30分,再过2-5天提前至2点。以此类推,逐步恢复到理想的作息时间。此外,白天多晒太阳、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节律,让身体更快适应新的作息安排。
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荆楚网
编辑:涂泓
审核:曹智鹏、段圣祺
本文来自【海博TV】,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凌晨2点是什么时辰,凌晨3点是什么时辰出生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