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费标准明细表,差旅费住宿标准
大家好,由投稿人苏安文来为大家解答差旅费标准明细表,差旅费住宿标准这个热门资讯。差旅费标准明细表,差旅费住宿标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差旅费标准表2024最新
新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将从5月1号起执行。纵览财政部公布的明细表,和去年9月出台的标准相比,新标准增加了部分地级市的执行标准,执行淡旺季双重标准的地区也增加了不少,各地标准有高有低,不再统一划齐,这是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的体现。
轻触指尖 聆听精彩
央广评论:差旅费新标准是制度建设与时俱进的体现
为什么要屡次修改完善公务人员差旅住宿标准?说白了,就是要扎紧政府的“钱袋子”,断了损公肥私的“野路子”。
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财政资金来得越来越难,而需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再像过去一样粗放使用财政资金已然行不通了。各级政府必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是一笔相当大的年度支出,加强标准的制定、严格管理非常必要。
以往在一个省区内出差,出差人可以统一按省会城市的标准报销住宿费,如今则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水平,执行1到7档不同的上限标准,这种“一地一标准”的做法指导性更强,操作起来也更加透明,有效堵住了一些人钻制度空子,虚开发票、中饱私囊。
还要看到,更多旅游城市开始执行淡旺季两套标准,这是顺应市场规律、实事求是的体现。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提去热门旅游城市出差就犯难,主要是标准卡的太死。旅游旺季廉价宾馆订不上,高价酒店又住不起。常常有人一边工作一边琢磨着怎么报销;有的花大量时间研究报销“漏洞”,真正工作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反而少了;更有甚者将费用转嫁给接待单位或个人,埋下了违纪的隐患。
制度本来是要为工作服务的,当工作只能被动顺应制度时,就是本末倒置。这次调整,一批原来没有划分淡旺季的城市有了新的标准。以河北张家口为例,调整后三类人员旅游旺季的日均标准甚至高于北京,这是对市场的客观反应,比原来更加科学合理。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任何制度的制定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有关部门在差旅费标准的制定调整上开了个好头。希望更多部门能够积极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发现不合时宜的就赶快行动起来,主动修改完善,让制度真正成为工作顺利开展的“助推器”,而不是阻碍工作的“拦路虎”!
5月1号起实施的最新差旅标准
作者:肖志涛
编辑:陶姿璇
差旅费标准一览表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
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在日常公务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为此,工人君(ID:grrbwx)整理了最新的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会议费等标准,一起来学习了解!
一、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新规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分类细化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交纳标准及管理要求,规范接待单位开具凭证及收取费用管理,明确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通知》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
1、伙食费怎么交
《通知》细化了此前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比如,《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出差人员应当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应当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对此,《通知》明确了交纳标准及管理要求。
《通知》明确,中央单位出差人员(以下称出差人员)出差期间按规定领取伙食补助费。除确因工作需要由接待单位按规定安排的一次工作餐外,用餐费用自行解决。出差人员需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的,应当提前告知控制标准,并向伙食提供方交纳伙食费。
在单位内部食堂用餐,有对外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没有对外收费标准的,早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20%交纳,午餐、晚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40%交纳。
在宾馆、饭店等餐饮服务单位用餐的,按照餐饮服务单位收费标准交纳相关费用。
2、市内交通费怎么交?
《通知》明确,出差人员出差期间按规定领取市内交通费。
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交通工具并有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最高不超过日市内交通费标准;没有收费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照日市内交通费标准的50%交纳。
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应当索取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或税务发票等凭证,个人保存备查,不作为报销依据。
《通知》规定,接待单位应当按规定收取出差人员相关费用,及时出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或税务发票;确实无法出具上述凭证的,可出具其他收款凭证。加强收取费用的管理,做好业务台账登记,纳入统一核算,所收费用可作为代收款项用于相关支出或作收入处理。
二、差旅住宿费
2016年4月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明细表》的通知规定,部级官员出差北京,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为1100元,司局级官员每天限额650元,其他人员每天限额500元。
部级官员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大连、吉林等地,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多为800元。
三、交通费
2014年起执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对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1、城市间交通费
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
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2、市内交通费
市内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
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
四、伙食费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指出,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五、会议费
2016年6月29日,财政部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了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一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760元,二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650元,三四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550元。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人民日报、中国政府网等
本期编辑:窦小涛 安彦璟
公务员差旅费标准
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在日常公务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为此,小编整理了最新的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会议费等标准,一起来学习了解!
一、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新规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分类细化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交纳标准及管理要求,规范接待单位开具凭证及收取费用管理,明确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通知》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
1、伙食费怎么交
《通知》细化了此前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比如,《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出差人员应当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应当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对此,《通知》明确了交纳标准及管理要求。
《通知》明确,中央单位出差人员(以下称出差人员)出差期间按规定领取伙食补助费。除确因工作需要由接待单位按规定安排的一次工作餐外,用餐费用自行解决。出差人员需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的,应当提前告知控制标准,并向伙食提供方交纳伙食费。
在单位内部食堂用餐,有对外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没有对外收费标准的,早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20%交纳,午餐、晚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40%交纳。
在宾馆、饭店等餐饮服务单位用餐的,按照餐饮服务单位收费标准交纳相关费用。
2、市内交通费怎么交?
《通知》明确,出差人员出差期间按规定领取市内交通费。
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交通工具并有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最高不超过日市内交通费标准;没有收费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照日市内交通费标准的50%交纳。
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应当索取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或税务发票等凭证,个人保存备查,不作为报销依据。
《通知》规定,接待单位应当按规定收取出差人员相关费用,及时出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或税务发票;确实无法出具上述凭证的,可出具其他收款凭证。加强收取费用的管理,做好业务台账登记,纳入统一核算,所收费用可作为代收款项用于相关支出或作收入处理。
二、差旅住宿费
2016年4月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明细表》的通知规定,部级官员出差北京,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为1100元,司局级官员每天限额650元,其他人员每天限额500元。
部级官员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大连、吉林等地,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多为800元。
三、交通费
2014年起执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对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1、城市间交通费
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
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2、市内交通费
市内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
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
四、伙食费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指出,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五、会议费
2016年6月29日,财政部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了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一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760元,二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650元,三四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550元。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大河网,本报新媒体部编辑整理
责编:谢丛蔓 张远
↓
事业单位差旅费标准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
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在日常公务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此整理了最新的差旅费、住宿费、交通费、伙食费、会议费等标准,一起来学习了解!
一、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新规
近日,财政部办公厅、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收交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分类细化差旅伙食费和市内交通费交纳标准及管理要求,规范接待单位开具凭证及收取费用管理,明确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通知》自2019年8月1日起施行。
1、伙食费怎么交
《通知》细化了此前规章制度的有关规定。比如,《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出差人员应当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应当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对此,《通知》明确了交纳标准及管理要求。
《通知》明确,中央单位出差人员(以下称出差人员)出差期间按规定领取伙食补助费。除确因工作需要由接待单位按规定安排的一次工作餐外,用餐费用自行解决。出差人员需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的,应当提前告知控制标准,并向伙食提供方交纳伙食费。
在单位内部食堂用餐,有对外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没有对外收费标准的,早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20%交纳,午餐、晚餐按照日伙食补助费标准的40%交纳。
在宾馆、饭店等餐饮服务单位用餐的,按照餐饮服务单位收费标准交纳相关费用。
2、市内交通费怎么交?
《通知》明确,出差人员出差期间按规定领取市内交通费。
接待单位协助提供交通工具并有收费标准的,出差人员按标准交纳,最高不超过日市内交通费标准;没有收费标准的,每人每半天按照日市内交通费标准的50%交纳。
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提供交通工具的,出差人员应当索取相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或税务发票等凭证,个人保存备查,不作为报销依据。
《通知》规定,接待单位应当按规定收取出差人员相关费用,及时出具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或税务发票;确实无法出具上述凭证的,可出具其他收款凭证。加强收取费用的管理,做好业务台账登记,纳入统一核算,所收费用可作为代收款项用于相关支出或作收入处理。
二、差旅住宿费
2016年4月1日,财政部印发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赴地方差旅住宿费标准明细表》的通知规定,部级官员出差北京,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为1100元,司局级官员每天限额650元,其他人员每天限额500元。
部级官员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大连、吉林等地,住宿费标准每天限额多为800元。
三、交通费
2014年起执行的《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中,对城市间交通费和市内交通费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1、城市间交通费
城市间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出差乘坐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所发生的费用。出差人员应当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乘坐交通工具的等级见下表:
部级及相当职务人员出差,因工作需要,随行一人可乘坐同等级交通工具。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支部分由个人自理。
到出差目的地有多种交通工具可选择时,出差人员在不影响公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选乘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
乘坐飞机的,民航发展基金、燃油附加费可以凭据报销。乘坐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每人次可以购买交通意外保险一份。所在单位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的,不再重复购买。
2、市内交通费
市内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用。
市内交通费按出差自然(日历)天数计算,每人每天80元包干使用。
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提供交通工具的,应向接待单位或其他单位交纳相关费用。
四、伙食费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指出,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五、会议费
2016年6月29日,财政部印发《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了会议费综合定额标准:一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760元,二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650元,三四类会议上限为每人每天550元。
来源 | 川报观察
成都发布编辑 | 奔跑吧阿凡达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差旅费标准明细表,差旅费住宿标准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