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银行排名,城市银行是国企还是私企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萧洁

城市银行排名,城市银行是国企还是私企

大家好,由投稿人萧洁来为大家解答城市银行排名,城市银行是国企还是私企这个热门资讯。城市银行排名,城市银行是国企还是私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城市银行有哪些

1.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24日在南京正式挂牌开业,是在江苏省内扬州、无锡、苏州、南通等10家城市商业银行基础上,合并重组而成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创了地方法人银行改革的新模式,是全国1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江苏省内最大法人银行,总部位于江苏南京。2016年8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0919。截至2022年末,资产总额达2.98万亿元。在2023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名中列第68位,蝉联全球银行百强,在2023年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榜单中列第71位。

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下辖17家分行和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苏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四家子公司,服务网络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实现了江苏省内县域全覆盖。营业网点530余家,员工1.6万余人。2023年10月27日,江苏银行公告,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586.78亿元,同比增长9.15%;归母净利润256.54亿元,同比增长25.21%;基本每股收益1.62元。

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于2007年1月24日挂牌开业,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江苏省内最大法人银行,总部位于江苏南京。2016年8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919。江苏银行始终坚持“融创美好生活”使命,致力于建设“智慧化、特色化、国际化、综合化”的服务领先银行。截至2024年3月末,资产总额达3.67万亿元。在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列第68位,蝉联全球银行百强,入选《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名第197位,列国内城商行首位。首次跻身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在全球银行品牌排名中列第69位。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理事代表。

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下辖17家分行和苏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苏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4家子公司,机构实现了江苏省内县域全覆盖,业务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营业网点530余家,员工1.6万余人。原中国银保监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金融时报》“最具竞争力中小银行”“最具创新力银行”等多项荣誉,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银行”,入选福布斯世界最佳银行榜。

江苏银行

2.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英文简称 BOB),原称“北京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及北京地区第三大银行,雇有3600多名员工,通过其116家支行为个人与公司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北京银行还在其覆盖网点设立了272台自动取款机,并建立了快速增长的电子银行业务。

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是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北京市政府批准,于1996年1月29日在北京市原90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基础上组建而成,北京银行设立时的名称为“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银行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之一,北京银行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

北京银行

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抢抓时代机遇,相继实现引资、上市、跨区域等发展突破,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深圳、杭州、长沙、南京、济南、南昌、石家庄、乌鲁木齐、青岛、宁波、苏州等十余个中心城市设立630余家分支机构。

北京银行

截至2024年3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3.89万亿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8.64亿元,成本收入比26.41%,不良贷款率1.31%,拨备覆盖率213.13%,资本充足率13.12%,各项经营指标均达到国际银行业先进水平。品牌价值876亿元。入选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一级资本排名全球千家大银行53位,连续十年跻身全球银行业百强。

北京银行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亚洲十大最佳上市银行”“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零售银行”“最佳区域性银行”“最佳支持中小企业贡献奖”“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中国社会责任优秀企业”“最具持续投资价值上市公司”“中国最受尊敬企业”“最受尊敬银行”“最值得百姓信赖的银行机构”“中国优秀企业公民”“最佳供应链金融银行”“年度最佳科创金融服务银行”等称号。

北京银行

3.宁波银行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银行”),成立于1997年4月10日,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6亿元。截至2023年底,全行下辖491家分支机构(不含子公司),其中16家分行,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金华、绍兴、台州、嘉兴、丽水、湖州、衢州、舟山 分行;宁波地区245家,分行地区246家。2023年9月,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2023年7月,位列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第206位。

宁波银行

2024年4月9日,宁波银行公告,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15.85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255.35亿元,同比增长10.66%;基本每股收益3.75元。宁波银行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区域性上市银行,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等地设有16家分行,开设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家子公司,全行员工2.8万人。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中,宁波银行排名第82位,百强位次稳步向前。

宁波银行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最新给予宁波银行长期存款评级为Baa2,基础信用评估为ba1,这一评级与国内比较优秀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一样的。在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中,宁波银行屡次获得城商行最高评级。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一级资本发布的2023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行榜中,宁波银行排名位列全球82位,较上一年度上升5位。英国品牌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2024年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宁波银行位居全球银行第93位,品牌价值33.21亿美元,品牌评级“A+”。

宁波银行

中国《银行家》杂志、新浪财经等专业机构举办的银行业评选中,宁波银行多次获得“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银行”称号。宁波银行前两大股东分别是宁波市政府和新加坡华侨银行,持股均为20%,一直以来都十分支持宁波银行的发展。宁波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代表政府持有宁波银行18.74%的股份,加上同样代表政府持股的一致行动人宁兴(宁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1.29%股份,宁波市政府合计持有20%的股份。

宁波银行

4.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银行”)成立于1995年12月29日,总行位于中国上海市,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1229。上海银行以“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以“精诚至上,信义立行”为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通过推进专业化经营和精细化管理,着力在中小企业、财富管理和养老金融、金融市场、跨境金融、在线金融等领域培育和塑造经营特色,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成都、宁波、南京、杭州、苏州、无锡、绍兴、南通、常州、盐城等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形成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和中西部重点城市的布局框架;发起设立四家村镇银行、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获准筹建消费金融公司,并与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500多家境内外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上海银行

成立以来上海银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截至2016年末,总资产1755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0%。在英国《银行家》2017年公布的“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按一级资本和总资产计算,上海银行分别位列全球银行业第85位和89位;多次被《亚洲银行家》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城市零售银行”。上海银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品质稳步提升。目前,集团总资产已超3万亿元,年营收超500亿元、盈利超200亿元,资产质量保持银行业较好水平。上海银行是国内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列前百强。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为特色,以“点滴用心、相伴成长”为服务理念,以“立足地方、坚持中小、服务市民、挺进大型”为市场定位,稳健经营,规范管理,银行品质取得了显著提升,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商业银行之一。

上海银行

目前,上海银行已在上海、宁波、南京、杭州、天津、成都、深圳、北京、苏州设立一级分行,在无锡、绍兴、南通、常州、盐城、温州、前海、深汕特别合作区、泰州等设立二级分行,分支机构布局覆盖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等国家战略实施区域。陆续设立了上银香港及其子公司上银国际、上银基金及其子公司上银瑞金、上银理财,发起设立四家村镇银行,与携程共同设立尚诚消费金融,跨境和综合经营布局完善。

上海银行

5.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于1996年2月8日在南京成立,是一家由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外资股份及众多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南京银行个人金融服务,立足“市民银行”定位,提升城市金融生活品质。凭借资金业务优势,打造“零亏损”“金梅花”理财。依托“理财易金卡”,帮助高端客户实现财富“日日聚金”。借助股东巴黎银行经验和模式,开发了“信易贷”、“房易贷”、“购易贷”和“诚易贷”等消费信贷产品以及经营性个人贷款产品“商易贷”。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成立于1996年2月8日,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经营管理体制。南京银行坚持发展为要。历经两次更名,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在全国城商行中率先启动上市辅导程序并于2007年在主板成功上市。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资产规模近2.4万亿元,存款总额超1.4万亿元,贷款总额超1.1万亿元,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超13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57亿元。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91位、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第113位。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深化机构建设。自2007年设立第一家分行以来,跨区域经营不断推进,先后设立了泰州、上海、无锡、北京、南通、杭州、扬州、苏州、常州、盐城、南京、镇江、宿迁、连云港、江北新区、徐州、淮安17家分行,2016年实现京沪杭及江苏省内设区市全覆盖,2023年实现江苏省县域网点全覆盖。

南京银行

南京银行丰富经营布局。在全国率先尝试城商行异地参股其他城商行的发展模式,参股日照银行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入股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芜湖津盛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宜兴阳羡、昆山鹿城两家村镇银行。2013年投资组建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全资设立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控股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探索综合化经营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2013年主发起成立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下设8大专委会,目前俱乐部已成立10年,成员行超130家。

南京银行

6.徽商银行

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Huishang Bank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徽商银行(Huishang Bank),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全国由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成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1997年4月4日注册成立。截至2023年6月末,除总行外,本行设有21家分行及465个对外营业机构,534家自助服务区(点)。拥有四家附属公司,即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徽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无为徽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和金寨徽银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参股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7月,入选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排名第253位。

徽商银行

商银行是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全国首家由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联合重组成立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设在安徽省合肥市。1997年4月4日注册成立。2005年11月30日更名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28日正式合并安徽省内芜湖、马鞍山、安庆、淮北、蚌埠5家城市商业银行,及六安、淮南、铜陵、阜阳科技、阜阳鑫鹰、阜阳银河、阜阳金达等7家城市信用社。2006年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2013年11月12日,本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3698。

徽商银行

截至2023年末,本行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889,801,211元。2023年继续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1000强”前200位,排名123位;“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前200位,排名152位;入选《财富》“中国500强”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榜单,分别位列第253位和352位;同时位列“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净利润率最高的40家公司”第25位。

徽商银行

7.杭州银行

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5日,总部位于杭州,是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杭州银行正通过“引资”实现“引智”,借鉴和引进吸收先进经营理念,致力于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为中国价值领先银行。2024年1月17日,杭州银行公告称,杭州市财政局以其持有的杭州银行7.03亿股股票向杭州财开集团增资,增资完成后,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将由杭州市财政局变更为杭州财开集团。2023年7月,入选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80位。

杭州银行

杭州银行成立于 1996 年 9 月,总部位于杭州。目前,全行拥有 200 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发达经济圈。此外,成立了杭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了杭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入股了石嘴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10 月 27 日,首次公开发行 A 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 600926。

杭州银行

截至 2024 年一季度末,杭州银行总资产 19,173.0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13%;实现营业收入 97.61 亿元,同比增长 3.50%;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 51.33 亿元,同比增长 21.11%。在英国《银行家》杂志 “2023 年全球银行 1000 强” 榜单中,按一级资本排名 132 位。

杭州银行

8.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国有控股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引入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作为境外战略投资合作伙伴。2018年1月31日,成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8家A股上市城市商业银行。

成都银行

目前,成都银行注册资金37.36亿元,在岗员工7400余名,共有分支机构256家,包括重庆、西安、广安、资阳、眉山、内江、南充、宜宾、乐山、德阳、阿坝、泸州、绵阳、天府新区14家分行及31家直属支行和下辖的211家支行。发起设立国内首批、中西部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四川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江苏宝应锦程和四川名山锦程村镇银行,并入股西藏银行。

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秉承“服务城乡居民,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综合实力位居中西部城商行前列,多项经营指标增幅排名上市银行前三位。截至2023年12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10912.43亿元,各项存款7804.21亿元,各项贷款6257.42亿元。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3年度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中,成都银行位列第181位。

成都银行

成都银行凭借优异的经营业绩和优质的金融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先后荣获获评“成都市重点产业上市龙头企业”、“四川企业100强”、“最佳城市商业银行”、“最佳金融服务城商行”、“最佳优质服务银行”、“最佳民生金融奖”、“银行科技发展奖”、“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奖”、“百姓最信得过的银行品牌”等荣誉称号。

成都银行

9.长沙银行

长沙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25日,是湖南省首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湖南省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2018年9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601577,是湖南省首家上市银行。目前,长沙银行共有30家分支机构,包括株洲、湘潭、常德、怀化、娄底、郴州、邵阳、益阳、永州、张家界、衡阳、岳阳和广州13家分行,及17家直属支行,下辖389家持牌营业网点,服务网络辐射湘粤两地,实现了湖南省地市州以及所有县域的全覆盖。控股湘西长行村镇银行、祁阳村镇银行、宜章长行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湖南首家消费金融公司——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湖南长银数科有限公司。

长沙银行

长沙银行各项业务取得长足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一家资产规模超10000亿元的区域性上市城商行。在英国《银行家》发布的2023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位列第186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100强”中位列第 36 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陀螺”评价中位列全国城商行第9位。

长沙银行

长沙银行,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湖南省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湖南省法人金融企业。根据2024年5月银行官网显示,长沙银行共有30家分支机构,包括株洲、湘潭、常德、怀化、娄底、郴州、邵阳、益阳、永州、张家界、衡阳、岳阳和广州13家分行,及17家直属支行,下辖389家持牌营业网点。

长沙银行

10.贵阳银行

贵阳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贵阳银行”)成立于1997年,注册资本36.56亿元,总行位于贵州省贵阳市。2016年8月,贵阳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997。目前,全行下辖9个省内分行、1个省外分行,机构网点实现贵州省88个县域全覆盖,发起设立贵阳贵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元市贵商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形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的服务网络。

贵阳银行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贵阳银行资产总额7,239.44亿元,存款总额4,052.18亿元,贷款总额3,305.02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贵阳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4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42元。

贵阳银行

凭借多年的不懈努力,贵阳银行的发展获得业界广泛认可。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3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贵阳银行排名上升至198位;入选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的2022年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位列第244位;在2023年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业100强排名第37名。

贵阳银行

城市银行存款安全吗


——上市城商行2018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分析

张涛

2018年上半年,我国18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明显提升,业务结构继续优化,资产质量基本企稳,但补充资本的压力仍然存在。下半年,在行业环境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上市城商行盈利水平或将继续提升,业务结构继续优化。同时,在宏观经济稳中有变的情况下,也要重点关注城商行之间不断放大的差异性。

一、营收稳步增长,净利润增速提升

2018年上半年,18家城商行营业收入稳步增长。2018年上半年,18家上市城商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781.58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10.44%。其中,A股城商行营业收入合计1111.45亿元,同比增长11.1%。H股城商行营业收入合计610.73亿元,同比增长9.63%。

从净利润看,2018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中城商行的净利润总体上同样快速增长,但是A股与H股银行之间的差异较大。18家上市城商行合计实现净利润744.63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10.14%。其中,A股城商行实现利润474.11亿元,同比增长15.06%,H股城商行实现利润270.52亿元,同比增长2.46%。

总体来看,上市银行中城商行营业收入增速和净利润增速在各类银行中位于前列,盈利情况得到改善。通过利润增长拉动因素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上半年城商行盈利改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益于收入的增长,同时各类成本项没有显著拖累利润的增长。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A股城商行与H股城商行净利润增速呈现出分化的趋势在于H股部分城商行出现净利润增速趋于停滞或者负增长。例如,在H股的城商行中,盛京银行利润增速为-19.01%,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滑,哈尔滨银行利润增速为-3.01% 。由此看来,城商行的业绩分化与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相关度较高。


二、利息收入增速较低,投资收益强劲增长

从收入结构看,2018年上半年18家上市城商行利息净收入增速平缓,中间业务收入强劲增长。上半年18家上市城商行利息净收入为1325.28亿元,同比增长2.65%。城商行净息差收窄是导致利息收入增速较低的原因之一。中间业务收入合计为446.50亿元,同比增长41.20%。在中间业务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8家上市城商行合计实现了254.99亿元,同比下降8.56%,其他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由各类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构成,18家上市城商行的这部分收入合计实现206.16亿元,同比增速299.22%。考虑到上半年汇率波动较大的因素,投资收益应是收入增长的动力。


区分A股和H股的城商行来看,可以进一步发现,A股城商行和H股城商行在中间业务收入上的差异。通过对比分析A股和H股城商行扣除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后的中间业务收入可以发现,两类银行在这方面的收入增幅都有较大提高,但是H股城商行提高幅度要远高于A股城商行。2018年1月1日开始,H股上市的银行开始实施财政部颁布的新金融工具准则,根据新的准则,在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过程中,会导致部分收益由原来的科目转计入投资收益,这是导致A股和H股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资产负债结构进一步优化

18家上市城商行上半年资产规模合计达157801.95亿元,同比增长9.91%,资产规模平稳增长。部分城商行资产规模较去年快速增长,如甘肃银行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6.27%。城商行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从A股和H股的总体情况来看,2018上半年的贷款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38.77%,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2.96%。另一方面,同业资产的占比进一步下降,由2017年上半年末的8.37%下降到2018年上半年末的5.57%。城商行资产结构的优化得益于金融行业对于脱虚向实的要求不断提升,宏观审慎评估(MPA)和资管新规等要求使银行业更加聚焦于主业。

从负债来看,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18家上市城商行负债合计为54891.04亿元,同比增速7.93%。在存款、同业和债券三类负债中,存款占比基本稳定,同业负债占比进一步下降,应付债券占比上升。总体上,上市城商行存款占比由2017年上半年末的60.45%提升至2018年上半年末的61.24%,同业负债占比为15.62%,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3%,应付债券占总负债的比重为17.68%,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1.72%。导致城商行这一趋势的变动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监管要求提升,导致同业负债占比的下降;另一方面是上半年部分城商行为补充资本,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本,导致应付债券的上升。

四、资产质量实质企稳

资产质量方面,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略有上升,2018年上半年末上市城商行不良贷款率平均为1.41%,较2017年同期提升了0.02%。从拨备覆盖率的角度看,上市城商行2018年上半年末拨备覆盖率平均为251.21%,较2017年上半年末提升了14.83%。随着监管对于不良资产真实暴露的要求提升,城商行对于拨备的计提或将进一步提升。在资产质量方面,A股和H股城商行也呈现出分化趋势。平均水平上,A股城商行无论是在不良率还是在拨备覆盖率方面都呈现出好转的趋势,而H股部分城商行在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方面均呈现出较大压力。

考虑到城商行资产质量与所属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较高,我们也发现,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之间的差异也较大。在A股和H股城商行中宁波银行不良率最低,为0.8%;同时,该行拨备覆盖率为499.32%,也是A股城商行中拨备覆盖最充足的银行。而中原银行的不良率最高,达到了1.88%,拨备覆盖率仅有180.83%。

五、补充资本的压力犹存

从A股和H股城商行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情况看,上半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至为9.13 %,较2017年同期下降了0.19%。但是,从一级资本充足率看,2018年上半年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均值为10.1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0.58%。

导致核心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趋势相悖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种资本补充渠道的不同。以A股城商行为例,上半年,A股城商行主要通过优先股和可转债的形式补充资本,从上半年的A股融资情况看,银行融资总额为1380.25,除建设银行发行600亿优先股外,其他全部为城商行或者农商行融资通过优先股和可转债的形式进行融资。这导致了核心资本充足率与一级资本充足率的分化。

六、下一步趋势展望

总体上看,上半年城商行收入增长稳定,利润增速银行个体之间呈现出较大差异。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同业资产和负债占比都继续下降,贷款与存款占比继续上升。在资产质量方面,虽然总体上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是资产质量实质上未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资本充足率方面,城商行上半年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资本补充,但是核心资本充足率进一步下降。

在以上趋势的基础上,下半年我们预期收入将会继续保持增长。从总体环境看,考虑到宏观经济中,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中贷款增长成为主要动力,这为银行业的规模增长提供了空间。从城商行的差异性看,考虑到城商行与其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当前地区发展分化日益加剧,下半年同样要关注到城商行之间的发展差异。

最后,在城商行的发展中,资本充足率依然是最大的限制性因素。下半年,在MPA考核、非标转标、表外回表等因素的影响下,银行依然有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如果资本补充通道不畅,资本将依旧成为制约银行业务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半年,城商行已经通过各种方式补充资本,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但是,核心资本充足率依然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考验,上市城商行应通过内源融资或者补充股本的方式提升核心资本数量,为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解除障碍。(作者系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城市银行倒闭个人存款怎么办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 | 北京报道

绩优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与绩差城商行之间的业绩差距正在扩大。

今年上半年,可比的16家城商行中12家每股收益同比增长,4家同比下降。每股收益涨幅前3名的算术平均值是0.85元,降幅前3名只有0.45元。前者比后者高88%,比2023年时的差距增加近40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超过1元的城商行有5家,低于0.5元的有6家,去年上半年分别是4家和5家。

城市商业银行业绩分化加速

在回顾今年上半年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时,可以发现几家银行在每股收益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同时也有些银行面临挑战。

杭州银行(600926.SH)、青岛银行(002948.SZ)和齐鲁银行(601665.SH),是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涨幅前三城商行。郑州银行(002936.SZ)、厦门银行(601187.SH)和兰州银行(001227.SZ)同期每股收益降幅靠前。

具体来看,杭州银行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同比增长21%到1.64元,增幅在上市城商行中位列首位。该行在半年报中解释收益的增长是因为资产规模的稳定增长以及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优化。

分列涨幅第二名和第三名是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增长同比分别是12.5%和12.2%。

宁波银行(002142.SZ)每股收益长期在城商行中居于头部,今年继续上涨5.61%达2.07元,绝对值仍居首位。

和上述城商行不同的是,有些银行的每股收益仍在下降,与绩优银行的距离继续加大。

郑州银行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1.74%到0.18元。该行半年报中解释,受息差持续收窄及LPR重定价等因素影响,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不及同期。该行上半年净利差1.7%,较上年同期下降0.36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8%,较上年同期下降0.3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郑州银行2023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在城商行中倒数第二,相当于上市城商行平均值的28%,今年上半年只相当于平均值的21%。

厦门银行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5.69%到0.43元,在城商行中绝对值处于倒数第4名,与去年同期相比,又滑落了两名。该行在半年报中解释,受净息差同比收窄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因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增加较大。但该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 0.76%,与年初持平,资产质量保持平稳;拨备覆盖率 396.22%,风险抵补能力保持充足。

此外,还有贵阳银行和兰州银行,贵阳银行以每股收益下降6.4%到0.73元。而兰州银行2023年每股收益在城商行中已经是垫底位置,今年上半年下降1.7%到0.14元,还是处于垫底位置。

以每股收益冠军宁波银行对比垫底的兰州银行,2023年上半年宁波银行每股收益是兰州银行的13.32倍,今年上半年是14.79倍。

提高非利息收入或是关键

一位金融行业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比较城商行收益之间的差距,既要考虑各银行经营能力的差距,也要考虑各银行所处的区域。

上述研究员提醒,比较各银行盈利能力,除了每股收益,还有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高者盈利能力明显高于低者。例如,杭州银行今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是8.32%,兰州银行和西安银行只有2.89%和4.24%。

事实上,基金正重仓绩优城商行。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今年上半年末,重仓持有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的公募基金数量分别是151只、77只,重仓持有郑州银行、厦门银行和兰州银公募基金数量为0只。

上述研究员分析,城商行经营业绩离不开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都在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和兰州银行同在西部的西安银行(600928.SH),该行今年上半年每股收益0.3元,同样处于相对靠后位置。

对比来看,以杭州和宁波来对比兰州和西安的经济体量,四者相差较大。宁波市和杭州市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是2万亿元、1.65万亿元,兰州市、西安市同期分别是0.35万亿元、1.2万亿元。

此外,企业经营都有规模效应,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以规模对比,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今年上半年末总资产分别是3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兰州银行和郑州银行只有0.47万亿元和0.65万亿元。

上述研究员认为,我国政府提出加速中部崛起,进一步推动西部大开发,鼓励西安等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兰州等省会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这些城市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机会,所在地的商业银行,经营业绩也会有根本的变化。

该研究员建议,每股收益低的银行应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和宁波银行今年上半年净息差都在下降,收益还在增长,既有规模增长因素,也有非利息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不难看出,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此前依靠揽储贷款变成中间业务服务的竞争。非利息收入占比越高的银行,相应的经营业绩也越好。

今年上半年,非利息收入占比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南京银行(601009.SH)、上海银行(601229.SH)和杭州银行,此项占比都超过38%,3家银行同期每股收益都在1元左右。而非利息收入靠后的3家银行分别是郑州银行、兰州银行和贵阳银行,非利息收入都低于22%,八成左右的收入还是来依靠贷款获得的利息收入。

因此,非利息收入占比低的银行,在贷款息差收窄、揽储不太容易时,收入和利润自然承压。如果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了,抵抗息差变化的能力会提高,收益波动也会降低。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18期)

城市银行存款利率排名

日前,一则关于甘肃监管局同意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终止营业的批文,引起了市场关注。尽管近几年银行网点的撤并已成常态,但国有行撤销省会城市分行的情况仍非常少见。

当日晚间,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兰州分行是甘肃省分行辖属机构,该行所有业务都在城区其它网点有序进行,终止营业不会对客户服务造成任何影响,甘肃省分行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多位银行业人士认为,该事件属于银行进行机构调整的正常范畴,主要可能是基于分行盈利情况和甘肃省分支机构布局扁平化调整两方面的考虑。“兰州分行本身脱胎于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的一个营业部,听说当时报批的时候,行政审批程序存在一定滞后,所以这家分行真正经营起来的时间并不是很充分。”一位受访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中国银行撤销兰州分行

银保监会网站11月30日披露,甘肃省银保监局批复同意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终止营业,要求中行甘肃省分行按规定妥善处理好终止营业后的业务清理移交及其他相关事宜,并自批复之日起10日内将中行兰州分行的《金融许可证》缴回该局。

事实上,中国银行兰州分行挂牌成立至今还不到三年。据当地媒体报道,2018年12月29日上午,中国银行兰州分行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举行。时任中行甘肃分行行长臧新军表示,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服务地方经济踏上新起点,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将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据了解,按照国有银行分支机构的层级设置,通常会设立一个省级分行作为一级分行,并选择性地设立省会城市分行作为二级分行。例如,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就属于省级分行,兰州分行是隶属于该省级分行下设的二级分行。

券商中国记者从一位国有大行人士处了解到,当前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的省级分行主要履行管理职责,省会城市分行和其他省内辖属分行一样是主要服务于业务办理的经营单位。“兰州分行的撤销应该是正常的机构调整,主要是考虑业务发展和资源整合需要。”该人士说。

“中国银行撤销兰州分行的原因,有可能是该网点的实际经营指标未达到设定的预期,也有可能是中行基于扁平管理的目的,调整内部机构设置。”银翱咨询董事总经理高钧表示,“省会城市二级分行的撤销,既可以减少管理层级,降低成本,又可以是组织结构扁平化,快速应对西北市场和客户需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受访人士则认为,国有银行进行分行层面的撤销,不会只考虑盈利情况,背后或涉合规问题。“兰州分行本身脱胎于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的一个营业部,听说当时报批的时候,行政审批程序存在一定滞后,所以这家分行真正经营起来的时间并不是很充分。”他告诉券商中国记者。

根据中国银行2021年半年报,截至6月末,该行境内外机构共有1.15万家。其中,在中国内地分支机构1.05万家,包括一级分行、直属分行38家,二级分行370家,基层分支机构1万多家。

省会城市分行的进与退

1998年,国有银行由于长期机关化运作,导致分支机构臃肿、费用开支十分庞大,为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国务院要求四大行逐步将省级分行和省会城市分行合并,精简机构和人员设置。

但随着商业银行的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国有银行又开始设立独立的省会城市分行。2018年,农业银行率先开始设立省会分行。“省会分行受到的支持力度会更大,能够争取到的资源更多,管理方面也会更加精细。”高钧表示。

中国银行的省会城市分行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陆续设立。彼时,中国银行设定相关省会分行目标是:完善省会城市分行管理模式,明确省会城市分行发展策略,提高省会地区机构竞争力。同年11月,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和南京分行成立揭牌,12月29日,现撤销的兰州分行成立;2019年1月,中国银行合肥分行正式揭牌成立。同月,中国银行西宁支行正式更名升格为西宁市分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李广子告诉记者,大行在设立省级分行的同时设立省会城市分行,主要是便于对省会城市分支机构和业务进行统筹管理,这种情况下,省级分行能够更多地聚焦于业务管理。

但国有银行并非在所有省会城市都设置二级分行。例如,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中国银行在辽宁省沈阳市、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济南市、云南省昆明市等多个省会城市均未设二级分行。

银行网点减少趋势已定

此次中国银行撤销兰州分行背后,最主要原因的可能还是顺应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趋势。高钧指出,客户从银行网点转移到线上,银行布局网点的思路也发生重大改变。

“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应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增加,合并可以减少管理层级,让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降低线下分支机构的经营成本成为资源优化的一种必然选择。”他认为,这也是此次兰州分行撤销的重要原因。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也表示,兰州分行成立时间较短,成立后又遇到疫情,叠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中国银行撤销兰州分行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的举措。

“中行撤销省会城市分行这种情况现在虽然少见,但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经营优势调整机构布局,未来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普遍。”他说。

事实上,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减少已经发生。根据银翱咨询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银行网点数量达到最高峰,之后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19年银行网点数下降800个,2020年下降1100个。

高钧表示,究其原因,首先是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使得客户对于持有柜台转账和现金支取的需求迅速降低;其次是互联网巨头近年来对旗下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的大力推广,使得现金的使用频率快速下降;最后,银行自身也看到了数字化的契机,2020年中国银行业的平均电子渠道分流率已达到了90.88%。

“未来银行网点有‘两去两中心’的趋势,即:网点将'去现金化,去交易化',将逐渐成为‘咨询服务中心,生态圈中心’。”高钧认为,网点作为一种“昂贵”但“重要”的渠道,仍将长期在“全渠道”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积极地进行网点布局调整,一方面是降本提效,另一方面是银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分机构来看,科技能力比较强的四大将进一步强化多渠道融合,网点减少速度会快于平均水平;中小行由于客群、科技投入的限制,网点仍扮演重要角色,要发挥网点地缘优势、人缘优势。整体而言,网点数量虽会有一定数量的减少,不太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证券时报 杜晓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城市银行排名,城市银行是国企还是私企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