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如果主犯没有抓住,还会判刑吗,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当事人怎么还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芮来为大家解答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如果主犯没有抓住,还会判刑吗,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当事人怎么还这个热门资讯。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如果主犯没有抓住,还会判刑吗,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当事人怎么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合同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
诈骗罪量刑标准:3000元到50万元的刑罚分界点
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提示: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司法实践中对诈骗罪的量刑标准呈现精细化、差异化特点。本文结合最新司法解释与典型案例,解析诈骗金额与刑罚的对应关系,帮助公众明晰法律红线。
一、量刑标准核心:金额与情节的双重判定
1. 基础金额分档
根据《刑法》第266条及两高司法解释,诈骗罪量刑以金额为核心依据,分为三档:
数额较大:3000元至3万元(普通诈骗)或3000元(电信诈骗);
数额巨大:3万元至50万元(普通诈骗)或3万元(电信诈骗);
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
地区差异:各省可结合经济水平调整标准。例如山东省规定普通诈骗“数额较大”为6000元,而电信诈骗仍按全国标准3000元入刑。
2. 特殊情节的“升档”作用
即使金额未达标准,若存在以下情形,可能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并升档量刑:
发送诈骗信息超5000条或拨打电话超500人次;
冒充司法机关人员或利用救灾、医疗款物诈骗;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
案例:某团伙通过伪造“防疫物资采购”网站诈骗20万元,因涉及医疗物资被认定为“数额巨大+特殊情节”,主犯获刑8年。
二、量刑幅度详解:从拘役到无期徒刑
1. 数额较大(3000元-3万元)
刑罚: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单处罚金;
实务要点:小额多次诈骗累计超3000元即可入罪。例如王某两年内以“代购火车票”名义诈骗20次,累计金额3200元,被判拘役5个月。
2. 数额巨大(3万元-50万元)
刑罚: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特殊情形: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造成被害人自杀的,基准刑增加10%-30%。
案例:李某冒充“投资导师”诈骗中老年人35万元,因针对特定群体且拒不退赔,被判7年有期徒刑。
3. 数额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
刑罚:10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
技术型诈骗加重处罚:利用“钓鱼网站”“木马程序”作案的,基准刑增加30%-50%。
案例:曹某伪造6500万元银行转账截图,以“合作直播”名义骗取女主播80万元,因数额特别巨大且手段恶劣,被判10年3个月。
三、辩护关键:金额认定与主观目的
1. 金额拆分策略
扣除合理成本:若诈骗目标50万元,实际骗取30万元,可按30万元既遂+20万元未遂分别量刑,未遂部分可减少基准刑30%-50%;
真实交易抗辩:部分金额用于实际货物交付的,可主张扣除对应数额。
2. 主观目的抗辩
资金用途证据:提供转账记录、合同等证明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退赔谅解减刑:全额退赃并取得谅解的,最高可减少基准刑50%。
案例:周某虚构茶叶订单骗取合作方50万元,但后续投入生产并部分履约,法院认定其无非法占有目的,改判民事赔偿。
四、律师提示:风险防范与维权要点
警惕“低成本高回报”陷阱:对声称“内部渠道”“稳赚不赔”的项目保持审慎;
留存交易凭证:微信聊天记录、转账截图均可作为证据;
及时报案止损: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冻结账户可提高追赃概率。
互动提问:您是否遇到过疑似诈骗的情况?欢迎留言讨论,我们将选取典型问题由律师团队专业解答。
本文作者: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俞强律师团队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构成法律意见。个案需结合具体证据及司法政策综合判断。
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罚金多少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结了一起因赌博引发的合同诈骗案件,被告人李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李某原本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乘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东风,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并在吉林省内经营着几家电影院。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某在朋友的介绍下接触到了赌博。起初,这只是一种消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的娱乐已无法满足他,逐渐演变为沉迷赌博。一场牌局下来,输赢动辄几十万元。深陷赌局的李某背上了巨额债务,为了填补债务窟窿,他开始打起了投资人的主意。
2019年下半年,李某谎称自己持有某影城40%的股份,计划以每股12万元价格收购其他股东60%的股份后与其他投资人共同经营。三位老板被李某的花言巧语所蛊惑,累计投入了420万元。然而,这笔承载着创业希望的巨款,却被李某转手投入了赌场,挥霍一空。投资人陆续将投资款汇入账户后,李某却迟迟没有兑付股份,最终东窗事发。
庭审中,被告人李某辩称自己原本拥有某影城40%的股份,后因疫情原因,影院没有收入,就把被害人的钱用于还贷款和租金,其不存在利用被害人的钱进行赌博和偿还个人债务的行为。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某在与三被害人签订合同时,实际上仅持有某影城20%的股份,其余股份均为代持。同时,亦未将420余万元款项投入收购公司股份,而是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日常挥霍,故可以认定被告人李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隐瞒真相的方式,让被害人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
南关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最终,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全媒体记者 刘中全 通讯员 丛群)
来源: 法治日报
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案例
中国甘肃网3月20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近日,天水市甘谷县公安局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通过及时介入、耐心劝阻、层层深入、一追到底,最终避免受害人损失20余万元。
据了解,3月17日13时15分许,甘谷县公安局接到预警指令,辖区李某从银行取走现金20万元,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到预警,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迅速启动紧急劝阻措施,指派城关派出所进行调查。
社区民警付志杰立即前往李某家与其见面后,发现李某隐瞒事实、言词闪烁,坚信自己并未接触任何涉诈信息,并称从银行取走的20万元现金是用于给亲戚借的彩礼。关于其它情况,李某一句话也不愿多说。但是,民警敏锐察觉到其中存在的涉诈风险,遂立即将相关情况通报给反诈中心以便开展研判分析,同时将李某带至反诈中心继续对李某做“唤醒”工作。
民警发现,李某手机安装有20多个投资理财的APP软件。对此,民警一方面围绕该账户资金情况开展全面调查,寻线深挖。另一方面,社区民警及反诈中心民警与其耐心沟通。通过不懈努力,李某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的情形与民警剖析的新型电诈案件特点非常吻合,认识到自己极有可能遇到骗子了,于是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告诉了民警:原来,前不久李某在Htzq软件上进行投资理财,对方以虚假投资理财为由让李某准备好现金,并称会派专车到甘谷与其进行交易。
担心李某再次向骗子转账,民警及时联系了李某亲属并将现金交予其手中。亲属拿到钱后,握着民警的手说:“非常感谢各位民警,要不是你们及时制止,将会给我们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后果。”并表示,今后一定会多学习反诈知识,提高防骗意识,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警方提醒:“虚假投资理财”诈骗中,诈骗分子会事先以“高额回报”获得受害人信任,再采用“线上充值”方式使受害人落入诈骗陷阱。面对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广大群众务必要提高警惕,可向有关部门核实投资项目的可靠性、真实性,避免掉进诈骗分子设下的陷阱。遇到“投资理财+线下取现”这个组合,请立即停止操作,及时报警求助。
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没有钱还
近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结了一起因赌博引发的合同诈骗案件,被告人李某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李某原本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商人,乘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东风,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并在吉林省内经营着几家电影院。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某在朋友的介绍下接触到了赌博。起初,这只是一种消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通的娱乐已无法满足他,逐渐演变为沉迷赌博。一场牌局下来,输赢动辄几十万元。深陷赌局的李某背上了巨额债务,为了填补债务窟窿,他开始打起了投资人的主意。
2019年下半年,李某谎称自己持有某影城40%的股份,计划以每股12万元价格收购其他股东60%的股份后与其他投资人共同经营。三位老板被李某的花言巧语所蛊惑,累计投入了420万元。然而,这笔承载着创业希望的巨款,却被李某转手投入了赌场,挥霍一空。投资人陆续将投资款汇入账户后,李某却迟迟没有兑付股份,最终东窗事发。
庭审中,被告人李某辩称自己原本拥有某影城40%的股份,后因疫情原因,影院没有收入,就把被害人的钱用于还贷款和租金,其不存在利用被害人的钱进行赌博和偿还个人债务的行为。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李某在与三被害人签订合同时,实际上仅持有某影城20%的股份,其余股份均为代持。同时,亦未将420余万元款项投入收购公司股份,而是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和日常挥霍,故可以认定被告人李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隐瞒真相的方式,让被害人作出了错误的意思表示。南关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合同诈骗罪。最终,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损失。
来源:@法治日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如果主犯没有抓住,还会判刑吗,诈骗20万元判刑几年,当事人怎么还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