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哪些简笔画,森林里破坏环境的行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施俊世

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哪些简笔画,森林里破坏环境的行为

大家好,由投稿人施俊世来为大家解答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哪些简笔画,森林里破坏环境的行为这个热门资讯。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哪些简笔画,森林里破坏环境的行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哪些

2015-03-02 17:33:39 海外网

1930年12月1日至5日,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外排的工业有害废气(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综合影响,其中毒症状为咳嗽、流泪、恶心、呕吐,一周内有几千人发病,近60人死亡,市民中心脏病、肺病患者的死亡率增高,家畜的死亡率也大大增高。

人民旅舍、金台2号、侠客岛、学习小组,更多独家猛料和权威解析,尽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微信(微信号:rmrb_hww),欢迎关注。

1943年5月至10月,美国洛杉矶市的大量汽车废气产生的光化学烟雾,造成大多数居民患眼睛红肿、喉炎、呼吸道疾患恶化等疾病,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

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I),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北美死湖事件: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雨区,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1978年3月16日,美国22万吨的超级油轮“亚莫克·卡迪兹号”,满载伊朗原油向荷兰鹿特丹驶去,航行至法国布列塔尼海岸触礁沉没,漏出原油22.4万吨,污染了350公里长的海岸带。

海事本身损失1亿多美元,污染的损失及治理费用却达5亿多美元,而给被污染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卡迪兹号油轮事件中仅牡蛎就死掉9000多吨,海鸟死亡2万多吨。

塞维索毒气事件:1976年7月10日,意大利北部米兰的一个小镇塞维索的一个化学反应堆发生爆炸,释放出一朵又白又厚的二恶英有毒化学云。当时的美国《时代》周刊写到“一位农夫目睹自己的猫倒地气绝身亡,当他走过去拾起猫的尸体,猫的尾巴掉落在地”。这是人们感到不适前4天发生的事,接着人们“呕吐、视线模糊,尤其在儿童中他们患上了氯痤疮的皮肤病”,几周后所有人撤离了那里。

墨西哥湾井喷事件:1979年6月3日,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墨西哥湾南坎佩切湾尤卡坦半岛附近海域的伊斯托克1号平台钻机打入水下3625米深的海底油层时,突然发生严重井喷,使这一带的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库巴唐“死亡谷”事件:巴西圣保罗以南60公里的库巴唐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死亡之谷”知名于世。该市位于山谷之中,六十年代引进炼油、石化、炼铁等外资企业300多家,人口剧增至15万,成为圣保罗的工业卫星城。

企业主只顾赚钱,随意排放废气废水,谷地浓烟弥漫、臭水横流,有20%的人得了呼吸道过敏症,医院挤满了接受吸氧治疗的儿童和老人,使2万多贫民窟居民严重受害。

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1984年12月3日凌晨,震惊世界的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发生。午夜,座落在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杀虫剂厂”一座存贮45吨异氰酸甲酯贮槽的保安阀出现毒气泄漏事故。1小时后有毒烟雾袭向这个城市,形成了一个方圆25英里的毒雾笼罩区。首先是近邻的两个小镇上,有数百人在睡梦中死亡。随后,火车站里的一些乞丐死亡。

一周后,有2500人死于这场污染事故,另有1000多人危在旦夕,3000多人病入膏肓。在这一污染事故中,有15万人因受污染危害而进入医院就诊,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这次事故还使20多万人双目失明。

切尔诺贝利核漏事件:1986年4月27日早晨,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一组反应堆突然发生核漏事故,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云团随风飘到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等国,瑞典东部沿海地区的辐射剂量超过正常情况时的100倍。

核事故使乌克兰地区10%的小麦受到影响,此外由于水源污染,使前苏联和欧洲国家的畜牧业大受其害。当时预测,这场核灾难,还可能导致日后十年中10万居民患肺癌和骨癌而死亡。

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年11月1日深夜,瑞士巴富尔市桑多斯化学公司仓库起火,装有1250吨剧毒农药的钢罐爆炸,硫、磷、汞等毒物随着百余吨灭火剂进入下水道,排入莱茵河。警报传向下游瑞士、德国、法国、荷兰四国835公里沿岸城市。剧毒物质构成70公里长的微红色飘带,以每小时4公里速度向下游流去,流经地区鱼类死亡,沿河自来水厂全部关闭。

美国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事件:1989年3月24日夜里,美国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东南部布莱礁(Bligh Reef)搁浅,泄露的1080万加仑的原油扩散成一条巨大的污染带,500英里范围内的海岸线和海平面受影响。成千上万的鸟、鱼、海产等受污染,共有1.1万人和1000艘船参与了清洁行动。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人为环境污染事故。

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据估计,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海湾战争期间,先后泄入海湾的石油达150万吨。1991年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空袭后,科威特油田到处起火。1月22日科威特南部的瓦夫腊油田被炸,浓烟蔽日,原油顺海岸流入波斯湾。随后,伊拉克占领的科威特米纳艾哈麦迪开闸放油入海。科南部的输油管也到处破裂,原油滔滔入海。1月25日,科接近沙特的海面上形成长16公里,宽3公里的油带,每天以24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部分油膜起火燃烧黑烟遮没阳光,伊朗南部降了“粘糊糊的黑雨”。至2月2日,油膜展宽16公里,长90公里,逼近巴林,危及沙特。迫使两国架设浮拦,保护海水淡化厂水源。

2000年,罗马尼亚边境城镇奥拉迪亚一座金矿泄漏出氰化物废水,流到了南联盟境内。毒水流经之处,所有生物全部都在极短时间内暴死。流经罗马尼亚、匈牙利和南联盟的欧洲大河之一蒂萨河及其支流内80%的鱼类完全灭绝,沿河地区进入紧急状态。这是自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来欧洲最大环境灾难。

你知道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大了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严重污染环境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生态环境的犯罪类型?一起来学习!

策划制作:卢俊宇

文图来源:新华社、中国人大网等

破坏环境的行为英语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大了对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严重污染环境行为,构成犯罪的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生态环境的犯罪类型?一起来学习!

策划制作:卢俊宇

文图来源:新华社、中国人大网等

来源:新华网

破坏环境的行为简笔画

难得假期

约上亲朋好友外出游玩

本是高兴的事

但有些游客

为了一己私利

毁坏景观、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这不仅有失道德

还涉嫌违法!

这些不文明行为

让网友愤怒

踩踏花草景观

近日,江苏南京钟山体育公园的网红粉黛乱子草进入盛开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前去打卡。

记者在现场发现,即使现场拉起了警戒线和警示牌,但仍有个别的游客为了拍照,跨过警戒线踩踏花草,导致粉黛乱子草倒伏。其中有几名游客,记者反复提醒了3次才有所改正。

公路中间“打卡”

青海省315国道是一条著名的风景之路,其中的U型公路极具特色,也成了“网红”打卡地。在去年曝光的一段视频中,游客们扎堆在道路中间拍照,一辆重型货车驶来,游客们丝毫没有察觉,仍摆着各种姿势。在另一段行车记录仪画面中,车辆险些撞上拍照人群,然而这些人还发出嬉笑声。

青海交警总队表示,在这条315国道,仅仅因为拍照就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

违规进入遗址

9月8日,北京市民陈先生发布视频称,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远瀛观与大水法区域,一名中年男性游客无视“请勿进入”的提示牌,进入遗址区域踩踏,并无视工作人员的提醒。

11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违法行为人李某(男,39岁)在圆明园遗址公园违规进入远瀛观遗址踩踏、拍照,已被海淀警方依法行政拘留。警方提示:游客要文明旅游,对于不遵守游园秩序,损坏文物古迹的行为,警方将依法查处。

故宫城墙刻字

9月21日,有北京市民发现,在故宫西华门城墙前,一名身穿白衣黑裤、头戴棒球帽的男子正拿着车钥匙用力在城墙砖上刻画,这一行为令目击市民十分气愤,他上前厉声制止。目击者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故宫工作人员,此事在网络上曝光后迅速引发热议。

25日,据北京市公安局通报:针对近日一游客在故宫西华门外城墙上刻划的情况,经警方工作,将违法行为人周某明(男,54岁)查获,该人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目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已对周某明作出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文物古迹需要大家共同保护,对于故意损坏的行为,警方将坚决依法查处。

动物园中撕打

8月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北京大兴区的北京野生动物园内,有两拨游客发生了冲突,场面非常混乱。

对此,北京野生动物园发布声明称:2021年8月7日下午,有两家游客在北京野生动物园游览时因琐事发生纠纷,进而互相谩骂、撕打,并引起大量游客和附近动物们的围观。经当地公安机关调解后双方和解。另据内部人士透露,双方撕打地点附近的动物们是第一次看到人类之间的打斗场面,令它们印象深刻,当晚部分动物家庭在兽舍内纷纷效仿,场面一度失控,在饲养员的耐心教育下动物们知道了打架不好,特别不好。

拔掉孔雀羽毛

7月10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某景区内,一名身穿白衣的女游客悄悄走到孔雀身后,迅速抓住了一只孔雀的羽毛,并用力将其拽下,随后将羽毛递给了身边的孩子。孔雀明显受到惊吓。

据了解,事发时现场没有景区工作人员,视频是其他游客拍摄后上传到网络的。工作人员在受访时表示,未能找到这名女游客,对方也未就此事联系景区进行道歉。后续景区对孔雀进行了检查,孔雀没有受伤,景区表示将保留对该游客追责的权利。

黑名单上有记录

后果严重或违法

实施不文明行为游客

将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为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曾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对这些行为实施相应惩戒机制。

2016年实施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将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主要包括:

? 扰乱航空器、车船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 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 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

? 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

? 参与赌博、色情、涉毒活动;

? 不顾劝阻、警示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

?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

? 违反旅游场所规定,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等。

按照规定,实施了此类不文明行为的游客,或将被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

旅游不文明行为

后果严重可能触犯刑法

除了上述处罚外,有些旅游不文明行为后果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例如,损毁、破文物古迹的行为有可能涉嫌故意损毁文物罪、过失损毁文物罪,及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对于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的行为,情节严重或涉嫌非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等。

正义君提醒

欢度假期时

法律道德不能丢

文明出游好心情

祝大家假期快乐!

正义网综合

来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破坏环境的行为有哪些简笔画,森林里破坏环境的行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