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是如何执行的,管制方式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周君翔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虽然它规定对罪犯不予关押,但是犯罪分子也是会被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实行社区矫正。但具体是如何执行社区矫正的呢?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交由专门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管束和人民群众监督,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

  执行的主要方式: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留在原单位或者居住地,不离开自己的住所,不需要中断社会的正常交往,与劳动者同工同酬。

  2、公安机关执行管制。

  由县以上的公安机关,依照人民法院的判决,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进行教育、监督、考察、评议和改造。公安机关在执行管制时,应当依照人民法院的判决,告知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的活动范围、地域和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并向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有关群众宣布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所犯的行为、管制的期限,是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等。

  3、人民群众监督。

  在监管犯罪分子的活动中,依靠群众建立监督考察小组,依法对罪犯进行经常性认罪伏法教育和监督考察。对于出现迁居、死亡等变动情况,应书面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原审法院。

  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的批准。

  此文是由河北英利律师事务所资深主任孙术校律师友情提供,仅供参考。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管制是如何执行的规定

管制是如何执行的政策

管制是怎么进行

管制是怎么执行的

管制方式

管制是由谁来执行

管制是什么部门执行

管制是由哪个单位执行

管制是如何执行的政策

管制是谁负责执行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