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合同,增资扩股是什么意思
大家好,由投稿人孟振来为大家解答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合同,增资扩股是什么意思这个热门资讯。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合同,增资扩股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增资扩股如何稀释股权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见习记者:史佳桐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
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的区别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发布公告称,经证监会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国新国证基金的主要股东,认购公司新增2.10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金比例51.22%。至此,公司的注册资本也由原先的2亿元升至4.10亿元,国新证券持股比例变为48.78%。
在此次增资前,国新证券持有该公司100%股权。国新国证基金成立于2019年3月,不过公司旗下基金数量已有19只(统计所有份额),以固收类产品居多,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140.76亿元。
国新资本成最大股东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发布公告称,经证监会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国新国证基金的主要股东,认购公司新增2.10亿元出资,占注册资本金比例51.22%。
核准后的公司最大股东也发生变化,国新资本成为最大股东。在此次增资前,国新证券持有该公司100%股权。本次增资的国新资本,为直属国务院的央企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是国新证券持股71.99%的控股股东。
记者从证监会此前对国新国证基金提出的两项反馈意见中了解到:国新资本提名全部非独立董事,原控股股东国新证券基本不参与董事会。
从此不难看出,国新证券不仅让渡了控股权,并且基本不再参与董事会。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国新国证基金的高管也发生过变动。2022年12月19日,梅军胜根据工作需要调整,离任了公司副总经理职务;2023年12月28日,丁卓因个人原因离任公司总经理职务,由张勋民代任,去年8月22日,谌重新任公司总经理。
从新任的人员履历来看,张勋民此前在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谌重则在建信基金以及中邮创业基金担任过要职,目前,也都是公司董事会成员。
国新国证基金的前身是华融基金,最初由华融证券100%控股。2022年6月,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华融证券及华融基金的实际控制人。随后,华融证券更名为国新证券,华融基金也于2022年11月更名为国新国证基金。
旗下权益类产品较少,部分产品规模“迷你”
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司基金资产净值合计达140.76亿元。公司旗下基金数量已有19只(统计所有份额),以固收类产品居多,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2.29亿元。
从基金的合计规模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国新国证汇铭规模最大,为55.13亿元,是一只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紧随其后的是国新国证现金增利,合计规模51.20亿元;还有国新国证荣赢63个月,合计规模22.54亿元。
其余基金的合计规模均低于10亿,且有8只基金的合计规模在1亿元以下,国新国证鑫颐中短债、国新国证优选配置6个月、国新国证新利的合计规模均低于5000万元。
可见,国新国证基金旗下的“迷你”基金不少,虽然从2019年到现在成立的基金数量较多,但在这些新成立的基金当中,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的特征。
此次增资属于通过引入新的投资者来增加公司的资本,在业内看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公司的资本,还能引入新的资源和战略支持,公司未来的发展值得关注。
2025年以来,已有多家公募基金股东进行了增资,从这些基金公司的情况来看,普遍以中小型基金公司为主。
有分析指出,这些增资行为主要是为了满足合规与生存需求,对于管理规模较小、盈利能力较弱的中小基金公司来说,股东增资可以有效缓解其财务压力,避免因资金紧张而影响日常运营。同时站在长期战略布局考虑,可以增强资本实力,提升抗风险能力,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每日经济新闻
增资扩股怎么操作
近期,国新国证基金、新华基金、红土创新基金、弘毅远方基金、联博基金等多家公募发生增资行为,形成了新一轮公募增资潮。本轮增资的主要仍是中小公募,他们股东背景各异,有的公募多次增资后发展成效依然不大。长期以来,部分小型公募主要依靠股东增资存活。对此,分析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外源性“输血”不可持续,但基金公司形成“造血”功能也并不容易。客观上看,这些小公募还缺乏差异化的竞争能力,在行业“马太效应”加剧的情况下,即便奋起直追,想要真正成长起来也困难重重。(证券时报)
增资扩股是利好还是利空
财联社3月21日讯(记者 周晓雅)取得证监会批文后,国新国证基金的变更事项兼增资正式落地。
3月21日,国新国证基金公告称,证监会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国新国证基金的主要股东,认购公司新增2.1亿元人民币出资。国新国证基金注册资本由人民币2亿元增加至人民币4.1亿元。
此次变更后,国新国证基金的股东共有两位,分别是国新资本(持股比例51.22%)、国新证券(持股比例48.78%)。国新国证基金表示,已完成变更主要股东及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随着增资后,国新国证基金的后续发展也受到市场关注。从已披露的内容来看,公司后续或将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固定收益、货币基金、FOF、REITs和央企特色产品等。另外,公司还递交了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申请。
此前,中国国新控股副总经理王豹曾表示,中国国新正在推动国新证券、国新国证基金打造公募REITs上市平台。
国新资本增资落地
公开资料显示,国新资本是中国国新控股的全资子公司,被归属于中国国新控股的金融服务板块。而中国国新控股则被市场视为“国家队”的一员。
目前,中国国新控股的官网上,已出现国新国证基金的身影。官网显示,国新国证基金也被归为中国国新控股业务格局中的金融服务板块公司。
据介绍,国新国证基金以落实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国资央企改革为重点,专注于为国有资本运营和公众投资理财需求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固定收益、货币基金、FOF、REITs和央企特色产品等,努力打造国新公募基金品牌,更好地服务国资央企的价值创造和价值提升。
除了国新国证基金以外,中国国新控股旗下还有基金投资板块企业——中国国新基金。不过,两家公司的经营范围有所区别,爱企查数据显示,中国国新基金主营业务为非证券业务的投资管理、咨询;而国新国证基金是经证监会批准设立的首家落户雄安新区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早在成立之初,国新国证基金(更名前为华融基金)由彼时的华融证券全资控股。2022年国新资本获批成为华融证券主要股东,中国国新控股成为华融证券、华融基金实控人。随后华融基金、华融证券分别更名为国新国证基金、国新证券。
去年12月,证监会核准国新资本成为国新国证基金主要股东。对国新资本有限公司认购国新国证基金新增2.1亿元人民币出资(占注册资本比例51.22%)无异议。
规模企稳百亿关口
股权变更落地后,国新资本如何发挥作用助力国新国证基金长期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焦点。
此前,证监会在国新国证基金变更主要股东的反馈意见中提到,此次股权变更后,该公司非独立董事均由国新资本提名,原控股股东国新证券基本不参与公司董事会。
从目前国新国证基金的公募基金规模结构来看,规模主要依靠货基和债基支撑,截至去年底,混合型产品规模在公司公募管理规模占比仅1.63%。
不过,在去年债市行情的带动下,公司的公募管理规模增长较为显著。2023年底,国新国证基金公募规模为76.96亿元,去年即突破百亿元关口,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已达到110.15亿元。
去年8月22日,原中邮基金副总经理谌重出任国新国证基金总经理,他在机构业务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从业经验,曾任平安证券投行部总监、建信基金市场营销部直销渠道总经理、机构业务部总经理等。
随着他的到来,国新国证基金在去年四季度继续稳步增长,去年底来到140.76亿元的公募规模水平,较2023年底增长82.9%,1年之间行业排名提升了10个位次。
不过,债基、货基占比高,混合基占比低的局面仍待改变。而新任总经理上任以来,国新国证基金至今未成立新产品。公司后续的发展或变化有待时间验证。此前,国新国证基金还递交了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申请。
年内多家中小公募增资
事实上,行业费率改革、高质量发展等因素作用下,增资成为近年来多家中小公募共同动作,意在日常运行的顺利进行、又或是丰富产品线、拓展新业务板块等。
3月18日,联博基金公告,经股东联博香港决定,联博基金的注册资本由3亿元人民币增至5亿元人民币,成为该公司成立以来第二次增资,距离上次增资时间不足1年。
3月11日,弘毅远方基金公告,该公司股东弘毅投资(北京)向公司增加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增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5亿元增加至人民币3.8亿元。该公司上一次增资也发生在去年,彼时,弘毅远方基金的注册资本增加了4000万元。
苏州银行也在3月公告称,于3月7日举行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苏州银行增资苏新基金的议案。苏新基金拟采取现有股东同比例现金增资方式进行增资,增资金额为1.5亿元。湘财基金、红土创新基金也在年内相继披露了增资的新动作。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周晓雅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增资扩股协议书范本合同,增资扩股是什么意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