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能随意定吗,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

劳动纠纷 编辑:罗文

一、试用期能随意定吗

试用期不能随意定,相关规定有明确限制:

一是期限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是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便劳动者离职后再次入职该用人单位,也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三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若只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用人单位若违反试用期相关规定,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比如支付赔偿金等。因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来约定试用期。

二、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

法律对试用期有以下几方面限制:

其一,试用期期限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其二,试用期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便劳动者离职后再次入职该用人单位,也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其三,试用期工资限制。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四,试用期约定合同类型限制。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三、试用期协议合法吗

试用期协议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合法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主体要适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需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即用人单位应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等。

二是内容需合法合规。试用期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试用期的期限需符合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三是签订程序要合法。双方应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试用期协议,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若试用期协议违反上述相关规定,则可能被认定为不合法,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将受到法律保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试用期可以随时

试用期能随时走吗

试用期可以吗

试用期能随意辞职吗

试用期可以随便辞退吗

试用期可以随时被辞职吗

试用期是不是可以直接走

试用期能随时走吗

试用期是不是可以随时走人

试用期能不能随便辞职

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规定

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有哪些

国家法律对试用期的限制

法律关于试用期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规定试用期是多长时间

试用期 法律

法律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几个月

试用期法律问题

试用期的法律意义

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

来源:头条-试用期协议合法吗,试用期协议有法律效益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